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年人多少都因为存在动脉硬化而存在腔隙性脑梗塞。严重与否,要看看有无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如果没有症状的话,就不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人群和症状有那些呢?下面一起看看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
是什么。
一概念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与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一样,都是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基底节区。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
二病因
1、高血压:高血压是本病最主要的直接病因,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21.3/12.7kPa(160/95mmHg)时,文献报道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5%~90%,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高血压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有2种可能机制:①持续性的高血压作用于脑的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壁,使血管渗透性增高,凝血功能亢进而抗凝功能减弱,导致微血管壁节段性脂肪透明,变性纤维蛋白坏死及微动脉瘤等改变,致使小动脉阻塞微栓塞形成。②持续性高血压使脑的基底动脉拉长,深穿通动脉移位血管扭曲,侧行血流进一步减少,而发生缺血性微梗死。
2、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Fisher用连续切片方法观测证实,基底节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即节段性的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坏死。其他学者也发现髓质动脉中明显的改变是管壁的透明样增厚,并血管管腔的狭窄,各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三注意事项
1、高血压患者应长期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
3、高血脂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
4、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5、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
6、对突发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做头颅CT,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看完上面对于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的介绍后,大家对于这些脑部和血压的疾病都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症状,所以中老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健康营养均衡,多锻炼,戒烟酒,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是什么。
一概念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与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一样,都是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基底节区。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
二病因
1、高血压:高血压是本病最主要的直接病因,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21.3/12.7kPa(160/95mmHg)时,文献报道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5%~90%,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高血压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有2种可能机制:①持续性的高血压作用于脑的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壁,使血管渗透性增高,凝血功能亢进而抗凝功能减弱,导致微血管壁节段性脂肪透明,变性纤维蛋白坏死及微动脉瘤等改变,致使小动脉阻塞微栓塞形成。②持续性高血压使脑的基底动脉拉长,深穿通动脉移位血管扭曲,侧行血流进一步减少,而发生缺血性微梗死。
2、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Fisher用连续切片方法观测证实,基底节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即节段性的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坏死。其他学者也发现髓质动脉中明显的改变是管壁的透明样增厚,并血管管腔的狭窄,各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三注意事项
1、高血压患者应长期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
3、高血脂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
4、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5、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
6、对突发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做头颅CT,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看完上面对于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的介绍后,大家对于这些脑部和血压的疾病都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症状,所以中老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健康营养均衡,多锻炼,戒烟酒,养成健康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