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黄柏丸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黄柏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黄柏(去粗皮)30克黄连(去须,炒)60克熟艾15克黄芩(去黑心)30克
【制法】
上四味,捣罗为末。用白蜜90克炼熟,加醋30克溶化,人前药末和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痢下黄赤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日服二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
黄柏(去粗皮)1两,黄连(去须)1两。
【制法】
上为末,饭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蛊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
黄柏(去粗皮)2两,黄连(去须)半斤。
【制法】
上为末,用酥拌和捣三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中。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浆水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
黄柏(蜜炙令香黄色)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下痢纯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以温浆水调下。
【摘录】
《赤水玄珠》卷八
【处方】
黄柏1两(微炙,锉),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
上为末,煨大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久赤白痢,腹胀(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粥饮送下,1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
黄柏1两(未),蟾酥1分,黄丹1分。
【制法】
上为末,端午节午时合,用蒸饼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口舌疮,肿痛不止。
【用法用量】
绵裹1丸,夜后含,有涎即吐之。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
黄柏(去粗皮,炙)3分,乌梅肉(炒干)1两,熟艾(微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白滞痢及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黄柏丸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黄柏丸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处方】
黄柏(去粗皮)30克黄连(去须,炒)60克熟艾15克黄芩(去黑心)30克
【制法】
上四味,捣罗为末。用白蜜90克炼熟,加醋30克溶化,人前药末和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痢下黄赤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日服二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
黄柏(去粗皮)1两,黄连(去须)1两。
【制法】
上为末,饭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蛊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
黄柏(去粗皮)2两,黄连(去须)半斤。
【制法】
上为末,用酥拌和捣三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中。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浆水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
黄柏(蜜炙令香黄色)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下痢纯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以温浆水调下。
【摘录】
《赤水玄珠》卷八
【处方】
黄柏1两(微炙,锉),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
上为末,煨大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久赤白痢,腹胀(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粥饮送下,1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
黄柏1两(未),蟾酥1分,黄丹1分。
【制法】
上为末,端午节午时合,用蒸饼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口舌疮,肿痛不止。
【用法用量】
绵裹1丸,夜后含,有涎即吐之。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
黄柏(去粗皮,炙)3分,乌梅肉(炒干)1两,熟艾(微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白滞痢及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黄柏丸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黄柏丸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