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沉香煮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沉香煮散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沉香(锉)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胡椒1两,荜澄茄1两,楝实(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膈气呕逆,饮食不下,心胸痞满。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葱白5寸(拍破),酒并童子小便各半盏,同煎6分,放温,和滓服。重者不过3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别名】
沉香豆蔻散、沉香白豆蔻散
【处方】
沉香(锉)3分,桂(去粗皮)1两,白豆蔻仁半两,石斛(去根)半两,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木香1两,人参3分,芎䓖1两,五味子3分,白术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黄耆(细锉)半两,藿香叶3分,荜澄茄3两,肉豆蔻(去皮)3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肝元风虚上攻,头目昏眩,肩背拘急,及脾气不和。
【用法用量】
沉香豆蔻散(《鸡峰》卷十二)、沉香白豆蔻散(《普济方》卷十四)。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
沉香(锉)1两,木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1两,甘草(炙)1两,槟榔(锉)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补虚。主脾元不和,中焦痞闷,气滞噎塞,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通过本篇文章对沉香煮散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详细的了解到沉香煮散对疾病症状的缓解。如果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以及时的接受治疗并咨询医师的建议。在日常坚持锻炼也是能够缓解疾病的症状的。
【处方】
沉香(锉)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胡椒1两,荜澄茄1两,楝实(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膈气呕逆,饮食不下,心胸痞满。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葱白5寸(拍破),酒并童子小便各半盏,同煎6分,放温,和滓服。重者不过3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别名】
沉香豆蔻散、沉香白豆蔻散
【处方】
沉香(锉)3分,桂(去粗皮)1两,白豆蔻仁半两,石斛(去根)半两,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木香1两,人参3分,芎䓖1两,五味子3分,白术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黄耆(细锉)半两,藿香叶3分,荜澄茄3两,肉豆蔻(去皮)3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肝元风虚上攻,头目昏眩,肩背拘急,及脾气不和。
【用法用量】
沉香豆蔻散(《鸡峰》卷十二)、沉香白豆蔻散(《普济方》卷十四)。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
沉香(锉)1两,木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1两,甘草(炙)1两,槟榔(锉)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补虚。主脾元不和,中焦痞闷,气滞噎塞,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通过本篇文章对沉香煮散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详细的了解到沉香煮散对疾病症状的缓解。如果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以及时的接受治疗并咨询医师的建议。在日常坚持锻炼也是能够缓解疾病的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