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在平时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在小孩身上,特别常见,引起小孩呕吐的原因是很多的,饮食不当或者是脾胃虚弱,身体患病等,小孩在发生呕吐的时候,是需要及时给孩子止呕吐的,孩子如果长期呕吐,是会导致身体电解质出现紊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小孩止呕吐的按摩方法是什么呢?
伤食呕吐
临床表现:乳儿喂乳过量,或过食甜腻食物以及难消化食物,食滞积于中脘,每见食乳中间忽然呕吐,或见喷溢状呕吐,往往无呕恶之声,故有时不名呕而称吐乳吐食,古称有物无声曰吐,即指此种。舌苔厚,脉弦滑。
治则:消积,降逆止吐。
治法:揉板门15分钟,运八卦15分钟,清胃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
胃热呕吐
临床表现:烦躁口渴,腹内热,恶心,食入即吐,吐物酸腐,大便臭秽或见秘结,唇赤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有力。
治则:清胃,和中,降逆。
治法:清胃15分钟,平肝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加揉板门15分钟;便秘加清大肠10分钟。
阴虚呕吐
临床表现:病伤气阴,热耗胃津,胃不得濡,不能润降,厌食,呃逆干呕。得食则胃燥不受,反见呕吐,胃阴更耗,必生内热,又称虚火呕吐。
治则:清补脾胃,降逆止呕。
治法:揉二人上马10分钟,揉板门15分钟,清胃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清补牌15分钟。
对症加减:生虚热者加推天河水10分钟。
夹惊呕吐
临床表现:跌仆受惊,或食时被惊,或先有痰热,食随气逆,每见痉挛喷射性呕吐。或痰热上涌,气血逆乱,蛔虫不安而上扰,有时吐蛔,皆属此类。必兼见恶心时作,呕吐黏涎,夜眠多惊,抽搐蠕动,易成惊风。
治则:平肝镇惊,清热降逆,化痰止咳。
治法:平肝10分钟,清胃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揉板门15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
伤食呕吐
临床表现:乳儿喂乳过量,或过食甜腻食物以及难消化食物,食滞积于中脘,每见食乳中间忽然呕吐,或见喷溢状呕吐,往往无呕恶之声,故有时不名呕而称吐乳吐食,古称有物无声曰吐,即指此种。舌苔厚,脉弦滑。
治则:消积,降逆止吐。
治法:揉板门15分钟,运八卦15分钟,清胃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
胃热呕吐
临床表现:烦躁口渴,腹内热,恶心,食入即吐,吐物酸腐,大便臭秽或见秘结,唇赤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有力。
治则:清胃,和中,降逆。
治法:清胃15分钟,平肝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加揉板门15分钟;便秘加清大肠10分钟。
阴虚呕吐
临床表现:病伤气阴,热耗胃津,胃不得濡,不能润降,厌食,呃逆干呕。得食则胃燥不受,反见呕吐,胃阴更耗,必生内热,又称虚火呕吐。
治则:清补脾胃,降逆止呕。
治法:揉二人上马10分钟,揉板门15分钟,清胃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清补牌15分钟。
对症加减:生虚热者加推天河水10分钟。
夹惊呕吐
临床表现:跌仆受惊,或食时被惊,或先有痰热,食随气逆,每见痉挛喷射性呕吐。或痰热上涌,气血逆乱,蛔虫不安而上扰,有时吐蛔,皆属此类。必兼见恶心时作,呕吐黏涎,夜眠多惊,抽搐蠕动,易成惊风。
治则:平肝镇惊,清热降逆,化痰止咳。
治法:平肝10分钟,清胃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揉板门15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