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良药苦口”。对于因苦涩而抗拒服中药的人来说,有没有一些方法既不影响药物的效果,又能去除苦味使其容易入口呢?
“黄金时间”服药
研究发现,一天24小时内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分别在上午的8—10点钟和下午的2—3点钟,这个阶段正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药物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而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如无特殊需要,可在上述时间段服药。
放凉后再喝
人体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五味的感知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因此,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烫嘴,又可减轻苦味。
加快服药速度
实践证明,中药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的苦味就会越大。因此,一口气喝下汤药是减少药液苦味的好办法。
适当多喝温开水
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正确添加“佐料”
大多数人习惯在中药汤剂里放点糖(特别是给孩子服药时),使得服用时口感好一些。其实,去苦味随意加糖不可取。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此外,加糖还可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和吸收。例如,红糖中含有铁和钙等成分,容易与中药的一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可能减弱其清热效果。
“黄金时间”服药
研究发现,一天24小时内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分别在上午的8—10点钟和下午的2—3点钟,这个阶段正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药物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而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如无特殊需要,可在上述时间段服药。
放凉后再喝
人体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五味的感知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因此,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烫嘴,又可减轻苦味。
加快服药速度
实践证明,中药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的苦味就会越大。因此,一口气喝下汤药是减少药液苦味的好办法。
适当多喝温开水
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正确添加“佐料”
大多数人习惯在中药汤剂里放点糖(特别是给孩子服药时),使得服用时口感好一些。其实,去苦味随意加糖不可取。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此外,加糖还可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和吸收。例如,红糖中含有铁和钙等成分,容易与中药的一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可能减弱其清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