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这种中药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粟米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别名】
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黄粟(《陆川本草》),稞子(《滇南本草》整理本)。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
粟
的
种仁
。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原形态】
粟(《尚书》)
【生境分布】
我国北方广为栽培。
【化学成份】
脱壳种子和带壳种子的干品分别含脂肪1.41、1.68%,总氮2.48%、2.79%,蛋白氮2.41、2.72%,灰分3.15、1.85%,淀粉63.27、77.58%,还原糖2.03、1.98%。另有谓种子含油3%;油中含不皂化物2.39%,固体脂肪酸15.05%,液体脂肪酸70.03%。蛋白质有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等多类。种子蛋白质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
【药理作用】
白瑞香甙的作用参见"瑞香花"条。其甙元有抗菌作用,1:10000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株),1:5000能抑制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1:2000抑制绿脓杆菌,但对枯草杆菌无效。
【性味】
甘咸,凉。陈粟米:苦,寒。
【归经】
①《本草求真》:"专入肾,兼入脾、胃。"
【功能主治】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止痢,解烦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煮粥。外用:研末撒或熬汁涂。
【注意】
《日用本草》:"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附方】
①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粟米半升,杵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食医心镜》)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粟,陈者难化。《衍义》云,生者难化,熟者滞气,隔食生虫。所谓补肾者,以其味咸之故也。"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其实只有在实践后才会知道它的好处。就如同上面介绍的中药粟米,原来粟米还可以治疗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适量的食用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别名】
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黄粟(《陆川本草》),稞子(《滇南本草》整理本)。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
粟
的
种仁
。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原形态】
粟(《尚书》)
【生境分布】
我国北方广为栽培。
【化学成份】
脱壳种子和带壳种子的干品分别含脂肪1.41、1.68%,总氮2.48%、2.79%,蛋白氮2.41、2.72%,灰分3.15、1.85%,淀粉63.27、77.58%,还原糖2.03、1.98%。另有谓种子含油3%;油中含不皂化物2.39%,固体脂肪酸15.05%,液体脂肪酸70.03%。蛋白质有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等多类。种子蛋白质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
【药理作用】
白瑞香甙的作用参见"瑞香花"条。其甙元有抗菌作用,1:10000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株),1:5000能抑制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1:2000抑制绿脓杆菌,但对枯草杆菌无效。
【性味】
甘咸,凉。陈粟米:苦,寒。
【归经】
①《本草求真》:"专入肾,兼入脾、胃。"
【功能主治】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止痢,解烦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煮粥。外用:研末撒或熬汁涂。
【注意】
《日用本草》:"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附方】
①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粟米半升,杵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食医心镜》)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粟,陈者难化。《衍义》云,生者难化,熟者滞气,隔食生虫。所谓补肾者,以其味咸之故也。"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其实只有在实践后才会知道它的好处。就如同上面介绍的中药粟米,原来粟米还可以治疗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适量的食用还是有不少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