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染上风寒,从而导致感冒咳嗽,咳嗽可谓是非常熬人的一个病症了,咳嗽对吃饭、睡觉、说话等等都有很大影响。咳嗽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食疗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冰糖、红糖、梨、姜对于咳嗽的治疗有很多好处,而在中医疗法中还有艾灸治疗咳嗽的方法,下面来介绍一下咳嗽怎样艾灸效果最好。
咳嗽在医学上分两种: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往往病程短,伴有表证,多属实证;内伤咳嗽,发病多缓,病程较长,多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证,常呈由实转虚的证候变化。
中医治疗咳嗽的原则
外感咳嗽一般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宜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
内伤咳嗽应辨明由何脏累及,随证立法。痰盛者化痰以宣肃肺气,依痰热、痰湿之不同,分别予以清热化痰或燥湿化痰。后期以补为主,分别以润肺滋阴与健脾补肺为法。
艾灸治疗咳嗽的穴位方法
主穴:肺俞、大椎、风门、天突。
配穴:痰多加脾俞、丰隆;脾肾两虚加脾俞、肾俞、足三里;肺气虚加肺俞、太渊、膏盲;外感引起的加身柱、风池。
灸法:
1温和灸:每穴10~20分钟,每日2~3词,5~7次为一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隔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急、重症每日1次,10天为-疗程;
4发泡灸:用斑鳌粉如米粒大,置于肺俞、脾俞、肝俞上,以胶布固定,约12~24小时揭去胶布,即见小水泡,任其自然吸收。如已溃破,则涂以龙胆紫,此法适用于慢性咳嗽发作期。
艾灸辩证论治:
(1)肝火犯肺:气逆作咳,咳嗽时胸肋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
施灸方法:泻肝清肺。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袪病除邪,清淤消解。
艾灸穴位: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
(2)痰湿侵肺:咳嗽反复发作,天气寒冷加剧,痰多色白而黏,胸闷,上腹部饱胀不适,胃纳不振,身体疲倦,舌苔白腻
施灸方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艾条灸每穴灸疗的时间可灵活掌握,穴位下要有一定的刺激感,以达到袪病除邪之效
艾灸穴位: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肺俞,列缺
(3)风热咳嗽:咳嗽,吐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喉燥咽痛,鼻塞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苔薄黄。
施灸方法:解表清热止咳。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
艾灸穴位:大椎,风池,曲池,肺俞,列缺,合谷。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鼻塞加上星。
(4)风寒咳嗽:多为受凉后或天气转变时起病,喉痒,咳嗽,咳声响亮。吐痰色白稀薄,伴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解表散寒止咳。艾条灸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袪病除邪,清淤消解。
艾灸穴位:大椎,风门,风池,肺俞,列缺。
咳嗽在医学上分两种: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往往病程短,伴有表证,多属实证;内伤咳嗽,发病多缓,病程较长,多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证,常呈由实转虚的证候变化。
中医治疗咳嗽的原则
外感咳嗽一般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宜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
内伤咳嗽应辨明由何脏累及,随证立法。痰盛者化痰以宣肃肺气,依痰热、痰湿之不同,分别予以清热化痰或燥湿化痰。后期以补为主,分别以润肺滋阴与健脾补肺为法。
艾灸治疗咳嗽的穴位方法
主穴:肺俞、大椎、风门、天突。
配穴:痰多加脾俞、丰隆;脾肾两虚加脾俞、肾俞、足三里;肺气虚加肺俞、太渊、膏盲;外感引起的加身柱、风池。
灸法:
1温和灸:每穴10~20分钟,每日2~3词,5~7次为一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隔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急、重症每日1次,10天为-疗程;
4发泡灸:用斑鳌粉如米粒大,置于肺俞、脾俞、肝俞上,以胶布固定,约12~24小时揭去胶布,即见小水泡,任其自然吸收。如已溃破,则涂以龙胆紫,此法适用于慢性咳嗽发作期。
艾灸辩证论治:
(1)肝火犯肺:气逆作咳,咳嗽时胸肋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
施灸方法:泻肝清肺。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袪病除邪,清淤消解。
艾灸穴位: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
(2)痰湿侵肺:咳嗽反复发作,天气寒冷加剧,痰多色白而黏,胸闷,上腹部饱胀不适,胃纳不振,身体疲倦,舌苔白腻
施灸方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艾条灸每穴灸疗的时间可灵活掌握,穴位下要有一定的刺激感,以达到袪病除邪之效
艾灸穴位: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肺俞,列缺
(3)风热咳嗽:咳嗽,吐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喉燥咽痛,鼻塞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苔薄黄。
施灸方法:解表清热止咳。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
艾灸穴位:大椎,风池,曲池,肺俞,列缺,合谷。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鼻塞加上星。
(4)风寒咳嗽:多为受凉后或天气转变时起病,喉痒,咳嗽,咳声响亮。吐痰色白稀薄,伴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解表散寒止咳。艾条灸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袪病除邪,清淤消解。
艾灸穴位:大椎,风门,风池,肺俞,列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