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乳腺癌的发病早期及时发现疾病存在的话,采取措施治疗,有很大的几率可以治愈乳腺癌。而在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类型也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内分泌治疗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患者朋友来说,又会比较担心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
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很小,大多数病人服用后无明显的不适感觉,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三苯氧胺的主要副作用有:食欲不振、恶心、少数有呕吐、腹泻,头痛、眩晕、抑郁、面部潮红、皮疹,极少数病人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但一般不严重,个别病人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相对发生较低,一般都不严重,绝大多数病人可耐受。
2、哪些患者适合做内分泌治疗
目前认为,内分泌治疗的适应对象为ER或PR孕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生长缓慢,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伴或不伴骨和软组织转移,无症状的内脏转移以及既往内分泌治疗有效的乳腺癌患者。
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绝经后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非甾体类(阿那曲唑和来曲唑)和甾体类(依西美坦)、作用于雌激素受体的药物(他莫昔芬和氟维司群)、孕酮类药物(甲地孕酮)、雄激素(氟甲睾酮)、大剂量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
绝经前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包括:他莫昔芬、LHRH类似物(戈舍瑞林和luprolide)、外科手术去势(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孕酮类药物(甲地孕酮)、雄激素(氟甲睾酮)和大剂量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
中医怎么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肾虚,女性过了49岁,肾中精气自然就逐渐衰弱,而内分泌药物会进一步加重肾精的不足,因为肾虚就会出现骨骼疼痛、潮热、出汗等表现,所以治疗上也应该从补肾入手。
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可采用“内服加外治”相结合。在外治方面,选择以活血通络中药为主的外洗方,可明显缓解患者的骨骼疼痛症状。针对病人出现的失眠、多汗等症状,专家建议可采用贴敷脐部、药物熏足、耳针、艾灸等中医治疗以综合调理。不过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调理的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切不可盲目进补。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原则
1、内分泌治疗和化疗不宜在同一时间段内联用。以往一直认为内分泌治疗是“疗效不确切、可有可无的辅助治疗”,大部分医生不敢单独应用内分泌治疗,目前已肯定内分泌治疗可取得与化疗相近的疗效,单独使用不仅可以发挥它们在不同时间段里的最大作用,也有利于观察疗效,筛选出有效的治疗药物。如果内分泌治疗1-2个月后病情进展,应果断停用内分泌治疗,改用化疗或其它新的内分泌药物。
2、尽量延长内分泌治疗的时间,治疗期间不必一味地追求CR+PR率,更要重视CR+PR+≥6个月SD的临床效益,只要病情无进展(PD),就应当一直坚持内分泌治疗,最好持续用药3-5年时间。
3、尽早将内分泌治疗作为一线治疗,从来曲唑(氟隆)的临床研究结果看,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有效率50%左右,一线治疗解救30%,二线解救为20%左右。另外,尽管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的有效率有明显差别,仍不能放弃晚期患者的二线治疗。
4、内分泌之间很少交叉耐药,若一种药物耐药可选用另一种内分泌药物,过去一度有效的患者再用新的内分泌药物还可能有效。
5、要注意Her-2基因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影响。
6、不要轻易放弃骨转移病人的治疗。骨转移属不可测量病灶,但它依然是可评估病灶,来曲唑一线治疗骨转移的有效率为22%,二线治疗仍可达15-16%,一线治疗出现病变进展的中位时间为9-7个月。用药1-2个月后只要症状改善,X线片显示溶骨性破坏区出现很少的钙化灶都应认为PR,继续坚持内分泌治疗。
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很小,大多数病人服用后无明显的不适感觉,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三苯氧胺的主要副作用有:食欲不振、恶心、少数有呕吐、腹泻,头痛、眩晕、抑郁、面部潮红、皮疹,极少数病人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但一般不严重,个别病人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相对发生较低,一般都不严重,绝大多数病人可耐受。
2、哪些患者适合做内分泌治疗
目前认为,内分泌治疗的适应对象为ER或PR孕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生长缓慢,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伴或不伴骨和软组织转移,无症状的内脏转移以及既往内分泌治疗有效的乳腺癌患者。
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绝经后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非甾体类(阿那曲唑和来曲唑)和甾体类(依西美坦)、作用于雌激素受体的药物(他莫昔芬和氟维司群)、孕酮类药物(甲地孕酮)、雄激素(氟甲睾酮)、大剂量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
绝经前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包括:他莫昔芬、LHRH类似物(戈舍瑞林和luprolide)、外科手术去势(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孕酮类药物(甲地孕酮)、雄激素(氟甲睾酮)和大剂量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
中医怎么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肾虚,女性过了49岁,肾中精气自然就逐渐衰弱,而内分泌药物会进一步加重肾精的不足,因为肾虚就会出现骨骼疼痛、潮热、出汗等表现,所以治疗上也应该从补肾入手。
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可采用“内服加外治”相结合。在外治方面,选择以活血通络中药为主的外洗方,可明显缓解患者的骨骼疼痛症状。针对病人出现的失眠、多汗等症状,专家建议可采用贴敷脐部、药物熏足、耳针、艾灸等中医治疗以综合调理。不过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调理的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切不可盲目进补。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原则
1、内分泌治疗和化疗不宜在同一时间段内联用。以往一直认为内分泌治疗是“疗效不确切、可有可无的辅助治疗”,大部分医生不敢单独应用内分泌治疗,目前已肯定内分泌治疗可取得与化疗相近的疗效,单独使用不仅可以发挥它们在不同时间段里的最大作用,也有利于观察疗效,筛选出有效的治疗药物。如果内分泌治疗1-2个月后病情进展,应果断停用内分泌治疗,改用化疗或其它新的内分泌药物。
2、尽量延长内分泌治疗的时间,治疗期间不必一味地追求CR+PR率,更要重视CR+PR+≥6个月SD的临床效益,只要病情无进展(PD),就应当一直坚持内分泌治疗,最好持续用药3-5年时间。
3、尽早将内分泌治疗作为一线治疗,从来曲唑(氟隆)的临床研究结果看,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有效率50%左右,一线治疗解救30%,二线解救为20%左右。另外,尽管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的有效率有明显差别,仍不能放弃晚期患者的二线治疗。
4、内分泌之间很少交叉耐药,若一种药物耐药可选用另一种内分泌药物,过去一度有效的患者再用新的内分泌药物还可能有效。
5、要注意Her-2基因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影响。
6、不要轻易放弃骨转移病人的治疗。骨转移属不可测量病灶,但它依然是可评估病灶,来曲唑一线治疗骨转移的有效率为22%,二线治疗仍可达15-16%,一线治疗出现病变进展的中位时间为9-7个月。用药1-2个月后只要症状改善,X线片显示溶骨性破坏区出现很少的钙化灶都应认为PR,继续坚持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