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学医的都受到了西医的严重影响,学习中医的人是越来越少,所以这就造成了大家对中药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少。下面就来说说苦楝叶这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MeliaazedarachL.和川楝M.toosendanSieb.EtZucc.的叶。
【原形态】
1.楝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2-3cm,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尖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淡紫色,长约1cm;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mm;子房上位。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1.5-2cm,淡黄色,4-5室,每室具1颗种子。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
【化学成份】
1.楝叶:含芸香甙(rutin),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O-β-rutinoside)。
【药理作用】
苦楝叶的不完全纯化物能抑制病毒对哺乳类动物细胞的感染,其抑制高峰出现在作用后的2小时,且能维持15小时以上,随后下降,但如再次加入苦楝叶提取物,又能出现抑制高峰。与苦楝叶提取物一起培养的细胞的上清液中未测到干扰素,细胞提取物中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也未增加。苦楝叶提取物作用后细胞的抗病毒的状态不能通过细胞间的流动物传递也不能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苦楝叶提取物的作用依赖于细胞活跃的新陈代谢,而放线菌素D可部分逆转之。以上说明苦楝叶的该提取物非干扰素样的物质,其抗病毒的活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主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绞汁涂。内服:煎汤,5-10g。
【摘录】
《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苦楝叶,苦楝叶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了苦楝叶不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还在某些疾病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MeliaazedarachL.和川楝M.toosendanSieb.EtZucc.的叶。
【原形态】
1.楝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2-3cm,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尖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淡紫色,长约1cm;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mm;子房上位。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1.5-2cm,淡黄色,4-5室,每室具1颗种子。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
【化学成份】
1.楝叶:含芸香甙(rutin),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O-β-rutinoside)。
【药理作用】
苦楝叶的不完全纯化物能抑制病毒对哺乳类动物细胞的感染,其抑制高峰出现在作用后的2小时,且能维持15小时以上,随后下降,但如再次加入苦楝叶提取物,又能出现抑制高峰。与苦楝叶提取物一起培养的细胞的上清液中未测到干扰素,细胞提取物中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也未增加。苦楝叶提取物作用后细胞的抗病毒的状态不能通过细胞间的流动物传递也不能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苦楝叶提取物的作用依赖于细胞活跃的新陈代谢,而放线菌素D可部分逆转之。以上说明苦楝叶的该提取物非干扰素样的物质,其抗病毒的活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主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绞汁涂。内服:煎汤,5-10g。
【摘录】
《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苦楝叶,苦楝叶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了苦楝叶不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还在某些疾病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