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知道麦煎散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麦煎散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
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
麦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处方】
赤茯苓当归干漆(炒令烟尽)鳖甲(醋炙)常山大黄(煨)北柴胡白术生干地黄石膏各30克甘草15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除蒸敛汗。治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麦50粒,煎至120毫升。食后、临卧时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
上面所讲的就是关于麦煎散的一些小常识,这些方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处方】
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
麦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处方】
赤茯苓当归干漆(炒令烟尽)鳖甲(醋炙)常山大黄(煨)北柴胡白术生干地黄石膏各30克甘草15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除蒸敛汗。治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麦50粒,煎至120毫升。食后、临卧时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
上面所讲的就是关于麦煎散的一些小常识,这些方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