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健康
儿科肾病综合征是什么?
2021年03月24日
很多家长在孩子得了某些疾病的时候并不清楚这种疾病是什么,有些家长会选择带孩子去医院,但是有些家长就会在不了解孩子病症的请款下给孩子吃自己觉得应该是这种病状的药,很有可能令孩子的病情加重。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说一下儿科肾病综合征是什么吧。
症状体征
1.水肿 NS的水肿程度轻重不一,以组织疏松及体位低处为明显。水肿随着重力作用而移动,久卧或清晨以眼睑、后头部或骶部水肿为著,起床活动后则以下肢水肿明显。严重者全身水肿、阴囊水肿或胸膜腔和腹腔积液,甚至心包积液。高度水肿时局部皮肤发亮,皮肤变薄,甚至出现白纹(多见于腹部、臀部及大腿)。皮肤破损则组织液漏溢不止。浆膜腔积液往往产生压迫症状,如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胸、腹水往往呈乳白色,含有乳化脂质,蛋白含量很少(为1~4g/L),比重低于1.016,Rivalta试验阴性,为漏出液。
水肿程度与病情及病变严重性无关,虽与低白蛋白血症有关,但不呈密切相关。微小病变型NS往往呈高度全身水肿,膜性肾病和膜增殖性肾炎出现NS时以下肢中度水肿为常见。水肿是肾小球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突出表现,部分病人经数月或1~2年可自行消退。水肿程度往往受钠盐摄入量的影响。在水肿出现之前及水肿时尿量减少。
2.高血压 成年NS病人20%~40%有高血压,水肿明显者约半数有高血压。高血压可为肾素依赖性或容量依赖性。持久性高血压主要与肾脏基础病变有关,如膜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约半数病人有高血压,膜性肾病仅约1/4有高血压。微小病变就更少,即使出现高血压,多数为一过性,水肿消退时血压即恢复正常。
一般认为肾小球疾病所致的高血压,尤其在NS时,主要为容量依赖型,但与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如微小病变和膜性肾病时发生的高血压多属容量依赖型;增殖性和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NS,其高血压既是容量依赖性,又可为肾素依赖性,多数为两者兼有。近年有人认为肾小球疾病血浆肾素活性未必增高,甚至部分病人血浆肾素降低。与此同时,有许多证据认为钠排泄障碍是肾小球疾病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高血压通常为中度,血压常在18.7~22.7/12.7~14.7kPa(140~170/95~110mmHg)之间,因此,在NS时很少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
3.低蛋白血症与营养不良 长期持续的大量蛋白尿导致营养不良是众所周知的。病人出现毛发稀疏、干脆及枯黄、皮色光白、肌肉消瘦和指甲有白色横行的宽带(Muchreke线)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在低白蛋白血症明显时,血浆中其他蛋白浓度也发生改变。分子量较小而所带电荷与白蛋白相似的蛋白质往往降低,其主要从尿中丢失。如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分子量3.65万)、维生素D结合蛋白(分子量5.9万)、抗凝血酶Ⅲ(分子量6.5万)、转铁蛋白(分子量8万)及补体系统的B因子(分子量8万)等从尿中排出增加,在临床上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1)甲状腺功能降低:NS病人多呈低代谢状态,氧消耗降低可能与全身水肿及皮肤血流量减少有关。30年前人们已发现其血浆蛋白结合碘降低,尿中蛋白结合碘增多。给病人大剂量甲状腺素不会发生高代谢状况,甲状腺碘摄取率正常或增高。这些资料说明三碘甲腺酪氨酸(T3)及甲状 腺素(T4)从尿中排泄增加,致使其血浆浓度降低,病人呈低代谢状态。但血浆游离的T3及T4往往正常。
(2)低钙血症:由于维生素D结合蛋白从尿中丢失,使血浆25-OHD3和1,25-(OH)2D3浓度降低,致肠道钙吸收障碍及骨对甲状旁腺激素反应破坏,病人出现低血钙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软化症和囊性纤维性骨炎。血清钙降低与血清白蛋白降低相平衡,一般认为血清白蛋白降低10g/L,则血清钙降低0.25mmol/L,血清游离钙降低0.05~0.07mmoL/L,此为白蛋白结合钙减少之故。血清白蛋白减少10g/L,则HCO3-升高3.7mmol/L,阴离子间隙下降3mmoL/L,故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时可有代谢性碱血症。
(3)缺铁性贫血:由于持续从尿中丢失转铁蛋白,病人可发生缺铁性贫血,这种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往往对铁剂治疗无效。
4.继发性感染 由于免疫功能紊乱(B因子、调理素及IgG减少)、大量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等因素使病人极易继发感染。补体系统B因子缺乏,血清调理活性丧失,加以肾内免疫球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和从尿中丢失,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故易继发感染。NS时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及腹膜炎等。这些感染往往使NS进一步恶化,在抗生素未广泛使用时,感染是NS死亡的主因。常规地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细胞毒药物治疗NS,使继发感染率有增无减。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和预防细菌感染,则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发病率又有增加趋势。所以目前感染仍然是NS的重要并发症。
5.高凝状态 NS病人多数处于高凝状态,并有血栓形成的倾向。Addis(1948)首先报道NS病人并发腿部静脉血栓形成,以后相继报道肺动脉、腋、锁骨下、颈外静脉、冠状动脉、肱及肠系膜动脉等血栓形成等。肾静脉血栓形成是由Raver(1840)首先发现,多见于狼疮性肾炎、淀粉样肾病、膜性肾病及膜增殖性肾炎病人,但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微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时罕见。
NS出现高凝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学者确认血小板功能障碍在慢性免疫复合物肾炎的肾小球损害中起重要作用,毛细血管内凝血是导致不可逆性肾小球损害的决定性因素。1972年Cochrene等就指出,免疫复合物诱发血小板聚集是肾小球内慢性纤维蛋白沉积的第一步骤。现已知道,补体成分中的C432、C3b及C6,免疫复合物中的IgG2及IgG4均可使血小板聚集,并释出血小板第3因子。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胶原暴露和血小板聚集(释放ADP)等可促使凝血因子Ⅻ激活,导致血管内凝血。
高脂血症是引起血浆黏滞度增加的因素之一,其他大分子蛋白,如α2-球蛋白(分子量8.2×105)、β-球蛋白(分子量3.2×105)及β-前脂蛋白(分子量5×106~2×107)均显著增加。在凝血因子中,纤维蛋白原(Ⅰ)、易变因子(Ⅴ)、稳定因子(Ⅶ)、抗血友病球蛋白(Ⅷ)及Staurt因子(X)等增高,而抗凝血酶Ⅲ降低。这些都是血液凝固性增高的重要标志。有人认为纤溶活性降低也有密切关系,并证明NS时纤溶酶原抑制物(α2-抗纤溶酶)增高。在病程中过度地使用皮质激素和利尿剂可使高凝状态更趋严重。高凝状态易促使血管内血栓形成,肾小球广泛纤维蛋白沉着,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在NS过程中,如果发生肾静脉血栓形成,则肾内淤血更加严重,肾体积增大,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水肿及蛋白尿加剧。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儿科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的相关文章了,以后要是孩子发生的病状各位家长并不熟悉,那就不要乱给孩子吃药,不然只怕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如果很严重,还是选择去医院为好。
相关推荐
儿科肾病综合征是什么?
刘通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许多父母在小孩得了一些病症的情况下并不清楚这类疾病是什么,一些父母会挑选带娃到医院,可是一些父母便会
​肾病综合征儿科介绍
刘通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肾病是很常见的,这样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自身患有肾病疾病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治疗肾病药物是不
儿科皮肤病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儿童的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皮肤疾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是比较大的,儿童也
肾病综合征
李青 主任医师 天津市泰达医院
三甲
[回答] 在临床上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以及蛋白尿引起的其他代谢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患者尿蛋白水平是大于3.5克每天,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是小于30克每升的。 肾病综合症,按照病因主要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根据病理类型改变的不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的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以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预后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一些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主张进行肾脏穿刺活检术,从而可以早期明确患者病因以及具体病理类型,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上的治疗。
​肾病综合征继发是什么
刘通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肾病时候是很常见的,这样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自身患有肾病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治疗肾病方法比较
儿科常见疾病有哪些
颜小华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小儿的身体健康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小儿由于身体各个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所以身体的抗病能
儿科的十大常见疾病
陶荔 主治医师 江西省儿童医院
三甲
[回答] 小孩子因为人体不久成才,人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远远地逊于成年人,因此一些常见病非常容易高发,做为爸
肾病综合征水肿治疗方法是什么
刘通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肾病综合征会引起身体很多危害症状,比如水肿、血尿等,身体出现的症状不同其治疗也是不同的,但是都要针对
​肾病综合征食谱
刘通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肾病综合症是一个很大的肾病范围,因为在肾病综合症下面有很多种不同的疾病,而常见的肾病综合症在人体身上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肾脏功能是我们身体的关键人体器官,它承担把我们身体的废弃物立即的代谢出来,倘若肾脏功能出了问题,便会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