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家介绍女性顺产后尿失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妇女顺产后尿失禁是怎么回事?很多妇女患有尿失禁的情况,每当咳嗽、打喷嚏、大笑、般重物、跑步等活动均有尿溢出。但是很多妇女因为心理作用,不愿意告诉别人而是一个人默默忍受。下面向大家介绍女性顺产后尿失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女性分娩后易出现尿失禁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可能出现膀胱松弛的不适症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尿失禁”。这样的难言之隐折磨很多人,有些人不能做公交车颠簸,一颠簸就会有尿意出来;有些人不能大笑,一笑也会有尿失禁现象;到最后,连走路都可能会有尿意出现。由于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所以尿失禁又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
西医观点:“吊带”置入可纠正尿失禁问题
采访专家:南医大二附院泌尿外科主任卫中庆
门诊上接诊的尿失禁患者普遍有个共同点:频繁上厕所、不敢喝水,应酬时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但患者普遍求治意识不强、羞于启齿或认为无关紧要,所以该病的实际就诊率却很低。
在分类上,尿失禁可以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三种,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普遍。而且,在尿失禁的患者中,女性患者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31%,但其中只有7%的人到医院就诊。
女性为什么容易出现尿失禁的问题?原来是盆底功能障碍“惹的祸”。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又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表现为下尿路功能障碍、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排便异常和盆腔疼痛。其中下尿路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尿失禁、尿频、尿急、夜尿、排尿延迟、中断、费力、尿不尽感、尿潴留。女性要经历怀孕、分娩这一系列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骨盆底肌肉、神经受损,导致对尿道的控制力减弱,日后在腹压力突然增大时,就会更容易出现“漏尿”现象。
近年来国外学者推出一种的尿道中段“吊带”(TVT,TVTO)新术式,其采用的吊带材料为人工合成制品,仅需在阴道前壁及耻骨上作很小的切口,将吊带置入,将患者松弛的尿道托起,从而最大限度纠正患者的失禁问题。是否手术还要依据患者的困扰度来决定,通常患者会先接受康复治疗,若无效之后再进行手术,但如果轻、中度的尿失禁患者感到非常困扰,那么也可以选择手术。
尿失禁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到医院接受诸如盆底康复器辅助盆底肌锻炼、盆底肌电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推荐两种康复锻炼的方法:
1、盆底肌肉锻炼。指患者有意识地对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以便提高控尿能力。I型肌锻炼:缓慢收缩阴道及肛门,达最大力持续至少5-10秒,缓慢放松,持续5-10秒反复做10-15分钟,或每天100-200次左右(可分次进行);II型肌锻炼:最大力快速收缩阴道及肛门后立即放松,连续收缩——放松3-5次,再放松,持续10-15分钟。
2、膈肌训练。吸气松腹,自然呼吸2-3次;缓慢用力收腹、呼气;屏住呼吸,腹部不动;继续保持收腹,缓慢扩胸抬膈肌;屏气、盆底肌收缩;缓慢吐气;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每天15-30分钟;注意屏气时间随个人体质状况而定,一般2-3秒,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过度屏气。
中医观点:针灸可缓解尿失禁症状
采访专家: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陆瑾
所谓尿意重,尿失禁都属于膀胱刺激症的范畴,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膀胱括约肌松弛,自动恢复的过程较年轻人有点缓慢;也有可能是患者本身肾脏功能弱化,出现亏虚不足。
中医认为“小便不禁者肾气虚,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寒冷,不能温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故其病位虽在膀胱,病机责之于肾阳亏虚,失于固涩,“年过四十,阴气自半”,故尿失禁好发于中老年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年老体衰,气虚不足,而如果肾气不足。
对于有尿失禁、膀胱刺激症等不适的病人,都可以尝试针灸治疗。传统针灸主要是通过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通过针灸,针对腰骶部膀胱经、下腹部的肾经穴位进行扎针,可以补益肾气,培肾固本,益气固涩。另一方面,考虑到老人年老体弱,神经功能恢复较慢,中医里面强调补泻,即通过针灸干预,使功能损伤的神经兴奋,缓解症状。但针灸治疗也是因人而异,结合不同人的症状特点,辨证取穴,很多人一两次后就能感觉到尿意减轻,尿频次数减少,一般一个疗程10次以后,症状改善会有所改善,但有些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另外,要避免精神因素的刺激,很多人会出现精神压力性膀胱刺激症,这对治疗不是特别有利。
上面便向大家介绍女性顺产后尿失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但是有很多妇女明明顺产后已经有严重的尿失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去看医生,更不要说治疗了。妇女患尿失禁很常见,只要诊断明确、治疗方法得当,尿失禁是一种可完全治疗康复的疾病。希望及时到医院就诊,望早日康复。
女性分娩后易出现尿失禁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可能出现膀胱松弛的不适症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尿失禁”。这样的难言之隐折磨很多人,有些人不能做公交车颠簸,一颠簸就会有尿意出来;有些人不能大笑,一笑也会有尿失禁现象;到最后,连走路都可能会有尿意出现。由于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所以尿失禁又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
西医观点:“吊带”置入可纠正尿失禁问题
采访专家:南医大二附院泌尿外科主任卫中庆
门诊上接诊的尿失禁患者普遍有个共同点:频繁上厕所、不敢喝水,应酬时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但患者普遍求治意识不强、羞于启齿或认为无关紧要,所以该病的实际就诊率却很低。
在分类上,尿失禁可以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三种,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普遍。而且,在尿失禁的患者中,女性患者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31%,但其中只有7%的人到医院就诊。
女性为什么容易出现尿失禁的问题?原来是盆底功能障碍“惹的祸”。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又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表现为下尿路功能障碍、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排便异常和盆腔疼痛。其中下尿路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尿失禁、尿频、尿急、夜尿、排尿延迟、中断、费力、尿不尽感、尿潴留。女性要经历怀孕、分娩这一系列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骨盆底肌肉、神经受损,导致对尿道的控制力减弱,日后在腹压力突然增大时,就会更容易出现“漏尿”现象。
近年来国外学者推出一种的尿道中段“吊带”(TVT,TVTO)新术式,其采用的吊带材料为人工合成制品,仅需在阴道前壁及耻骨上作很小的切口,将吊带置入,将患者松弛的尿道托起,从而最大限度纠正患者的失禁问题。是否手术还要依据患者的困扰度来决定,通常患者会先接受康复治疗,若无效之后再进行手术,但如果轻、中度的尿失禁患者感到非常困扰,那么也可以选择手术。
尿失禁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到医院接受诸如盆底康复器辅助盆底肌锻炼、盆底肌电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推荐两种康复锻炼的方法:
1、盆底肌肉锻炼。指患者有意识地对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以便提高控尿能力。I型肌锻炼:缓慢收缩阴道及肛门,达最大力持续至少5-10秒,缓慢放松,持续5-10秒反复做10-15分钟,或每天100-200次左右(可分次进行);II型肌锻炼:最大力快速收缩阴道及肛门后立即放松,连续收缩——放松3-5次,再放松,持续10-15分钟。
2、膈肌训练。吸气松腹,自然呼吸2-3次;缓慢用力收腹、呼气;屏住呼吸,腹部不动;继续保持收腹,缓慢扩胸抬膈肌;屏气、盆底肌收缩;缓慢吐气;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每天15-30分钟;注意屏气时间随个人体质状况而定,一般2-3秒,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过度屏气。
中医观点:针灸可缓解尿失禁症状
采访专家: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陆瑾
所谓尿意重,尿失禁都属于膀胱刺激症的范畴,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膀胱括约肌松弛,自动恢复的过程较年轻人有点缓慢;也有可能是患者本身肾脏功能弱化,出现亏虚不足。
中医认为“小便不禁者肾气虚,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寒冷,不能温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故其病位虽在膀胱,病机责之于肾阳亏虚,失于固涩,“年过四十,阴气自半”,故尿失禁好发于中老年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年老体衰,气虚不足,而如果肾气不足。
对于有尿失禁、膀胱刺激症等不适的病人,都可以尝试针灸治疗。传统针灸主要是通过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通过针灸,针对腰骶部膀胱经、下腹部的肾经穴位进行扎针,可以补益肾气,培肾固本,益气固涩。另一方面,考虑到老人年老体弱,神经功能恢复较慢,中医里面强调补泻,即通过针灸干预,使功能损伤的神经兴奋,缓解症状。但针灸治疗也是因人而异,结合不同人的症状特点,辨证取穴,很多人一两次后就能感觉到尿意减轻,尿频次数减少,一般一个疗程10次以后,症状改善会有所改善,但有些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另外,要避免精神因素的刺激,很多人会出现精神压力性膀胱刺激症,这对治疗不是特别有利。
上面便向大家介绍女性顺产后尿失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但是有很多妇女明明顺产后已经有严重的尿失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去看医生,更不要说治疗了。妇女患尿失禁很常见,只要诊断明确、治疗方法得当,尿失禁是一种可完全治疗康复的疾病。希望及时到医院就诊,望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