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药散在生活中是蛮常见的中药方剂,采用纯天然药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对没药散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没药(一两)独活(一两半)晚蚕沙(微炒.一两半)芎藭(一两半)防风(去芦.一两)蔓荆子(一两)当归(一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虎胫骨(一两.酥炙黄)
【炮制】
上捣烂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白虎风,流注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没药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麒鳞血30克蒲黄30克牡丹30克骨碎补30克橘仁30克(微炒)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打破皮肉疼痛。
【用法用量】
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6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别名】
四味没药调经散(《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
没药红花(拣净)延胡索(洗)当归(洗)各等分
【制法】
上四味,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月水将来或将尽,前后数日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以酒75毫升,童便75毫升和匀,烧赤秤锤或小铃子淬过后调下。常服只用温酒调下亦可。
【摘录】
《博济方》卷四
【处方】
没药(研)15克虎胫骨(酒炙)90克
【制法】
上二味,捣研为末。
【功能主治】
治历节风百节疼痛,昼夜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克,温酒调下,日三服,不计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
血竭(别研)肉桂(去粗皮)当归(洗,焙)蒲黄红花木香没药(别研)延胡索干漆(炒尽烟)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血瘀气滞,脐腹撮痛;产后恶露不快,儿枕块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酒调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
没药(别研)乳香(别研)各9克川山甲15克(炙)木鳖子12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心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1.5~3克,加酒120毫升同煎,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
《宜明论方》卷十三
上文是对没药散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没药散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处方】
没药(一两)独活(一两半)晚蚕沙(微炒.一两半)芎藭(一两半)防风(去芦.一两)蔓荆子(一两)当归(一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虎胫骨(一两.酥炙黄)
【炮制】
上捣烂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白虎风,流注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没药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麒鳞血30克蒲黄30克牡丹30克骨碎补30克橘仁30克(微炒)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打破皮肉疼痛。
【用法用量】
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6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别名】
四味没药调经散(《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
没药红花(拣净)延胡索(洗)当归(洗)各等分
【制法】
上四味,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月水将来或将尽,前后数日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以酒75毫升,童便75毫升和匀,烧赤秤锤或小铃子淬过后调下。常服只用温酒调下亦可。
【摘录】
《博济方》卷四
【处方】
没药(研)15克虎胫骨(酒炙)90克
【制法】
上二味,捣研为末。
【功能主治】
治历节风百节疼痛,昼夜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克,温酒调下,日三服,不计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
血竭(别研)肉桂(去粗皮)当归(洗,焙)蒲黄红花木香没药(别研)延胡索干漆(炒尽烟)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血瘀气滞,脐腹撮痛;产后恶露不快,儿枕块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酒调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
没药(别研)乳香(别研)各9克川山甲15克(炙)木鳖子12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心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1.5~3克,加酒120毫升同煎,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
《宜明论方》卷十三
上文是对没药散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没药散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