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生素是不合理的,而且还会受到不良反应的威胁。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还会对儿童听力造成影响,并容易引起眩晕、耳鸣,甚至导致耳聋。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宜服用四环素、土霉素。
2.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热时吃些退热药,病就好了。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会发热,而且其他症状不明显,如感冒、肺炎、麻疹、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因此,发热是诊断儿童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一发热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会掩盖病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影响治疗。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会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汀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因此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对症用药或病因治疗。
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如果小儿体温过高,如达到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应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浴等。
3.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还有毒性发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都可能造成体内积蓄而中毒,如鱼肝油吃多了可引起发热、厌食、烦躁及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但也不能忽视,如维生素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为此,营养学家强调,补充维生素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最佳选择。
4.滥用丙种球蛋白
冬末春初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一些家长把预防的希望寄托在“丙种球蛋白”上,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丙种球蛋白是以混合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制成的,主要含免疫球蛋白G(简写为IgG)。从理论上讲,血液中IgG的浓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有关,但注射丙种球蛋白后并不能降低感冒的发病率。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种类多且经常变化,而丙种球蛋白所含的抗体不仅有限,而且缺乏特异性;二是健康儿童及大多数体弱儿的血液中IgG水平正常。
由此看来,减少儿童罹患感冒的关键之举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具体措施包括坚持母乳喂养,合理安排食谱,从小坚持“三浴”锻炼(阳光浴、空气浴和水浴),按时预防接种等方面着手。
5.小病用贵药
孩子得了病,家长恨不得药到病除,因此常常用新药、贵药。比如感冒发烧,动辄就用抗生素,而且还嫌青霉素过时而动用先锋霉素。再如腹泻,不问青红皂白,吡哌酸、氟哌酸一拥而上。其实,感冒发烧多由病毒所致,有其自然病程,抗生素无效,先锋霉素不但不能改变这种状况,而且还会造成耐药性,一旦患上重度细菌感染反而用之不灵;腹泻同样如此,70%的水样便为病毒与产毒性大肠杆菌所致,只要多喝水、调整饮食、适当服一些消化酶类药物及B族维生素即可解决,不必动用抗生素。
6.糖水服药
中药气味苦涩,小儿不愿服,父母便用糖水矫正口味。殊不知,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并在胃液中凝固变性,继而混浊沉淀,致使治疗大打折扣。而有些药物恰恰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若在药中加糖,便影响药效。
此外,糖还可干扰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和抑制某些退热药的作用,并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总之,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最好的办法是用白开水送服。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生素是不合理的,而且还会受到不良反应的威胁。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还会对儿童听力造成影响,并容易引起眩晕、耳鸣,甚至导致耳聋。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宜服用四环素、土霉素。
2.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热时吃些退热药,病就好了。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会发热,而且其他症状不明显,如感冒、肺炎、麻疹、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因此,发热是诊断儿童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一发热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会掩盖病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影响治疗。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会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汀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因此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对症用药或病因治疗。
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如果小儿体温过高,如达到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应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浴等。
3.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还有毒性发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都可能造成体内积蓄而中毒,如鱼肝油吃多了可引起发热、厌食、烦躁及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但也不能忽视,如维生素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为此,营养学家强调,补充维生素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最佳选择。
4.滥用丙种球蛋白
冬末春初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一些家长把预防的希望寄托在“丙种球蛋白”上,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丙种球蛋白是以混合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制成的,主要含免疫球蛋白G(简写为IgG)。从理论上讲,血液中IgG的浓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有关,但注射丙种球蛋白后并不能降低感冒的发病率。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种类多且经常变化,而丙种球蛋白所含的抗体不仅有限,而且缺乏特异性;二是健康儿童及大多数体弱儿的血液中IgG水平正常。
由此看来,减少儿童罹患感冒的关键之举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具体措施包括坚持母乳喂养,合理安排食谱,从小坚持“三浴”锻炼(阳光浴、空气浴和水浴),按时预防接种等方面着手。
5.小病用贵药
孩子得了病,家长恨不得药到病除,因此常常用新药、贵药。比如感冒发烧,动辄就用抗生素,而且还嫌青霉素过时而动用先锋霉素。再如腹泻,不问青红皂白,吡哌酸、氟哌酸一拥而上。其实,感冒发烧多由病毒所致,有其自然病程,抗生素无效,先锋霉素不但不能改变这种状况,而且还会造成耐药性,一旦患上重度细菌感染反而用之不灵;腹泻同样如此,70%的水样便为病毒与产毒性大肠杆菌所致,只要多喝水、调整饮食、适当服一些消化酶类药物及B族维生素即可解决,不必动用抗生素。
6.糖水服药
中药气味苦涩,小儿不愿服,父母便用糖水矫正口味。殊不知,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并在胃液中凝固变性,继而混浊沉淀,致使治疗大打折扣。而有些药物恰恰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若在药中加糖,便影响药效。
此外,糖还可干扰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和抑制某些退热药的作用,并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总之,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最好的办法是用白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