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下面长了个小肉芽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这个问题主要就是由于自身上火以后才会诱发,那么出现后也不要着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以通过中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可以从根本上面去治疗好自己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有任何副作用的产生,比如说金银花、木香和藿香等药材都有治疗目的。
1.外感时毒型
证候: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治则: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药:银花、连翘、藿香、木香、佩兰、茯苓、神曲、枳壳、葛根、白术、代赭石、旋覆花(包煎)。水煎,日1剂。
2.脾胃积热
证候: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则:清热泻火,荡涤胃热。方药:山栀、黄芩、连翘、大黄、芒硝、薄、黄连、竹叶、甘草。水煎,日1剂。
3.脾肾阳虚
证候: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则:温补脾肾,引火归源。方药:制附片、(先煎30分钟),肉桂、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苍术。水煎,日1剂。
4.脾胃虚弱
证候: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则: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黄芪、党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藿香、茯苓、白术、甘草。水煎,日1剂。
5.心肾阴虚
证候:溃疡颜色鲜红,数量多,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昼轻夜重,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治则: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生地、地骨皮、山药、泽泻、山茱萸、野菊花、连翘、升麻、砂仁、桑寄生。水煎,日1剂。
6.血虚阴亏
证候:口舌溃烂多发于月经前后,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治则:养血益阴,潜降虚火。方药:当归、白芍、生地、淡竹叶、茯苓、丹皮、山栀、柴胡、麦冬、五味子、玄参。水煎,日1剂。
1.外感时毒型
证候: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治则: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药:银花、连翘、藿香、木香、佩兰、茯苓、神曲、枳壳、葛根、白术、代赭石、旋覆花(包煎)。水煎,日1剂。
2.脾胃积热
证候: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则:清热泻火,荡涤胃热。方药:山栀、黄芩、连翘、大黄、芒硝、薄、黄连、竹叶、甘草。水煎,日1剂。
3.脾肾阳虚
证候: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则:温补脾肾,引火归源。方药:制附片、(先煎30分钟),肉桂、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苍术。水煎,日1剂。
4.脾胃虚弱
证候: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则: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黄芪、党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藿香、茯苓、白术、甘草。水煎,日1剂。
5.心肾阴虚
证候:溃疡颜色鲜红,数量多,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昼轻夜重,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治则: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生地、地骨皮、山药、泽泻、山茱萸、野菊花、连翘、升麻、砂仁、桑寄生。水煎,日1剂。
6.血虚阴亏
证候:口舌溃烂多发于月经前后,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治则:养血益阴,潜降虚火。方药:当归、白芍、生地、淡竹叶、茯苓、丹皮、山栀、柴胡、麦冬、五味子、玄参。水煎,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