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健康
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2020年07月02日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茯苓汤这种方剂。
【别名】
六味茯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
半夏(汤泡七次)赤茯苓(去皮)橘红各30克枳实(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哎咀。
【功能主治】
治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冒。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生姜七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
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
【功能主治】
健脾固摄,降火止遗。主阴虚火旺。(男子性欲过亢)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万居集·上集》十九
【处方】
当归3克,川芎3克,炒白芍3克,熟地黄3克,土炒白术3克,茯苓3克,泽泻3克,黄苓3克,栀子(酒炒)3克,炙甘草3克,姜汁厚朴3克,麦门冬3克(去心)。
【功能主治】
养血清热,利水消肿。主脾虚水泛。(妊娠水肿)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芎藭1两,石膏(火煨)1两,黄耆(锉)1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产后气血虚,头痛不定。目眩呕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甘草(炙,锉)1两,远志(去心)半两,白薇1两,龙齿(研)1两,熟干地黄(焙)1两半,人参1两,防风(去叉)1两,独活(去芦头)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心气不足,血邪狂言,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海藻(洗去咸,焙)2两,海蛤1两,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1两,甘草(炙,锉)1两,庵(艹闾)子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瘿气,咽喉肿塞。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2两,前胡(去芦头)2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少气,咽喉不利,唾如稠胶。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个(擘),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升麻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远志(去心)半两,人参半两,葛根(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热,舌干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甘草(炙黄)1两,芍药(锉,炒)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黄耆1两半(锉)。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虚汗不止,心悸恍惚,怵惕多惊。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大枣2个(擘),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别名】
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1两,乌梅肉半两(微炒),干木瓜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口孜)啀喘粗,肌热烦躁作渴。
【用法用量】
茯苓散(《魏氏家藏方》卷十)。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痰实壮热。
【用法用量】
8-9岁儿,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淡竹叶1握(切碎),白术1两,甘草(炙)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大黄(锉,炒)2两,黄芩(去黑心)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乳石热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4两,泽泻2两,白术1两半,干姜(炮)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小麦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乳石发,热甚口干。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处方】
赤茯苓(去皮)2两,桑白皮2两,防风1两半,官桂1两半,川芎1两半,芍药1两半,麻黄(去节)1两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痛痹,四肢疼痛,拘倦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加大枣1个,煎至8分,去滓温服,以姜粥投之,汗泄为度。
【摘录】
《宣明论》卷二
【处方】
茯苓2分,川芎2分,鳖甲(炙)2分,枳壳(炙)2分,芍药2分,柴胡4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小儿闪癖,身体壮热,频服冷药,冷气漫心成癖,下焦又冷,肠结,大便难。
【用法用量】
以水1大升3合,煎至3合,空心为2服,去如人行5-6里再服。
【注意】
忌苋子。
【摘录】
《医部全录》卷四四二
【处方】
茯苓1两,麦门冬(去心)1两,黄芩1两,秦艽(去土)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杏仁(去皮尖)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咳。恶热脉疾,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
赤茯苓1两,沉香1两(一方用琥珀代沉香)。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便白浊,不利,时有作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汤点,食后、临卧服。
【摘录】
《鸡峰》卷十
【处方】
茯苓1两,麦门冬1两,黄芩1两,秦艽半两,柴胡半两,五味子1两,杏仁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咳,恶热脉疾,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十一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冬葵子半两,木通(锉)半两,车前子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5-6岁儿,每服1钱匕,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如人行10里以来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2两,旋覆花2两,生干地黄(微炒)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芎藭1两半,人参1两半,芍药1两半,桔梗(去芦头,炒)1两半,甘草(炙令赤色)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安胎,调匀血脉。主妊娠恶阻,呕逆恶心,四肢疼,头痛,恶闻食气,心松烦闷,多损坠。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片(拍碎),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栀子仁1两半,赤石脂1两,升麻1两,紫菀(去苗土)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豉(炒)1合,石膏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消热气,调血脉,理中。主脉极实热,血气伤心,好生嗔怒,口唇色变,言语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5片,煎至1盏,去滓,下芒消1钱匕,分2次温服,早食后、日午各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
茯苓、远志、菖蒲、竹黄、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
小儿喜惊易悸,痰热内盛。
【摘录】
《顾氏医径》卷五
【处方】
白术(净)2钱,茯苓3钱,郁李仁(杵)1钱5分。
【功能主治】
水肿。
【用法用量】
加生姜汁,水煎服。
【摘录】
《不知医必要》卷二
【处方】
茯苓8分,川芎8分,苏叶8分,前胡8分,半夏(制)8分,桔梗8分,枳壳8分,干姜8分,陈皮8分,当归1钱,生地1钱,白芍1钱,台党5分,桑白皮6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经来咳嗽,喉中出血,及肺经枯燥。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
《易简方便》卷六
【处方】
赤茯苓1铢,熟地黄1铢,半夏(制,炒黄)1钱半,旋覆花7分,人参7分,白芍(炒)7分,川芎7分,桔梗7分,甘草(炙)7分,橘红7分。
【功能主治】
妊娠禀受怯弱,受胎一月,便有阻病,颜色如故,脉息和顺,但觉肢体沉重,头目昏眩,择食,或作寒热,呕吐痰水,恍惚不能支持。
【用法用量】
加生姜7片,水煎服。
【摘录】
《竹林女科》卷二
【处方】
人参、甘草、山药、当归、茯苓、桂心、麦冬、远志、大枣、生姜。
【功能主治】
产后心虚。
【摘录】
《妇科玉尺》卷四
【处方】
冬桑叶、谷精草、望月砂、苡仁、通草、绿豆皮、茯苓。
【功能主治】
热蒸湿郁,暑入气阻,目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
半夏1钱,陈皮1钱,茯苓1钱,甘草1钱,香附1钱,益智仁1钱,人参1钱,乌梅1个,竹沥2匙,生姜汁2匙。
【功能主治】
素多痰饮,心肾不交,健忘。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1两,白术(锉,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虚烦懊热,心中闷乱,头运重,呕逆,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
土茯苓2分(用石打碎),猪胰子1个(去油)。
【功能主治】
杨梅疮。
【用法用量】
水4升,入药熬成2升,去滓用汁,再对入好酒2斤。再入金银花、生地、桔梗、当归各5钱,熬成2升,渣再煎减半,服之。
【摘录】
《仙拈集》卷四
【处方】
茯苓5钱,白术(炒)5钱。
【功能主治】
欲火甚梦遗。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不居集》上集卷十九
【处方】
柴胡、麦门冬(去心)、人参、赤茯苓、甘草、黄芩。
【功能主治】
婴孩温壮,伏热来去。
【用法用量】
加小麦20粒,竹叶3片,水煎服。
【摘录】
《冯氏锦囊秘录》卷四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芎藭1两,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2两,栀子仁14枚,吴茱萸(汤洗,焙,炒)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干姜(炮)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中风,角弓反张,口噤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3分,黄耆(锉)1两半,芎藭1两,桂(去粗皮)3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五味子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痈溃脓太多,里虚热。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晚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处方】
茯苓3两,甘草2两,芍药2两,桂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月经至,绞痛欲死。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服。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处方】
茯苓5分,陈皮2分,附子2分,白术2分,半夏1分,吴茱萸1分。
【功能主治】
诸疝,呕吐不止,饮不纳。
【用法用量】
水煎,临服加姜汁1匙,温服。
【摘录】
《疝症积聚》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2两,五味子(炒)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柴胡(去苗)1两半,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柔痓,病经三日不愈,恐阴气攻五脏致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独活(去芦头)3分,槟榔3分,桂(去粗皮)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防己1两1分,桔梗(锉,炒)4两,甘草(炙)4两,防葵4两,枳壳(去瓤,麸炒)4两,地骨皮10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骨蒸肺萎,心松战栗,烦热善忘,精神不宁,梦寐飞飏,吐血,身体疼重或痒,多生疮癣,脚气。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碎),大枣2个(擘破),煎取8分,去滓顿服,早晚、食后各1次。用银器煎尤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半夏(汤洗7遍,切,炒干)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粳米2合,甘草半两(炙,锉)。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脾胃有热,干呕烦满。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大枣3个(劈破),竹叶3-7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人参3分,白术3分,五味子3分,半夏(汤洗7遍)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胸膈气满,呕哕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个(擘破),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
茯苓(去黑皮)1两,白芍药1两,瞿麦穗1两,白术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心下痞满,小便不利;疟病发热身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葱白5寸,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3分,枳实(细锉,麸炒)3分,桂(去粗皮)3分,桑根白皮(锉)3分,人参3分,大腹皮(并子)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痞满,滞气不散,似物噎塞。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人参半两,高良姜1两,槟榔(煨,锉)3分。
【制法】
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中冷,心腹胀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2两,防己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芎藭1两半,甘草(炙)3两,芍药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干)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湿痹留着不去,四肢痹麻,拘挛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6钱匕,以水2盏,加大枣3个(劈破)同煎,去滓,取1盏,空心温服。临卧时,如欲出汗,服药了,以生姜热粥投之。
【注意】
汗出慎外风。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木香(炮)1两,五味子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食毒,腹胀虚鸣,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2两,防己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芎藭1两半,芍药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湿痹,四肢疼痹,拘挛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1个(去核),煎取1盏,去滓温服,连3服后,以热姜粥投之,汗出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通(锉)3分,升麻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桑根白皮(锉)3分,大黄(锉,炒)半两,马蔺根1两,朴消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毒气上冲,喉中痛,闷塞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桔梗(炒)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芍药半两,大腹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甘草(炙)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骨节烦疼,乍起眼暗,气冲胸背,上气满急。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分,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汗后,余热不退,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葛根(锉)3分,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1分,人参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汗后,余热不除,及四肢拘急痛,胸膈不利,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锉)1两,人参1两,白术1两,麻黄根(锉)1两,肉苁蓉(切,焙)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炙,锉)1两,牡蛎(烧)1两,芍药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汗出不止,渐觉虚劣。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鳖甲(醋多,去裙襕)3分,木通(锉)3分,郁李仁(微炒,去皮)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脚气攻心闷乱,腹满如石,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木通(锉)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汗后,心腹及脐下满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
茯苓5两,栝楼5两,知母4两,小麦2升,麦门冬5两(去心),大枣20个(去核),生地黄6两,萎蕤4两,淡竹叶3升。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泄热止渴。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
【用法用量】
以水3升,先煮小麦、竹叶,取9升,去滓,入诸药,煮取4升,分4服。不问早晚,随渴即进。
【注意】
忌芜荑、酢物。
【摘录】
《外台》卷十一
【处方】
茯苓5两,黄芩5两,栀子仁5两,芒消5两,赤石脂2两,升麻2两,紫菀2两,生麦门冬5两(去心),竹叶(切)1升,香豉1升(熬),石膏8两(碎,绵裹),生地黄(切)1升。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消热,止血气,调脉理中。主脉实热极,血气伤心,使心好生赫怒,口为色变赤,言语不快。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2升,去滓,下芒消,分3服。
【注意】
忌酢物,芜荑。
【摘录】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
茯苓5两,人参2两,生姜2两,橘皮2两,白术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风痰气发,即呕吐欠呿,烦闷不安,或吐痰水者。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3次温服,中间任食。
【摘录】
《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
【处方】
茯苓5两,甘草2两,芍药2两,桂心2两,生姜6两,当归2两,麦门冬1升,大枣30个。
【功能主治】
产后心虚,暴苦心悸不定,言语谬错,恍恍惚惚,心中愦愦。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3次。无当归可用芎藭。
【摘录】
《千金》卷三
【处方】
茯苓半两,黄柏半两,黄连半两,龙骨半两,人参半两,干姜半两,
相关推荐
丁香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丁香茯苓汤是在传统的中医的理念下研究出来的,治疗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困扰,
茯苓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
茯苓半夏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茯苓半夏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茯苓半夏汤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处方】
茯苓生化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用过或者听说过茯苓生化汤的朋友也许对这个词比较熟悉。其实茯苓生化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配方就是几种大
茯苓琥珀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茯苓琥珀
茯苓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茯苓泽泻汤是什么吗?关于茯苓
附子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您听说过中药方剂附子茯苓汤吗?中药方剂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们一起
半夏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
柴胡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鲤鱼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