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健康
​小孩退烧穴位有哪些?
2020年07月02日
小孩发烧怎么办呢?生活中,小孩的免疫能力比较差,经常会发烧,让小孩吃药挂盐水都会有副作用,不吃又好不了,真是令人很头疼啊..难道没有什么好一点的方法吗?告诉大家,有些穴位是可以让小孩退烧的,可是退烧穴位有哪些呢?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推攒竹(开天门)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操作:两拇指由眉心向额上至发际交替直推,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2.捋眉梢(推坎宫)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分推,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痛。位置:两侧眉后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端揉该穴或运太阳。当运太阳时,向耳的方向揉为泻,向眼的方向揉为补。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痛(应以泻法为主)。
3.按揉迎香位置:鼻翼外缘,鼻唇沟陷中。
操作:用右手食、中二指同时按揉迎香,约10~20次。
主治: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口眼歪斜。
4.揉大椎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大约在与两肩平行的脊柱突出的脊椎骨)。操作:以右手中指端揉达大椎穴,约10~20次。
主治:发热,项强(脖子发硬),咳嗽。
5.推天河水位置:前臂侧面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以左手持患儿之手,使掌心向上,再以右手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并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双手交替操作,反复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等。
6.推六腑位置:前臂尺侧,阴池穴(手腕横纹处)至肘尖处成一直线。
操作:以左手持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然后再交换双手,作另一侧手臂。反复约10~20次。
主治:一切实热病症,如高热、烦渴、咽痛、惊风、痄腮和大便燥结等。以上治疗孩子发热的按摩推拿方法,应该根据孩子病情发展的情况来决定用哪些穴位和手法。
带大家找了这么多退烧穴位,大家是不是受益匪浅了呢?在生活中要运用起来,这些穴位并不难找,对小孩退烧也很有帮助,我们要正确的使用起来,孩子发烧可是大事,要重视起来哦,孩子轻松退烧,大人也放心,大家快快学以致用吧!
相关推荐
​退烧的穴位有哪些?
胡仙赐 主治医师 江西省胸科医院
三甲
[回答] 中医是我国民文化的精髓之一,内容丰富。有许多治疗方法相对于西医来说更有益于治理病患,所以我们要中西结
小孩退烧办法有哪些
陶荔 主治医师 江西省儿童医院
三甲
[回答] 当自己的小孩发烧以后,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特别的担心,因为小孩发烧以后,会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严重,
小孩退烧好办法有哪些
颜小华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小孩发烧的话,家长朋友们都会帮助小孩退烧,对于家长朋友们来说,了解小孩退烧好办法是必须的,那么小孩退
退烧的穴位
胡仙赐 主治医师 江西省胸科医院
三甲
[回答] 发烧是一种很多人都会出现的疾病。发烧会给人的身体带来难受的感觉,如果是小孩子发烧而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
小孩最好的退烧方法有哪些
陶荔 主治医师 江西省儿童医院
三甲
[回答] 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当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热,很多的家庭都特别的担心,担心自己孩子因为发热,影响
小孩上火发烧有哪些退烧方法?
葛善飞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人在发烧的时候身体是很虚弱的,就连说话都懒得开口,所以一旦孩子上火发烧,精神会变得很差,这时候父母要
​小儿退烧穴位都是什么地方?
颜小华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西医治疗方法简单粗暴,在大多数人选择用西药来治疗退烧的同时,中医也有不少有利于退烧的好法子。如中国精
退烧中药方有哪些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发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它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但是,当感冒发生时,皮肤的毛孔被风,热,冷,潮湿和火的干
退烧针有哪些
胡扬喜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回答] 市面上常用的退烧针有三种。 第一种是氨基比林,氨基比林它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但是因为它能引起粒细胞减少引起骨髓抑制,并能引起亚硝胺致癌物质,目前其他几种药物可以比较安全的用于退烧,所以它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在外国被禁用了,国内针对该药物注射液的使用说明中,明确标注禁用于学龄前儿童,但是国内目前还有些医生会采用这种药物来给成人甚至孩子退烧。 第二种是安乃近。安乃近,它是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结合的化合物,比氨基比林的解热镇痛效果要更强大。 第三种是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也用于某些严重感冒及中毒、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止痒穴位有哪些
郑入文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回答] 中医认为,瘙痒多与肝、脾、肾功能不足有关,因血虚生风导致,可以按摩以下几个穴位止痒: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可以调节血液循环、祛风;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指宽的位置,可以活血通络;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以补水;行间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可以平肝祛风、止痒。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