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消散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内消散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川大黄黄芩黄连(去须)黄柏地龙(炒令黄)乳香各30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妇人乳痈初起。
【用法用量】
用生地黄汁调匀,涂于肿毒上,干即易之。不过三五度即愈。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
【处方】
陈皮半夏(姜制)白茯苓(去皮)枳实(去瓤,麸炒)山楂肉神曲(炒)砂仁香附三棱莪术干生姜
【功能主治】
治过食生冷硬物,脾不能运,呕吐痞满胀痛,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
《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
金银花知母贝母天花粉白及半夏穿山甲皂角刺乳香各3克
【功能主治】
治痈疽发背,对口疔疮,无名肿毒,一切歹疮。
【用法用量】
水、酒各250毫升,煎至400毫升,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药滓捣烂,另加秋芙蓉叶末30克,白蜜5匙,调敷疮上。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
瓜蒌1个皂刺30克金银花大黄生姜甘草各15克白芷6克
【功能主治】
治疔疮未溃者。
【用法用量】
用黄酒500毫升,煎取400毫升服。
【摘录】
《外科大成》卷四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内消散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内消散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处方】
川大黄黄芩黄连(去须)黄柏地龙(炒令黄)乳香各30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妇人乳痈初起。
【用法用量】
用生地黄汁调匀,涂于肿毒上,干即易之。不过三五度即愈。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
【处方】
陈皮半夏(姜制)白茯苓(去皮)枳实(去瓤,麸炒)山楂肉神曲(炒)砂仁香附三棱莪术干生姜
【功能主治】
治过食生冷硬物,脾不能运,呕吐痞满胀痛,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
《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
金银花知母贝母天花粉白及半夏穿山甲皂角刺乳香各3克
【功能主治】
治痈疽发背,对口疔疮,无名肿毒,一切歹疮。
【用法用量】
水、酒各250毫升,煎至400毫升,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药滓捣烂,另加秋芙蓉叶末30克,白蜜5匙,调敷疮上。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
瓜蒌1个皂刺30克金银花大黄生姜甘草各15克白芷6克
【功能主治】
治疔疮未溃者。
【用法用量】
用黄酒500毫升,煎取400毫升服。
【摘录】
《外科大成》卷四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内消散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内消散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