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的情况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老年妇女群体,也有部分青年患者受到外伤暴力而出现这类的情况。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训练,各位患者也是需要进行锻炼的,如果不知道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应该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并且持续进行,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训练。
一:要知道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非常常见,约占平时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
二:分类:
1.伸直型(Colles)
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1814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轻微外力即可造成且常为粉碎,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2.屈曲型(Smith)
较少见,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发生原因与伸直型相反,故又称反Colles。跌倒时手背着地,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
3.巴尔通(Barton)
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伴有腕关节脱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三.临床表现:
受伤后表现为: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伸直型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屈曲型畸形与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经有无损伤。
四.诊断:
可行X片检查以明确诊断:X片可清楚显示及其类型。伸直型者桡骨远端向背桡侧移位,关节面掌侧及尺侧倾斜角度变小、消失,甚至反向倾斜。桡骨远端与近侧相嵌插,有的合并尺骨茎突及下尺桡关节分离。屈曲型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对轻微外力致伤的老年患者应做骨密度检查,以了解情况。
五.并发症:
1.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不愈合等。
2.涉及关节面易出现创伤性、关节僵硬等;
3.感染:主要见于开放性。与受伤后创口暴露时间长、清创不彻底及软组织损伤严重有关。
六.治疗:
1.无移位的骨折
用小夹板或者石膏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伸直型或屈曲型
多可手法复位成功。伸直型,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保持腕关节掌屈及尺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屈曲型纵向牵引后复位方向相反,复位后,腕关节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外,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
3.粉碎性
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如巴尔通),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形钢板内固定。
4.合并症处理
畸形连接导致功能障碍者,应手术纠正畸形及内固定。下尺桡关节脱位影响前臂旋转者,可切除尺骨小头。合并正中神经损伤,观察3个月不恢复者,应探查松解神经,并修平突出的骨端。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者,应去除骨赘、修复肌腱。者应给予相应治疗,以防止其他严重(如股骨颈)合并症的发生。
5.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动锻炼。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肩关节僵硬。
(一)功能锻炼基本原则:
须以保持对位促进愈合,以及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防止畸形为前提。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调整最佳心里状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及意义。功能锻炼从整复后即开始进行锻炼,且贯穿于全部疗程之中。活动的次数及幅度要根据的临床过程及稳定程度,增加活动的次数应循序渐进,运动幅度应由小到大,持重由轻到重(特别说明:4周后方可开始持重),动作协调,对称平衡,要避免引起端旋转、分离、成角的活动及有害剪力。
(二)桡骨远端功能锻炼方法:
固定初期,必须知道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办法,要高度重视。
1.早期(伤后第1天~2周):在复位后即可做2个动作:用力握拳、伸直并张开五指,以锻炼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及锻炼前臂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期做好功能锻炼对消肿很有帮助!对老年患者应特别强调肩关节活动的重要性,在伤后3天即应进行锻炼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旋、环转活动以防止肩手综合症的发生。注意观察指端血运及浅感觉变化,期间注意绑带的松紧度,过松过紧均需及时找医生调整以避免移位!!复查X光片。
2.中期(即伤后3~4周):骨痂逐步生成并逐渐成熟,局部肿胀消失,复查X光片见已接近临床愈合,在早期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腕关节背伸和桡侧偏斜活动,前臂旋转活动的练习,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度,以免再移位。满4周时解除夹板(儿童3周即可)。
3.后期(4周以后):后期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解除,要针对病人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尤其是腕、肘关节的活动度,对于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障碍者,要进行充分的练习,亦可使用中药外洗舒筋活络促进康复。此期做好功能锻炼对防止肌腱粘连很有帮助
一:要知道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非常常见,约占平时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
二:分类:
1.伸直型(Colles)
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1814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轻微外力即可造成且常为粉碎,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2.屈曲型(Smith)
较少见,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发生原因与伸直型相反,故又称反Colles。跌倒时手背着地,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
3.巴尔通(Barton)
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伴有腕关节脱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三.临床表现:
受伤后表现为: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伸直型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屈曲型畸形与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经有无损伤。
四.诊断:
可行X片检查以明确诊断:X片可清楚显示及其类型。伸直型者桡骨远端向背桡侧移位,关节面掌侧及尺侧倾斜角度变小、消失,甚至反向倾斜。桡骨远端与近侧相嵌插,有的合并尺骨茎突及下尺桡关节分离。屈曲型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对轻微外力致伤的老年患者应做骨密度检查,以了解情况。
五.并发症:
1.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不愈合等。
2.涉及关节面易出现创伤性、关节僵硬等;
3.感染:主要见于开放性。与受伤后创口暴露时间长、清创不彻底及软组织损伤严重有关。
六.治疗:
1.无移位的骨折
用小夹板或者石膏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伸直型或屈曲型
多可手法复位成功。伸直型,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保持腕关节掌屈及尺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屈曲型纵向牵引后复位方向相反,复位后,腕关节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外,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
3.粉碎性
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如巴尔通),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形钢板内固定。
4.合并症处理
畸形连接导致功能障碍者,应手术纠正畸形及内固定。下尺桡关节脱位影响前臂旋转者,可切除尺骨小头。合并正中神经损伤,观察3个月不恢复者,应探查松解神经,并修平突出的骨端。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者,应去除骨赘、修复肌腱。者应给予相应治疗,以防止其他严重(如股骨颈)合并症的发生。
5.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动锻炼。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肩关节僵硬。
(一)功能锻炼基本原则:
须以保持对位促进愈合,以及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防止畸形为前提。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调整最佳心里状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及意义。功能锻炼从整复后即开始进行锻炼,且贯穿于全部疗程之中。活动的次数及幅度要根据的临床过程及稳定程度,增加活动的次数应循序渐进,运动幅度应由小到大,持重由轻到重(特别说明:4周后方可开始持重),动作协调,对称平衡,要避免引起端旋转、分离、成角的活动及有害剪力。
(二)桡骨远端功能锻炼方法:
固定初期,必须知道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办法,要高度重视。
1.早期(伤后第1天~2周):在复位后即可做2个动作:用力握拳、伸直并张开五指,以锻炼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及锻炼前臂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期做好功能锻炼对消肿很有帮助!对老年患者应特别强调肩关节活动的重要性,在伤后3天即应进行锻炼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旋、环转活动以防止肩手综合症的发生。注意观察指端血运及浅感觉变化,期间注意绑带的松紧度,过松过紧均需及时找医生调整以避免移位!!复查X光片。
2.中期(即伤后3~4周):骨痂逐步生成并逐渐成熟,局部肿胀消失,复查X光片见已接近临床愈合,在早期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腕关节背伸和桡侧偏斜活动,前臂旋转活动的练习,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度,以免再移位。满4周时解除夹板(儿童3周即可)。
3.后期(4周以后):后期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解除,要针对病人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尤其是腕、肘关节的活动度,对于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障碍者,要进行充分的练习,亦可使用中药外洗舒筋活络促进康复。此期做好功能锻炼对防止肌腱粘连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