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健康
1型糖尿病 临床症状和免疫因素有哪些呢
2020年07月03日
糖尿病是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高发的一种糖尿病,这种型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很大,甚至可以说型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将是一生的,对于那些得了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说不定还会危害到正常的生命健康呢?很多型糖尿病的患者都会有喝水特多,很容易饥饿,没精神等问题。
型糖尿病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影响很大,同时这种糖尿病也是一种起病急的疾病,通常型糖尿病会与呼吸首,消化道感染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下就是关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介绍,希望能引起各位家长的注意。
型糖尿病-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
病起病较急,约有1/3Ⅰ型糖尿病患者于起病前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肤感染病史。
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但体重减轻,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视物模糊。1型糖尿病幼儿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后又出现遗尿,常为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女婴可合并霉菌性外阴炎而以会阴部感染为明显的症状。
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的1型糖尿病患儿,可于1~2年内发生白内障。晚期1型糖尿病患者因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1型糖尿病-病因病理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
胰岛素。因此,医学界抱有很大期望。
遗传因素
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于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免疫因素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免疫性胰岛炎和选择性胰岛β细胞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67%~88
%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儿的胰腺,经组织学检查证实,有胰岛炎存在,且T、B
淋巴细胞浸润现象显著。通过Ⅰ型糖尿病后代的自身抗体随访检测发现,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最早发现,随后发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65KD
GADA),酪氨酸蛋白磷酸化酶抗体(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病毒感染因素
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于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
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婴儿期牛奶喂养、预防接种疫苗、气候、地理、毒素以及应激等,它们均可促使1型糖尿病的发病。在这些环境中,对病毒致1型糖尿病的研究较多。有研究发现,对于初诊1型糖尿病的患者,不少病例的血清中都可以查到一些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例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等,而肠道病毒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1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受病毒或毒物等破坏,在遗传倾向基础上引起的自身的免疫反应而发病。一般认为B细胞破坏的机制有两方面,一是病毒或毒物有直接破坏细胞的可能性,二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些外因使胰岛B细胞产生了某种变化,通过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使细胞缓慢死亡。
1型糖尿病-临床诊断
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胰岛素的来源不足,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低于5μIU/ml(国际单位)以下时为1型糖尿病,且GAD或ICA阳性者,结合临床可确诊。
诊断依据
空腹胰岛素低于5μIU/ml(国际单位),空腹血糖超过6.8mmol/L(毫摩尔)以上诊断为1型糖尿病。
实验室检查
血糖空腹血糖>6.6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
血糖
每餐前及睡前留尿测尿糖为“次尿”(每日4个次尿),两个次尿之间所收集的尿为“段尿”(每日4个段尿)。未经治疗者,尿糖常为阳性,24h尿糖>5g。
糖化血红蛋白
反映2个月内血糖的综合平均尝试,是判断患儿长期血糖控制善的可靠指标。>8.5%~10%为轻度升高。未经治疗者及治疗而控制不满意者多>14%。
β细胞功能测定在糖耐量试验测血糖的同时,测各时相的胰岛素及C肽水平。Ⅰ型
糖尿病患儿在糖负荷时血糖峰佱显著增设,且2h不能回复到基线水平,而胰岛素及C肽反应低下。
血脂未经治疗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显著增高。
.1型糖尿病患者的患者还很容易发生各种感觉,因此对于家里有1型糖尿病患者的家长来说一定要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当发现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才是避免悲剧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相关推荐
1型糖尿病
王成 副主任医师 亳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以下,一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终身使用,原因在于一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在1921年胰岛素发现以前,人们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降低一型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病友大多很快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使一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受正常的生活,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型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卢筱华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回答] 1型糖尿病还可以叫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分型,主要好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和遗传因素引起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就是起病比较急,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医生若是想要治疗糖尿病的症状,就必须要知道什么叫做1型糖尿病,接下来就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卢筱华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引起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王彧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回答] 糖尿病是指以空腹血糖值高于正常标准使得肾脏过滤能力降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内分泌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的人群在逐渐增加,主要与遗传因素,饮食等因素相关。糖尿病在中晚期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多,可以对人体造成许多不可逆的损伤。今天,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并发症以及对人体的消极影响等因素,我们请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王彧来为我们进行解答。
糖尿病1型和2型有什么区别?
王彧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回答] 糖尿病是指人体血液中血糖的含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属于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有其特定的诊断标准,一般以空腹的血糖值为主要指标。糖尿病在临床上有两种分型,其病因治疗等方面更有差别。今天,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分型以及易感人群等问题,我们请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王彧来为我们进行解答。
糖尿病1型和2型哪个严重
王成 副主任医师 亳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1型糖尿病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患者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2型糖尿病又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人,起病比较缓和,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一定用胰岛素来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占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5%以上,目前糖尿病患者总数急剧增加,主要是此型患者迅速增多的结果。从上述看1型糖尿病要比2型糖尿病更为严重些。
糖尿病1型和2型如何鉴别?
孙嘉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回答] 虽然有很多人都患上了糖尿病,但是也有大部分朋友对糖尿病的知识不太了解,这样就会导致糖尿病发作的非常迅速,而且比较难以治疗,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那么糖尿病1型和2型如何鉴别?糖尿病可以吃牛肉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任医师孙嘉给大家讲解。
1型糖尿病能活多久
王成 副主任医师 亳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一型糖尿病是要通过长期的合理饮食以及药物进行控制,如果控制的比较合理,那么与正常人是一样的,对生命并没有什么危险。一般一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比较年轻化,常在35岁以下左右。主要症状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消瘦。一型糖尿病要每天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在平时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吃含糖量低的食物,可以吃柚子,柚子对降血糖是比较有帮助的。
宝宝内分泌失调症状与因素有哪些呢
颜小华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内分泌失调,虽说是一种不大不小的疾病,可是个与人体的伤害非常大,有不少女性孩童经常会出现内分泌失调,
​环境因素有哪些?
焦雅静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人们都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所谓的“环境”指什么呢?很多人比较疑惑,搞不懂都哪些算环境,其实环境包括
血糖高多少算糖尿病?糖尿病1型和2型有什么区别?
杨力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回答]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性表现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糖尿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需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血糖长期控制不佳造成的各种并发症给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但是很多人在进行健康体检时会被告知血糖偏高,但并不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那么血糖高多少才能诊断为糖尿病呢,糖尿病分为哪些类型呢,针对这些相关问题,就有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主任医师杨力为我们做出解答。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