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我们所说的方剂。今天为大家介绍感应丸这种方剂。
【别名】
太乙神明再造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
肉豆蔻川姜(炮)百草霜各60克木香45克荜澄茄京三棱(炮)各30克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蜡120克油30克丁香30克
【制法】
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成剂。入臼内,杵千余下,旋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温中消积。治寒积内阻,不能运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嚏宿腐气,及霍乱吐泻,久利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熟水吞下,食后临卧服。小儿如黍米大2~3丸。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沦》卷十一
【处方】
杏仁(生)、巴豆(去皮)、晋枣(去核)。
【制法】
枣中装巴豆2个,同杏仁纸裹,水蘸湿,烧熟,捣烂为丸,如绿豆大,用油单纸包裹备用。
【功能主治】
积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心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七二
【别名】
感应丹、威喜丸
【处方】
百草霜(用村庄家锅底上刮得者,细研)2两,杏仁(净者,去双仁)140个(去尖,汤浸1宿,去皮,别研极烂如膏),南木香(去芦头)2两半,丁香(新拣者)1两半,川干姜(炮制)1两,肉豆蔻(去粗皮,用滑皮仁子)20个,巴豆70个(去皮心膜,研细,出尽油如粉)。
【制法】
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3味外,余4味捣为细末,与前3味同拌,研令细,用好蜡匮和,先将蜡6两溶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1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凡春夏修合,用清油1两,于铫内熬令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4两,同化作汁,就锅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1两半,同煎煮热作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铤子,以油单纸裹,旋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磨化积聚,消逐温冷,疗饮食所伤,快三焦滞气。常服进饮食,消酒毒,令人不中酒。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脘,不能传化;或因气伤冷,因饥饱食,醉酒过多,心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疼,霍乱吐泻,大便频并,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愈而复发;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睡头旋,胸膈痞闷,四肢倦怠,不欲饮食;妊娠伤冷,新产有伤,若久有积寒,吃热药不效者;久病形羸,荏苒岁月,渐致虚弱,面黄肌瘦,饮食或进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积冷;又治小儿脾胃虚弱,累有伤滞,粪白鲜臭,下痢水谷,连绵月日,用热药及取转不效者。
【用法用量】
感应丹(《臞仙活人方》卷下)、威喜丸(《兰台轨范》卷一)。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肉蔻逐冷消食,下气和中;丁香暖胃助阳,宣壅除癖;木香升降诸气,和脾疏肝;杏仁降气散寒,润燥消积;炮姜能逐痼冷而散痞通关;巴豆善破沉寒而夺门宣滞,寒积深痼,非此莫攻;百草霜和中温散,亦能消积治痢为佐也。
【摘录】
《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别名】
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丹
【处方】
肉豆蔻3两,川姜(炮)3两,百草霜3两,木香1两半,荜澄茄1两,京三棱(炮)1两,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蜡4两,油1两,丁香1两。
【制法】
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虚中积冷,气弱有伤,不能传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噫宿腐气;及霍乱吐泻,或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久病形羸,面黄口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丹(《得效》卷四)。
【摘录】
《三因》卷十一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感应丸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别名】
太乙神明再造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
肉豆蔻川姜(炮)百草霜各60克木香45克荜澄茄京三棱(炮)各30克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蜡120克油30克丁香30克
【制法】
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成剂。入臼内,杵千余下,旋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温中消积。治寒积内阻,不能运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嚏宿腐气,及霍乱吐泻,久利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熟水吞下,食后临卧服。小儿如黍米大2~3丸。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沦》卷十一
【处方】
杏仁(生)、巴豆(去皮)、晋枣(去核)。
【制法】
枣中装巴豆2个,同杏仁纸裹,水蘸湿,烧熟,捣烂为丸,如绿豆大,用油单纸包裹备用。
【功能主治】
积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心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七二
【别名】
感应丹、威喜丸
【处方】
百草霜(用村庄家锅底上刮得者,细研)2两,杏仁(净者,去双仁)140个(去尖,汤浸1宿,去皮,别研极烂如膏),南木香(去芦头)2两半,丁香(新拣者)1两半,川干姜(炮制)1两,肉豆蔻(去粗皮,用滑皮仁子)20个,巴豆70个(去皮心膜,研细,出尽油如粉)。
【制法】
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3味外,余4味捣为细末,与前3味同拌,研令细,用好蜡匮和,先将蜡6两溶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1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凡春夏修合,用清油1两,于铫内熬令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4两,同化作汁,就锅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1两半,同煎煮热作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铤子,以油单纸裹,旋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磨化积聚,消逐温冷,疗饮食所伤,快三焦滞气。常服进饮食,消酒毒,令人不中酒。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脘,不能传化;或因气伤冷,因饥饱食,醉酒过多,心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疼,霍乱吐泻,大便频并,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愈而复发;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睡头旋,胸膈痞闷,四肢倦怠,不欲饮食;妊娠伤冷,新产有伤,若久有积寒,吃热药不效者;久病形羸,荏苒岁月,渐致虚弱,面黄肌瘦,饮食或进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积冷;又治小儿脾胃虚弱,累有伤滞,粪白鲜臭,下痢水谷,连绵月日,用热药及取转不效者。
【用法用量】
感应丹(《臞仙活人方》卷下)、威喜丸(《兰台轨范》卷一)。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肉蔻逐冷消食,下气和中;丁香暖胃助阳,宣壅除癖;木香升降诸气,和脾疏肝;杏仁降气散寒,润燥消积;炮姜能逐痼冷而散痞通关;巴豆善破沉寒而夺门宣滞,寒积深痼,非此莫攻;百草霜和中温散,亦能消积治痢为佐也。
【摘录】
《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别名】
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丹
【处方】
肉豆蔻3两,川姜(炮)3两,百草霜3两,木香1两半,荜澄茄1两,京三棱(炮)1两,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蜡4两,油1两,丁香1两。
【制法】
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虚中积冷,气弱有伤,不能传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噫宿腐气;及霍乱吐泻,或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久病形羸,面黄口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丹(《得效》卷四)。
【摘录】
《三因》卷十一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感应丸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