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结肠息肉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多发的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也是很多的,比如生活习惯不好,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的人患老年人结肠息肉是比例也明显较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较少的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较多的多伴发大的腺瘤
还有一个是不可抗力的因素,那就是遗传因素,至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很多的,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其他的两个病因都是可以治疗的,那么来看一些治疗的注意事项。
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根据其所在部位,是否有蒂,大小及恶性潜能来选择治疗方式。近年来由于纤维结肠镜的逐渐广泛应用,已使位于乙状结肠以上的息肉的处理有了很大进步,使开腹探察手术大为减少。原则上对于良性息肉或黏膜内癌,甚至有蒂的浸润癌,其侵犯尚未超越息肉颈部,均可进行局部切除。但文献也有报道局灶性浸润癌也可发生在有蒂息肉的远端。虽距蒂部尚远,也偶有发生淋巴转移者。在进镜中发现小于0.5cm息肉时立即钳除,因退镜时往往不易找到病变。对大于0.5cm、小于2.0cm的息肉,应根据形态及是否带蒂进行圈套切除。对长蒂大息肉切割部与息肉根部应留0.5cm距离,采用边凝切、边用力收紧圈套器的方式,短蒂息肉在头蒂交界处,圈套后应提拉使根部形成尖幕状,然后再凝切。电凝切除时使镜头与息肉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并使息肉离开周围肠壁,注意圈套器尖端不要与肠壁接触,一定要收紧圈套器。如病变过大,不能悬空在肠腔中,可使息肉头部广泛接触肠黏膜,采用密切接触法,不致烧伤正常肠黏膜。对于摘除多少颗息肉为宜,有人提出一次圈套切除3~8颗,凝除20颗,我们认为一次摘除多少颗息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息肉是否有蒂及其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因为电凝切除息肉后是否发生出血或穿孔,不决定于切除颗数多少,只要在凝切较密集的息肉时,在凝切息肉病变之间留有一定的正常肠黏膜,适当增加摘除息肉颗数是可行的。通常对于大肠息肉的处理方式根据以下条件选用。
1.位于距肛门25cm以内大肠息肉,可以自肛门或乙状结肠镜处理,根据息肉是否有蒂采用不同方式。
(1)有蒂息肉:可用圈套器自息肉蒂部电灼切除。根据病理切片检查,若为良性或黏膜内癌,或是浸润癌而尚未超越息肉颈部,可以不再进一步处理,若为浸润癌已侵及蒂部,但切除标本之切缘未见癌,也可不再进一步处理。
(2)广基息肉:应先进行活组织检查,如为良性或息肉较小时,可经乙状结肠镜整个电灼切除。如息肉较大或黏膜内癌,应作包括息肉在内的肠壁全层切除,位于距肛门12cm以上的息肉则应开腹手术切除。若为浸润癌的广基息肉,应按大肠癌手术原则处理。
2.距肛门25cm以上的大肠息肉,可以经纤维结肠镜处理。根据息肉是否有蒂,采用以下不同处理。
(1)有蒂息肉:用圈套器自息肉蒂部电灼切除。如有以下情况应按大肠癌手术原则处理。①切断线仅贴癌时;②切片中见到淋巴管内有癌栓时;③未分化癌时。
(2)广基息肉:活组织检查为良性,息肉较小,可以经结肠镜将息肉整个电灼切除。若息肉较大,或为浸润癌时均应开腹手术治疗。
3.位于距肛门25cm以上而又不能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者,应行开腹探查。
4.择优方案发现息肉即行电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为择优治疗方案。
5.康复治疗对息肉病人行电切术后,定期复查,警惕癌变。
老年人结肠息肉除了遗传的因素,最注意的还是自身的饮食因素,老年人如果对自己的饮食方面多注意,就能很好的预防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生,如果出现的老年人结肠息肉,当然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还有一个是不可抗力的因素,那就是遗传因素,至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很多的,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其他的两个病因都是可以治疗的,那么来看一些治疗的注意事项。
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根据其所在部位,是否有蒂,大小及恶性潜能来选择治疗方式。近年来由于纤维结肠镜的逐渐广泛应用,已使位于乙状结肠以上的息肉的处理有了很大进步,使开腹探察手术大为减少。原则上对于良性息肉或黏膜内癌,甚至有蒂的浸润癌,其侵犯尚未超越息肉颈部,均可进行局部切除。但文献也有报道局灶性浸润癌也可发生在有蒂息肉的远端。虽距蒂部尚远,也偶有发生淋巴转移者。在进镜中发现小于0.5cm息肉时立即钳除,因退镜时往往不易找到病变。对大于0.5cm、小于2.0cm的息肉,应根据形态及是否带蒂进行圈套切除。对长蒂大息肉切割部与息肉根部应留0.5cm距离,采用边凝切、边用力收紧圈套器的方式,短蒂息肉在头蒂交界处,圈套后应提拉使根部形成尖幕状,然后再凝切。电凝切除时使镜头与息肉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并使息肉离开周围肠壁,注意圈套器尖端不要与肠壁接触,一定要收紧圈套器。如病变过大,不能悬空在肠腔中,可使息肉头部广泛接触肠黏膜,采用密切接触法,不致烧伤正常肠黏膜。对于摘除多少颗息肉为宜,有人提出一次圈套切除3~8颗,凝除20颗,我们认为一次摘除多少颗息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息肉是否有蒂及其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因为电凝切除息肉后是否发生出血或穿孔,不决定于切除颗数多少,只要在凝切较密集的息肉时,在凝切息肉病变之间留有一定的正常肠黏膜,适当增加摘除息肉颗数是可行的。通常对于大肠息肉的处理方式根据以下条件选用。
1.位于距肛门25cm以内大肠息肉,可以自肛门或乙状结肠镜处理,根据息肉是否有蒂采用不同方式。
(1)有蒂息肉:可用圈套器自息肉蒂部电灼切除。根据病理切片检查,若为良性或黏膜内癌,或是浸润癌而尚未超越息肉颈部,可以不再进一步处理,若为浸润癌已侵及蒂部,但切除标本之切缘未见癌,也可不再进一步处理。
(2)广基息肉:应先进行活组织检查,如为良性或息肉较小时,可经乙状结肠镜整个电灼切除。如息肉较大或黏膜内癌,应作包括息肉在内的肠壁全层切除,位于距肛门12cm以上的息肉则应开腹手术切除。若为浸润癌的广基息肉,应按大肠癌手术原则处理。
2.距肛门25cm以上的大肠息肉,可以经纤维结肠镜处理。根据息肉是否有蒂,采用以下不同处理。
(1)有蒂息肉:用圈套器自息肉蒂部电灼切除。如有以下情况应按大肠癌手术原则处理。①切断线仅贴癌时;②切片中见到淋巴管内有癌栓时;③未分化癌时。
(2)广基息肉:活组织检查为良性,息肉较小,可以经结肠镜将息肉整个电灼切除。若息肉较大,或为浸润癌时均应开腹手术治疗。
3.位于距肛门25cm以上而又不能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者,应行开腹探查。
4.择优方案发现息肉即行电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为择优治疗方案。
5.康复治疗对息肉病人行电切术后,定期复查,警惕癌变。
老年人结肠息肉除了遗传的因素,最注意的还是自身的饮食因素,老年人如果对自己的饮食方面多注意,就能很好的预防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生,如果出现的老年人结肠息肉,当然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