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们中国医学的精髓,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医者通过望、闻、问、切来帮助病人治疗疾病,缓解病人的痛苦,中医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通过中医调理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治疗疾病,还可以调理好整个身体的系统,这也是它的优点所在,因此现在很多人生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中医治疗,那么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精神刺激、饮食劳倦等条件对疾病进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患者个人体质不同,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各个病证的特性,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称为“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均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一定影响;而反常气候则更是诱发疾病的重要条件。如春天气候由寒逐渐变暖,阳气上升,易乏力,多困睡,当令气候“风胜”,用药时当注意驱风散寒;夏天炎热,肌腠开泄,易汗,当令气候“热胜”,用药时当注意消暑,不宜过用辛温发汗药,防止开泄太过,损耗津液,变生他病;
2.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指导治疗用药的原则,称为“因地制宜”。我国土地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不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均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治疗用药时也应因地而有所区别。如我国西北地区地高气寒,病多风寒,故寒凉药物应慎用,而温热药用量就可稍重;东南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潮湿,病多温热或湿热,因此,温热或助湿的药物应慎用,而清热化湿之剂可适当重用。
3.因人制宜 在临床上,照顾病人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体质强弱、职业差异以及精神状态等特点,给以适当的治疗,称为“因人制宜”。如年龄大小不同,用药量也就不同,成人用药量大,儿童用药量小。一般来说,老年人生机衰减,气血亏虚,患病多属虚证,或正虚邪实,治疗时,当时刻注意正气,防止攻邪伤正。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治疗时,当慎投峻剂,忌用蛮补,以免病情转化,变生它病。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中医治疗疾病有它的方法和理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这3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中医强调环境影响,在生病的时候心情非常重要,只有心情开朗豁达,才能增强自己对疾病的抵抗力,疾病才可能迅速痊愈,我们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