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在我们的身体内并不算是一种比较大型的器官,但是它的功能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没有了胆囊,谁还来帮助肝脏发挥出排毒解毒的功效,而且失去了胆囊之后,患者的消化能力也会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针对脂肪的消化。有的时候治疗胆囊疾病最佳的方法就是将其切除,那么切除胆囊手术多长时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约2~5公升,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在腹部开4个0.5~1.5cm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
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1.麻醉方
全身麻醉。
2.术前准备
(1)了解胆石症发作史,注意发作中有无黄疸,有无胆石性胰腺炎。
(2)血生化及其他常规检查。
(3)影像学检查。
(4)皮肤准备。
(5)肠道准备。
(6)术前给药:术前30~60分钟肌内注射阿托品,对过度紧张者给予地西泮5~10毫克。
适应证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有症状的和有手术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疾病等。
禁忌证
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胆囊隆起性疾病疑为癌变;腹膜炎;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手术步骤
手术大体步骤:①制造气腹。②建立操作孔。③处理胆囊三角。④剥离胆囊。⑤取出胆囊。⑥消除气腹。
术后并发症
1.胆管损伤。
2.血管损伤。
3.肠损伤。
4.术后腹腔内出血。
5.皮下气肿。
6.其他如切口疝、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等。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术后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恶心、呕吐引起窒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病人面色及精神状态,切口有无渗血、出血,以利早期发现内出血。由于二氧化碳气腹有造成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的危险,术后要特别注意吸氧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
2.腹部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应密切注意病人体温变化及有无腹痛、腹胀及黄疸,置腹腔引流管的病人应注意有无胆汁流出。如病人出现严重腹痛,应及时判断是否有内出血及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以便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处理相关问题。
3.引流管的护理
有些患者置有引流管,应正确固定和妥善保护,避免牵拉、扭曲而致拉脱或引流不畅。每日做好局部消毒,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详细记录其变化,以便动态观察对比。如无异常可遵医嘱在术后48小时拔出。
4.切口的护理
术后腹壁仅留4个0.5cm~1cm大小的创口,采用创可贴拉合,消炎止血1周左右去除创可贴,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腹壁4处穿刺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及胆汁外溢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以防切口感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约2~5公升,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在腹部开4个0.5~1.5cm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
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1.麻醉方
全身麻醉。
2.术前准备
(1)了解胆石症发作史,注意发作中有无黄疸,有无胆石性胰腺炎。
(2)血生化及其他常规检查。
(3)影像学检查。
(4)皮肤准备。
(5)肠道准备。
(6)术前给药:术前30~60分钟肌内注射阿托品,对过度紧张者给予地西泮5~10毫克。
适应证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有症状的和有手术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疾病等。
禁忌证
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胆囊隆起性疾病疑为癌变;腹膜炎;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手术步骤
手术大体步骤:①制造气腹。②建立操作孔。③处理胆囊三角。④剥离胆囊。⑤取出胆囊。⑥消除气腹。
术后并发症
1.胆管损伤。
2.血管损伤。
3.肠损伤。
4.术后腹腔内出血。
5.皮下气肿。
6.其他如切口疝、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等。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术后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恶心、呕吐引起窒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病人面色及精神状态,切口有无渗血、出血,以利早期发现内出血。由于二氧化碳气腹有造成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的危险,术后要特别注意吸氧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
2.腹部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应密切注意病人体温变化及有无腹痛、腹胀及黄疸,置腹腔引流管的病人应注意有无胆汁流出。如病人出现严重腹痛,应及时判断是否有内出血及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以便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处理相关问题。
3.引流管的护理
有些患者置有引流管,应正确固定和妥善保护,避免牵拉、扭曲而致拉脱或引流不畅。每日做好局部消毒,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详细记录其变化,以便动态观察对比。如无异常可遵医嘱在术后48小时拔出。
4.切口的护理
术后腹壁仅留4个0.5cm~1cm大小的创口,采用创可贴拉合,消炎止血1周左右去除创可贴,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腹壁4处穿刺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及胆汁外溢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以防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