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健康
嗜酸性胃肠炎罕见病例分享
2020年07月02日
嗜酸性胃肠炎对消化系统的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对于得了这种疾病的患者,为了保持自己消化系统的健康,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要尽快的通过治疗,才能尽快的改善,那么,嗜酸性胃肠炎罕见病例的分享有哪些内容?就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病例资料:
男,71岁,诉“反复腹痛6年,再发11d”。患者6年前出现全腹阵发性胀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时有腹泻,无发热。
查体:神清,心肺听诊无特殊,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5~6次/min。
外院查腹部平片示中上腹肠管少量积气积液;腹部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声像,腹腔积液,双肾结石,前列腺稍大,右下腹未见明显异常团块声像。
胃镜示十二指肠充血肿胀;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炎;上下腹部CT示:食管下段、胃底贲门部及胃体部胃壁改变;十二指肠降段囊带状凸起,多考虑十二指肠憩室;腹腔及肠管见多量积液,并肠管管壁水肿增厚;肝外胆管及主胰管扩张;双肾多发嚢肿;附见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并两肺下叶轻度膨胀不全。
初步诊断:腹痛查因,克罗恩病?
入院后查血常规示:WBC
14.4×109/L,N14.2%,E72.0%,Hb122g/L,CRP
1mg/L。经肛双气囊小肠镜示回肠末段片状黏膜充血潮红,未见糜烂或溃疡形成,活检4块,质韧
回肠病理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50/HPF)及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符合嗜酸性肠炎(
于2013年5月30日加用甲泼尼龙40mg静脉滴注,3d后改用甲泼尼龙片16mg口服治疗,3d后患者腹痛症状缓解,复查血常规示:WBC
4.3×109/L,N51.9%,E
2.8%。复查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炎症,病理示降部慢性黏膜炎症。住院治疗16d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出院,继予甲泼尼龙片16mg口服。
随访至今患者无腹痛等不适,建议患者1个月后逐渐激素减量。
讨论
嗜酸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消化道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可以累及消化道全长或某一部分。EG的自然病程并不清楚,多为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迁延的过程。EG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因病变累及部位以及浸润的深度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症状,消化道狭窄梗阻及穿孔等并发症少见。EOS浸润的长度可包含整个消化道的一个或多个节段,而浸润的深度也可以从消化道黏膜到浆膜。
依据浸润的深度,有学者将其分为三型:(1)黏膜型EG,此型最常见,可能因其易于获得病理组织而诊断较多;(2)肌层型EG,此型胃肠道壁明显增厚,狭窄通常不严重,多因疾病发作时肠壁炎性充血水肿,使狭窄加重而出现梗阻症状;(3)浆膜型EG,大约10%的EG病例累及浆膜层,主要表现为腹水。辅助检查中血常规检查常见外周血EOS增多;内镜可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结节或息肉样肿块,可有幽门或肠道狭窄,需多部位深凿活检获取标本。
诊断通常包括3个方面: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有时还可包括诊断性治疗,其中病理发现消化道活检组织大量EOS浸润(常大于50个/高倍视野)是重要的诊断依据,需与炎症性肠病、胄肠道恶性肿瘤等疾病鉴别。治疗上以饮食控制为基础,效果不佳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可迅速有效控制病情,是EG的主要治疗药物,针对明确狭窄梗阻的患者,可考虑内镜或外科治疗。
嗜酸性胃肠炎,相信通过以上的病例介绍,你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如果你得了这种疾病,千万不要忽视了对身体的危害,要尽快地通过检查治疗,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治疗以后,才能使得自己的肠胃功能更加的健康,才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
相关推荐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医学上简称为EG,典型的EG以胃肠道的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道
嗜酸性名词解释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嗜酸性是细胞生物学中的一种定义,主要是对于体细胞上色来讲的,嗜酸性细胞多见暗紫色。嗜偏碱就是指组织和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王及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症的要素有很多,普遍的有反映性增加、继发性增加、复制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状况比
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是一种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它属于郎汉氏细胞众多中的一个症状,多见于儿童群体往往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
孙岸弢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回答]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多见于是过敏体质的人,平时有过敏性哮喘或者是过敏体质的人,平时对季节过敏或者是某些物理化学的刺激引起的过敏症状时,嗜酸性粒细胞就会增高,在没有临床表现的情况出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一周以后再次复查,长期的吃一些高蛋白或者是高热量的食物,也会有嗜酸性粒细胞的增高。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孙岸弢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回答] 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可以分为五类,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个组成成分,它具有杀伤细菌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物质。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引起组织损伤,促进炎症的进展。 血液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的波动。清晨细胞数可能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可能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是有关的,当血液当中皮质激素的浓度增高的时候,嗜酸性粒细胞数会减少,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数会增加的。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这种细胞是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是人体的一道重要防线,所以对于嗜酸性粒
嗜酸性粒细胞是什么意思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做血常规化验时发觉,检验单上的嗜酸性粒细胞记数有点儿高,嗜酸性粒细胞上升,最普遍的原因,可能是过敏症
血嗜酸性粒细胞偏高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近几年来嗜酸性粒细胞值高非常的多见,许多盆友在开展血常规化验时发觉,针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好,且会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怎么回事
郑入文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回答] 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它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到1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而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占0.5%到5%。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一般是在0.05到0.5乘以10的9次方每升。 嗜酸性粒细胞它的主要动作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对过敏反应以及对蠕虫的反应,可以反应出过敏反应和寄生虫的感染。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时,一般来说意义不是特别大,某些疾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比如说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后。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