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了结核菌病毒引起的,很多携带这种病毒的人要特别注意,以免造成感染波及他人。但是感染这种病菌如果出现咳痰、低热、咳嗽等症状,就要特别注意了,可能是结核菌素感染,要及时治疗,以免加重,那么,结核菌会自动消失吗?
1.结核病筛查“弦”不能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疗技术的进步,结核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并不代表结核病已经被“消灭”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我国2015年的新发肺结核人数为91.8万,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仅次于印度(284万)和印度尼西亚(102万)的全球第三位结核病高负荷国家,所以我国公众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切不可对结核病防治有所松懈。
如果患者咳嗽超过2周,且症状经呼吸道感染等常规治疗无法控制时,应考虑到结核病的可能,需行进一步的结核病筛查。
2.结核病新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前,县、市级等基层医院由于设备设施匮乏、检测技术落后、人员培训不到位等,结核病诊断方面存较多问题,应加快完善医院基本社保设施,增加专科检验设备的投入与使用,切实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有效诊断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所有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具备开展药敏试验、菌种鉴定和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能力;所有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具备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测能力;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有80%和70%的县(市、区)具备开展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能力。
3.避免“跌入”T-SPOT.TB与痰涂片的诊断误区
沙巍教授特别提醒,由于技术所限,目前查痰涂片的阳性率不超过40%,结核病患者痰中不一定能查到结核杆菌,所以痰涂片阴性只能表明所检测的标本中没查到抗酸菌,并不代表患者没有传染性。
此外,结核感染特异性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的患者有可能曾患过结核病而非存在活动性肺结核,这类患者无需采取特殊治疗。
总之,T-SPOT.TB与痰涂片结果不能作为单独或是决定性的结核病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需结合患者症状和影像学结果来综合判断,避免基层医院因痰涂片阴性而“漏诊”,而大医院因T-SPOT.TB阳性而“过度诊断”。
4.发现耐药结核菌是重中之重
耐药结核病越来越受到关注,其难治性和传染性造成了结核病的总体控制不甚理想。更为糟糕的是,耐药结核病的诊断相对滞后,据国内流行病学数据统计,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仅为1/10,也就是说每年新发约5万例耐药结核患者中仅有4800例可以被诊断。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发展,新的快速耐药结核病诊断方法已取得一定突破,但由于其检测费用昂贵、对环境要求严格,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障碍重重,因此,我国亟须研发高效、低价、易在基层使用的检测技术。
5.研发抗耐多药结核病新药时不我待
现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越来越多,其治愈率仅约50%,大部分患者只能长期带菌生存直至生命结束。无奈的是,当前用于结核病治疗的药物多为20世纪60年代之前获批,针对耐药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选择更加有限。
抗结核“老药”组成的强力组合能部分对抗耐药结核病,但其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效果并不理想。去年年底,首个被CFDA认证通过的抗耐多药结核药物贝达喹啉在中国上市,但尚未广泛用于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
沙教授希望,未来能加快抗耐药结核病的新药研发,并能尽量缩短疗程,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6.介入技术诊治支气管结核双项全能
临床上10%~40%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合并支气管结核,因其在影像学上不易被发现而漏诊多见,加之支气管结核全身用药后反应差,患者已成为“活动性”的传染源。
可喜的是,以支气管镜为代表的呼吸介入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支气管结核的诊疗,其优势明显,不仅可以清晰地观察病变部位,了解肉芽增殖、气道阻塞等情况,还能在发现病灶后取标本活检,从而提高病理诊断的阳性率,甚至能将抗结核药物直接用于病灶部位,杀灭病灶内的结核菌。
7.MDT模式让结核病患者获得个体化治疗方案
全身各系统除毛发和指/趾甲外,五官、骨、生殖器等都会遭结核菌“袭击”,临床上也不乏收治合并肺癌、动脉瘤、肺栓塞等其他疾病的结核病患者。在肿瘤领域取得良好效果的多学科治疗(MDT)模式目前已逐渐用于结核病患者的诊疗中。
通过MDT模式,汇集多学科专家,从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风险、排菌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助于全面评估、准确掌握患者病情进展,从而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当然,除MDT之外,加快建立结核病诊疗体系,加强基层医院、综合医院与结核病专科医院的沟通协作,积极筛查并转诊潜在的结核病患者,让患者获得有效的早期治疗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1.结核病筛查“弦”不能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疗技术的进步,结核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并不代表结核病已经被“消灭”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我国2015年的新发肺结核人数为91.8万,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仅次于印度(284万)和印度尼西亚(102万)的全球第三位结核病高负荷国家,所以我国公众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切不可对结核病防治有所松懈。
如果患者咳嗽超过2周,且症状经呼吸道感染等常规治疗无法控制时,应考虑到结核病的可能,需行进一步的结核病筛查。
2.结核病新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前,县、市级等基层医院由于设备设施匮乏、检测技术落后、人员培训不到位等,结核病诊断方面存较多问题,应加快完善医院基本社保设施,增加专科检验设备的投入与使用,切实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有效诊断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所有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具备开展药敏试验、菌种鉴定和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能力;所有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具备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测能力;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有80%和70%的县(市、区)具备开展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能力。
3.避免“跌入”T-SPOT.TB与痰涂片的诊断误区
沙巍教授特别提醒,由于技术所限,目前查痰涂片的阳性率不超过40%,结核病患者痰中不一定能查到结核杆菌,所以痰涂片阴性只能表明所检测的标本中没查到抗酸菌,并不代表患者没有传染性。
此外,结核感染特异性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的患者有可能曾患过结核病而非存在活动性肺结核,这类患者无需采取特殊治疗。
总之,T-SPOT.TB与痰涂片结果不能作为单独或是决定性的结核病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需结合患者症状和影像学结果来综合判断,避免基层医院因痰涂片阴性而“漏诊”,而大医院因T-SPOT.TB阳性而“过度诊断”。
4.发现耐药结核菌是重中之重
耐药结核病越来越受到关注,其难治性和传染性造成了结核病的总体控制不甚理想。更为糟糕的是,耐药结核病的诊断相对滞后,据国内流行病学数据统计,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仅为1/10,也就是说每年新发约5万例耐药结核患者中仅有4800例可以被诊断。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发展,新的快速耐药结核病诊断方法已取得一定突破,但由于其检测费用昂贵、对环境要求严格,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障碍重重,因此,我国亟须研发高效、低价、易在基层使用的检测技术。
5.研发抗耐多药结核病新药时不我待
现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越来越多,其治愈率仅约50%,大部分患者只能长期带菌生存直至生命结束。无奈的是,当前用于结核病治疗的药物多为20世纪60年代之前获批,针对耐药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选择更加有限。
抗结核“老药”组成的强力组合能部分对抗耐药结核病,但其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效果并不理想。去年年底,首个被CFDA认证通过的抗耐多药结核药物贝达喹啉在中国上市,但尚未广泛用于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
沙教授希望,未来能加快抗耐药结核病的新药研发,并能尽量缩短疗程,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6.介入技术诊治支气管结核双项全能
临床上10%~40%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合并支气管结核,因其在影像学上不易被发现而漏诊多见,加之支气管结核全身用药后反应差,患者已成为“活动性”的传染源。
可喜的是,以支气管镜为代表的呼吸介入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支气管结核的诊疗,其优势明显,不仅可以清晰地观察病变部位,了解肉芽增殖、气道阻塞等情况,还能在发现病灶后取标本活检,从而提高病理诊断的阳性率,甚至能将抗结核药物直接用于病灶部位,杀灭病灶内的结核菌。
7.MDT模式让结核病患者获得个体化治疗方案
全身各系统除毛发和指/趾甲外,五官、骨、生殖器等都会遭结核菌“袭击”,临床上也不乏收治合并肺癌、动脉瘤、肺栓塞等其他疾病的结核病患者。在肿瘤领域取得良好效果的多学科治疗(MDT)模式目前已逐渐用于结核病患者的诊疗中。
通过MDT模式,汇集多学科专家,从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风险、排菌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助于全面评估、准确掌握患者病情进展,从而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当然,除MDT之外,加快建立结核病诊疗体系,加强基层医院、综合医院与结核病专科医院的沟通协作,积极筛查并转诊潜在的结核病患者,让患者获得有效的早期治疗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