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口鼻,人类最五官,看靠眼睛,听靠耳朵,吃东西和说话靠嘴巴,呼吸考鼻子。哪一样都不是正常人能够缺少的。眼鼻口都在一起,平日里大家对它们的关注也可以说是最多。可是,耳朵,虽然离它们稍微远一点,可是,它可是我们对外界感知的重要器官呢。最近我发现,耳朵的疾病也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耳道胆脂瘤,成为了我们十分恼火的耳朵疾病了。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auditorycanalcholesteatoma,EACC)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故又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囊状团块的内层为复层鳞状上皮(包括基底层、颗粒层、棘细胞层、角化层),囊的外层即基质层为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周围临近组织连接紧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单侧多见,也可以双耳发病。由于胆脂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受压、破坏、吸收,导致外耳道扩大。主要危害是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及时取出。疾病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者常合并有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源性外胚层组织遗留所致。后天性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5类,包括:自发型、外伤型、术后医源型、外耳道狭窄型和外耳道阻塞性。根据Holt分期方法将本病分为3期:1期外耳道无或轻度扩大,局限性小凹形成;2期外耳道明显扩大,骨质破坏严重,局部囊袋形成;3期侵及乳突或(和)上鼓室。
在疾病之初期,若无感染,由于胆脂瘤较小并无特殊不适症状。随着团块的不断堆积,胆脂瘤体积不断增加,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1.耳部闷堵感:当外耳道胆脂瘤体积增大堵塞外耳道时会出现耳部闷堵感。
2.听力下降:外耳道管径被阻塞2/3以上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有时当局部继发炎症时,导致外耳道皮肤肿胀,可致听力骤降,应与特发性突聋鉴别。
3.耳痛: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常常继发感染,可出现剧烈的耳痛。
4.耳漏:如果继发感染可有耳部流脓,脓液具有特殊臭味,或带血的血性分泌物。
5.其他:巨大的外耳道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下、后壁,通过破坏处进而侵犯到乳突、鼓窦及上鼓室,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也可侵犯面神经乳突段引起周围性面瘫、侵犯鼓索神经引起味觉障碍。胆脂瘤进一步增大,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颈侧脓肿、瘘管、眩晕及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症状。
器械去除法
没有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胆脂瘤,可以用耵聍钩沿着外耳道的壁缓慢伸入胆脂瘤内侧将其钩出。由于在外耳道各壁中后上壁的敏感性较差,所以可先从后上壁夹取胆脂瘤。贴近鼓膜的胆脂瘤团块或不能合作的患儿均不宜采用此种方法,以免损伤外耳道及中耳其他重要结构。
外耳道冲洗法
胆脂瘤坚硬难以用器械法取出者,可先用3%—5%碳酸氢纳溶液或硼酸甘油等滴耳,每日3—4次,3日后用冲洗器将软化的胆脂瘤一次或分次冲洗干净。冲洗时注意: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鼓膜穿孔者忌用;冲洗液应接近体温,过冷或者过热,都可能会引起迷路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头晕;冲洗时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如果直对鼓膜,可引起鼓膜损伤,直对异物,则有可能将其冲至外耳道深部而更难取出。合并感染者,应先抗炎治疗,可滴入3%硼酸甘油或4%酚甘油,每日数次,必要时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4日待炎症控制后再取。但单纯的炎症控制很难彻底,根据经验最好边控制感染边分次逐渐取出胆脂瘤。
全麻下内镜下或手术显微镜下取出法
对于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的患者可考虑用此法。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须随诊观察,若有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随时清理干净。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
外耳道胆脂瘤侵入乳突和(或)中耳者应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及破坏的死骨,扩大外耳道,恢复听力。彻底清理外耳道底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在局麻或全麻下,行耳内或耳后切口,于显微镜下行胆脂瘤取出术,同时根据不同的病变情况行耳甲腔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术后换药至术腔完全上皮化。
1.平时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等不良习惯。凡有耳部湿疹、耳疖肿、化脓性中耳炎者,应格外注意耳道局部的洁净与干燥,耳痒时不要搔抓,可以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涂擦耳道。
2.耳部有阻塞或炎症时切忌水洗。若有污物或痂皮堆积,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取出。
3.如两侧听力不同、耳闷胀感者,游泳前最好到医院检查耳道和及时清理。外耳道阻塞并外耳道炎症时禁止游泳。
根据病史及体征,如检查耳道时可见外耳道有特征性白色胆脂瘤样团块嵌顿,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狭窄和肉芽形成,即可明确诊断。为进一步明确分期、指导治疗,应行颞骨高分辨率薄层CT检查,了解外耳道病变情况及骨质破坏范围,邻近组织的破坏情况,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尤其是面神经乳突段与外耳道胆脂瘤的关系。手术后取胆脂瘤样组织送病理检查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耵聍栓塞
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可导致耳闷胀感及听力轻度减退,遇水泡胀后引起外耳道炎后亦可疼痛难忍,容易与其混淆。但耵聍栓塞物中无上皮样结构,无骨质破坏。耵聍栓塞大多数患者在门诊即可取出,无严重后遗病变。
中耳胆脂瘤
当中耳胆脂瘤破坏至外耳道或形成的肉芽组织脱垂并阻塞外耳道,两者容易混淆。颞骨高分辨率CT显示骨性耳道骨质破坏和扩大以资鉴别。
慢性外耳道炎
由于耳道皮肤肥厚、脱屑,伴发急性炎症时,耳道肿胀狭窄,深部检查困难时容易与之混淆。仔细检查可发现鼓膜多正常,一般听力不受影响。颞骨CT外耳道无骨质破坏,中耳及乳突正常。
坏死性外耳道炎
起病较急,耳痛剧烈,有浆液、脓性、血性耳漏,有臭味,听力下降,下颌关节运动障碍。一般抗炎治疗无明显效果。常累及腮腺、下颌关节、乳突、颅底、脑神经和临近的大血管。如不能控制,最终因出血、脑膜炎、脑脓肿等危及病人生命。CT显示骨质破坏。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耳多,没有了它的听觉,我们的一切都会受到阻碍的。即使你看得见,说得出话来,可是你听不到,也是不值得别人说什么的了。俗话说,十聋九哑,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不能听见,几乎就是不可能说话的了,所以一定要多关注耳朵才好。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auditorycanalcholesteatoma,EACC)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故又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囊状团块的内层为复层鳞状上皮(包括基底层、颗粒层、棘细胞层、角化层),囊的外层即基质层为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周围临近组织连接紧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单侧多见,也可以双耳发病。由于胆脂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受压、破坏、吸收,导致外耳道扩大。主要危害是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及时取出。疾病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者常合并有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源性外胚层组织遗留所致。后天性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5类,包括:自发型、外伤型、术后医源型、外耳道狭窄型和外耳道阻塞性。根据Holt分期方法将本病分为3期:1期外耳道无或轻度扩大,局限性小凹形成;2期外耳道明显扩大,骨质破坏严重,局部囊袋形成;3期侵及乳突或(和)上鼓室。
在疾病之初期,若无感染,由于胆脂瘤较小并无特殊不适症状。随着团块的不断堆积,胆脂瘤体积不断增加,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1.耳部闷堵感:当外耳道胆脂瘤体积增大堵塞外耳道时会出现耳部闷堵感。
2.听力下降:外耳道管径被阻塞2/3以上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有时当局部继发炎症时,导致外耳道皮肤肿胀,可致听力骤降,应与特发性突聋鉴别。
3.耳痛: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常常继发感染,可出现剧烈的耳痛。
4.耳漏:如果继发感染可有耳部流脓,脓液具有特殊臭味,或带血的血性分泌物。
5.其他:巨大的外耳道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下、后壁,通过破坏处进而侵犯到乳突、鼓窦及上鼓室,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也可侵犯面神经乳突段引起周围性面瘫、侵犯鼓索神经引起味觉障碍。胆脂瘤进一步增大,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颈侧脓肿、瘘管、眩晕及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症状。
器械去除法
没有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胆脂瘤,可以用耵聍钩沿着外耳道的壁缓慢伸入胆脂瘤内侧将其钩出。由于在外耳道各壁中后上壁的敏感性较差,所以可先从后上壁夹取胆脂瘤。贴近鼓膜的胆脂瘤团块或不能合作的患儿均不宜采用此种方法,以免损伤外耳道及中耳其他重要结构。
外耳道冲洗法
胆脂瘤坚硬难以用器械法取出者,可先用3%—5%碳酸氢纳溶液或硼酸甘油等滴耳,每日3—4次,3日后用冲洗器将软化的胆脂瘤一次或分次冲洗干净。冲洗时注意: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鼓膜穿孔者忌用;冲洗液应接近体温,过冷或者过热,都可能会引起迷路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头晕;冲洗时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如果直对鼓膜,可引起鼓膜损伤,直对异物,则有可能将其冲至外耳道深部而更难取出。合并感染者,应先抗炎治疗,可滴入3%硼酸甘油或4%酚甘油,每日数次,必要时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4日待炎症控制后再取。但单纯的炎症控制很难彻底,根据经验最好边控制感染边分次逐渐取出胆脂瘤。
全麻下内镜下或手术显微镜下取出法
对于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的患者可考虑用此法。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须随诊观察,若有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随时清理干净。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
外耳道胆脂瘤侵入乳突和(或)中耳者应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及破坏的死骨,扩大外耳道,恢复听力。彻底清理外耳道底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在局麻或全麻下,行耳内或耳后切口,于显微镜下行胆脂瘤取出术,同时根据不同的病变情况行耳甲腔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术后换药至术腔完全上皮化。
1.平时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等不良习惯。凡有耳部湿疹、耳疖肿、化脓性中耳炎者,应格外注意耳道局部的洁净与干燥,耳痒时不要搔抓,可以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涂擦耳道。
2.耳部有阻塞或炎症时切忌水洗。若有污物或痂皮堆积,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取出。
3.如两侧听力不同、耳闷胀感者,游泳前最好到医院检查耳道和及时清理。外耳道阻塞并外耳道炎症时禁止游泳。
根据病史及体征,如检查耳道时可见外耳道有特征性白色胆脂瘤样团块嵌顿,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狭窄和肉芽形成,即可明确诊断。为进一步明确分期、指导治疗,应行颞骨高分辨率薄层CT检查,了解外耳道病变情况及骨质破坏范围,邻近组织的破坏情况,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尤其是面神经乳突段与外耳道胆脂瘤的关系。手术后取胆脂瘤样组织送病理检查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耵聍栓塞
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可导致耳闷胀感及听力轻度减退,遇水泡胀后引起外耳道炎后亦可疼痛难忍,容易与其混淆。但耵聍栓塞物中无上皮样结构,无骨质破坏。耵聍栓塞大多数患者在门诊即可取出,无严重后遗病变。
中耳胆脂瘤
当中耳胆脂瘤破坏至外耳道或形成的肉芽组织脱垂并阻塞外耳道,两者容易混淆。颞骨高分辨率CT显示骨性耳道骨质破坏和扩大以资鉴别。
慢性外耳道炎
由于耳道皮肤肥厚、脱屑,伴发急性炎症时,耳道肿胀狭窄,深部检查困难时容易与之混淆。仔细检查可发现鼓膜多正常,一般听力不受影响。颞骨CT外耳道无骨质破坏,中耳及乳突正常。
坏死性外耳道炎
起病较急,耳痛剧烈,有浆液、脓性、血性耳漏,有臭味,听力下降,下颌关节运动障碍。一般抗炎治疗无明显效果。常累及腮腺、下颌关节、乳突、颅底、脑神经和临近的大血管。如不能控制,最终因出血、脑膜炎、脑脓肿等危及病人生命。CT显示骨质破坏。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耳多,没有了它的听觉,我们的一切都会受到阻碍的。即使你看得见,说得出话来,可是你听不到,也是不值得别人说什么的了。俗话说,十聋九哑,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不能听见,几乎就是不可能说话的了,所以一定要多关注耳朵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