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头的侧面有白色的小肉芽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舌疮,一般便秘还有睡眠不足和精神衰弱,女性内分泌失调等等人的患病率会高一些,并且有可能是会遗传的,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喝水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尽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
症状体征
50%的病人有口腔溃疡史。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如:轻度发热、食欲不佳等。好发于唇、颊,舌黏膜。
损害可分为3期:
1.发疱期局部充血,疼痛,相继出现群集的丘疹或小水疱,基底红肿。
2.溃疡期水疱迅速破裂形成溃疡,大小如帽针头或扁豆,呈圆形、椭圆形,可逐渐扩大如指甲或更大。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表面凹陷呈碟状,被覆有灰黄成灰白色苔样假膜,不易除去,若强行剥离,可引起出血。
3.愈合期红肿减退,疼痛缓解,渗出减少,基底肉芽生长,溃疡变浅缩小愈合。不留瘢痕。
7~14天可自愈,但可反复发作。
局部自觉灼痛,唾液分泌增加,以进食和说话时为著。常伴所属淋巴结肿大。
用药治疗
1.西医方法注意口腔卫生。
(1)全身治疗:可用于损害数目多,间歇期短,痛苦大的病人。VitB11.0mg,VitB25mg,VitC100mg,VitB610mg,每天三次口服。发作频繁或病情较重者,可口服泼尼松5~10mg/次,每天3次。冻干组织胺丙种球蛋白,每周2次,每次2ml,肌内注射。左旋咪唑:50mg/次,每天3次,每周服用2天。可用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血丙种球蛋白肌内注射。对伴随月经周期复发的患者可给己烯雌酚1mg,每晚1次口服,每月经第5天起,连用20天。对更年期或卵巢切除后发生的口疮,可用甲睾酮(甲基睾丸素)与雌激素合用。
(2)局部治疗:适用于溃疡数目少,间歇期长的患者。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溃疡膜贴敷可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5%~10%的硝酸银,8%的氯化锌用于溃疡面,可保护溃疡面。2%甲紫或金霉素250mg溶于5~10ml水中,含漱,每天多次,可消炎,止痛。物理疗法:可用紫外线照射,氮氖激光治疗等。
2.中医疗法
(1)全身疗法:
①脾胃炽热型:法宜清脾胃热,引火下行,方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参、黄柏、栀子加减;消化不良加白术、枳壳;疼痛明显时加金莲花;夹有湿时加苡米、芡实。
②阴虚火旺型:法宜滋阴降火,引火归元,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有湿热时加茵陈、六一散;脾虚者加白术,陈皮。
③脾胃虚损型:法宜健脾益胃,消食化滞,方用参芩白术散加减。消化不良时加用枳壳、神曲、炒麦芽。有热象口臭明显者可加黄连;胃阴不足者加石斛。
(2)局部疗法:可用冰硼散或锡类散,生蒲黄等外敷。
饮食保健
尚无满意疗法,应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生活力求规律。
症状体征
50%的病人有口腔溃疡史。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如:轻度发热、食欲不佳等。好发于唇、颊,舌黏膜。
损害可分为3期:
1.发疱期局部充血,疼痛,相继出现群集的丘疹或小水疱,基底红肿。
2.溃疡期水疱迅速破裂形成溃疡,大小如帽针头或扁豆,呈圆形、椭圆形,可逐渐扩大如指甲或更大。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表面凹陷呈碟状,被覆有灰黄成灰白色苔样假膜,不易除去,若强行剥离,可引起出血。
3.愈合期红肿减退,疼痛缓解,渗出减少,基底肉芽生长,溃疡变浅缩小愈合。不留瘢痕。
7~14天可自愈,但可反复发作。
局部自觉灼痛,唾液分泌增加,以进食和说话时为著。常伴所属淋巴结肿大。
用药治疗
1.西医方法注意口腔卫生。
(1)全身治疗:可用于损害数目多,间歇期短,痛苦大的病人。VitB11.0mg,VitB25mg,VitC100mg,VitB610mg,每天三次口服。发作频繁或病情较重者,可口服泼尼松5~10mg/次,每天3次。冻干组织胺丙种球蛋白,每周2次,每次2ml,肌内注射。左旋咪唑:50mg/次,每天3次,每周服用2天。可用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血丙种球蛋白肌内注射。对伴随月经周期复发的患者可给己烯雌酚1mg,每晚1次口服,每月经第5天起,连用20天。对更年期或卵巢切除后发生的口疮,可用甲睾酮(甲基睾丸素)与雌激素合用。
(2)局部治疗:适用于溃疡数目少,间歇期长的患者。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溃疡膜贴敷可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5%~10%的硝酸银,8%的氯化锌用于溃疡面,可保护溃疡面。2%甲紫或金霉素250mg溶于5~10ml水中,含漱,每天多次,可消炎,止痛。物理疗法:可用紫外线照射,氮氖激光治疗等。
2.中医疗法
(1)全身疗法:
①脾胃炽热型:法宜清脾胃热,引火下行,方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参、黄柏、栀子加减;消化不良加白术、枳壳;疼痛明显时加金莲花;夹有湿时加苡米、芡实。
②阴虚火旺型:法宜滋阴降火,引火归元,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有湿热时加茵陈、六一散;脾虚者加白术,陈皮。
③脾胃虚损型:法宜健脾益胃,消食化滞,方用参芩白术散加减。消化不良时加用枳壳、神曲、炒麦芽。有热象口臭明显者可加黄连;胃阴不足者加石斛。
(2)局部疗法:可用冰硼散或锡类散,生蒲黄等外敷。
饮食保健
尚无满意疗法,应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生活力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