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也是如今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恶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发生的时候都比较突然,很多患者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出现了病情症状,比如说全身抽搐、反应迟钝和昏迷等,这些临床表现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并且现在对于这种疾病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够适当的去缓解症状。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或软化灶),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组在6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于12h至3天达到高峰。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
单纯运动性轻偏瘫
最常见,占40%~60%。主要特征为客观检查无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失语、失用或失认;而仅有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病灶可发生在内囊、脑桥、大脑脚、基底节、大脑皮质、放射冠等处。常于2周内恢复,但易复发。
纯感觉性卒中(PSS)
无肌力障碍、眩晕、复视、失语及视野缺损,而仅有一侧面部及上下肢的偏身感觉障碍。病灶位于丘脑腹后核,通常为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通支梗死所致。少数病例可由脊髓丘脑束、丘脑皮质束的病灶所致,也可因病灶侵及整个丘脑的外侧及内囊后肢的放射冠而引起。常于数周内恢复。
感觉运动性卒中(SMS)
表现为一侧头面部、躯干及上下肢感觉障碍和面、舌肌及上下肢的轻瘫。无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和失用。以往认为此型较少见,仅次于PMH。其病灶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内囊后肢,通常由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通支或脉络膜后动脉闭塞所致。预后良好。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表现为病变对侧的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且下肢重于上肢,有时伴有感觉障碍、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构音障碍、向一侧倾倒。病灶发生在脑桥基底部或内囊,放射冠、小脑等处也可发生。常于数周内恢复。
手笨拙综合症
表现为明显的构音障碍、呐吃、吞咽困难,一侧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等共济失调,并可伴有同侧中枢性面、舌瘫,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行走时步态不稳,但无感觉障碍。本型病前无TLA,起病急,症状迅速达高峰。病灶位于脑桥基底部的上1/3和2/3交界处或内囊最上部分的膝部。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或软化灶),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组在6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于12h至3天达到高峰。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
单纯运动性轻偏瘫
最常见,占40%~60%。主要特征为客观检查无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失语、失用或失认;而仅有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病灶可发生在内囊、脑桥、大脑脚、基底节、大脑皮质、放射冠等处。常于2周内恢复,但易复发。
纯感觉性卒中(PSS)
无肌力障碍、眩晕、复视、失语及视野缺损,而仅有一侧面部及上下肢的偏身感觉障碍。病灶位于丘脑腹后核,通常为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通支梗死所致。少数病例可由脊髓丘脑束、丘脑皮质束的病灶所致,也可因病灶侵及整个丘脑的外侧及内囊后肢的放射冠而引起。常于数周内恢复。
感觉运动性卒中(SMS)
表现为一侧头面部、躯干及上下肢感觉障碍和面、舌肌及上下肢的轻瘫。无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和失用。以往认为此型较少见,仅次于PMH。其病灶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内囊后肢,通常由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通支或脉络膜后动脉闭塞所致。预后良好。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表现为病变对侧的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且下肢重于上肢,有时伴有感觉障碍、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构音障碍、向一侧倾倒。病灶发生在脑桥基底部或内囊,放射冠、小脑等处也可发生。常于数周内恢复。
手笨拙综合症
表现为明显的构音障碍、呐吃、吞咽困难,一侧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等共济失调,并可伴有同侧中枢性面、舌瘫,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行走时步态不稳,但无感觉障碍。本型病前无TLA,起病急,症状迅速达高峰。病灶位于脑桥基底部的上1/3和2/3交界处或内囊最上部分的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