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息肉,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多是由于胃粘膜局部出现隆起,是一种消化内科疾病,此种疾病出现的症状有很多,大多会变现为恶心,呕吐,胃酸,腹胀,感觉很难受,对于增生性胃窦息肉如何治疗呢?大家也都非常的,想要知道,那么我们今天将会为大家介绍此病该如何治疗。
概述
胃息肉(gastricpolyp)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本病属消化内科,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胃酸,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泻。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
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围萎缩,出现腔内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时,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现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既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状改变。胃窦息肉即长于胃窦处的胃息肉。
病例 术者遇一例60岁女性患多发性胃息肉,息肉生长于胃体及胃底部,最大息肉1。5cm,最小息肉0。5cm,都为广基型,息肉色鲜红,突出于胃腔内。经胃镜直视下导入激光切除,术后原胃部不适症状全消失,术后至今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症状,饮食良好。文献报道胃息肉比结肠息肉发病少见,且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常在慢性胃炎时合并形成,单个息肉占绝大多数。
症状
1、胃部疼痛不适:部分患者感觉胃部疼痛不适,但绝大多数胃息肉是在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2、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份胃息肉的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1] ,常常见于比较大的增生性或者腺瘤样的息肉,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
3、失血、贫血:也有病人因息肉而长时期慢性失血,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
4、恶心、呕吐:靠近幽门生长的较大的息肉还可以引起幽门的梗阻,表现为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小凹上皮、固有胃腺、黏膜固有层的胃黏膜各组成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呈“非异型性”增殖。增生为其基本表现,占胃息肉的85%-95%。炎症性黏膜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出现小凹上皮的过度性再生而形成,也称为再生性息肉或炎症性息肉。
组织学特征为小凹上皮性腺管的延长或分枝,固有腺的增殖或囊泡形成,黏膜固有层增加,细胞浸润,间质水肿,黏膜肌层呈喷水样突起,这些是息肉发生隆起的本质。有时可以伴有肠上皮化生,但无异型,腺管也是新生的成熟腺管。
一、分类
胃增生性息肉的亚型相当于中村的胃息肉4型分类中的I型Ⅱ型。I型占66.8%,单发,胃窦幽门前区好发,多为有蒂息肉,表面光滑。因其表现为腺管的不规则增生,黏膜肌层呈喷水样分枝状突起,故认为是增生性息肉。Ⅱ型占15.6%,分布于胃底腺区域幽门侧,为多发,并常沿胃体胃窦之间大致成行排列的无蒂息肉,多为半球状,表面伴有糜烂。在再生的过程中由于再生过度发生,为再生性息肉。
中村Ⅲ型、Ⅳ型息肉分别占22.7%、7.1%,现已归为胃腺瘤。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日本学者认为增生性息肉的形成经历了以下的过程:糜烂性的黏膜缺损引起上皮代偿性增生,形成疣状胃炎或萎缩过形成胃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形成有蒂状的隆起,即发展为息肉。
此病变的发生是黏膜破坏后的再生所致,发生于慢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恶性贫血、溃疡和糜烂边缘部位或位于胃肠吻合口处。
胃息肉随着年龄的增加,胃上部发生息肉的几率也增高,体现了胃黏膜萎缩或肠化是由胃窦像胃上部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息肉发生的部位通常是在胃黏膜萎缩性变化和肠化生所在的部位,且以低胃酸和高胃泌素血症为特征。
三、临床特征
胃增生性息肉是胃息肉最多的一类,占85%-95%。31%多发息肉,大小多在2cm以内,山田Ⅳ型可以有大于2cm的,19%的增生性息肉可以有增大的倾向。
男:女为0.6:1,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57岁。
肉眼分型中,山田I型为0,Ⅱ型14%,Ⅲ型39%,Ⅳ型47%。息肉的演变过程表现为:息肉的芽发展到山田Ⅱ型,并长期静止,为徐缓型;息肉的芽在短期内发展为山田Ⅳ型,为急速型。也可以自行缩小或消失。
胃增生性息肉一般不易癌变,日本报道癌变率为1.7%-4%。发生癌变的平均年龄为60.9岁。直径大于2cm的山田Ⅳ型息肉癌变率较高。增生性息肉的癌变过程通常先有小凹上皮的异型,并可以表现出无蒂→亚蒂→有蒂的形态学变化,随着息肉增大,呈良性肿瘤性异型的腺瘤性异型上皮呈灶性分布,经过数年以上发生癌变。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增生性胃窦息肉如何治疗的介绍了,也有很多人害怕增生性胃窦息肉会发生癌变,专家解释说,此病是不宜发生癌变的,但是如果长期不治疗,还是有可能癌变的,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平时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
概述
胃息肉(gastricpolyp)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本病属消化内科,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胃酸,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泻。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
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围萎缩,出现腔内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时,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现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既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状改变。胃窦息肉即长于胃窦处的胃息肉。
病例 术者遇一例60岁女性患多发性胃息肉,息肉生长于胃体及胃底部,最大息肉1。5cm,最小息肉0。5cm,都为广基型,息肉色鲜红,突出于胃腔内。经胃镜直视下导入激光切除,术后原胃部不适症状全消失,术后至今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症状,饮食良好。文献报道胃息肉比结肠息肉发病少见,且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常在慢性胃炎时合并形成,单个息肉占绝大多数。
症状
1、胃部疼痛不适:部分患者感觉胃部疼痛不适,但绝大多数胃息肉是在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2、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份胃息肉的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1] ,常常见于比较大的增生性或者腺瘤样的息肉,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
3、失血、贫血:也有病人因息肉而长时期慢性失血,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
4、恶心、呕吐:靠近幽门生长的较大的息肉还可以引起幽门的梗阻,表现为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小凹上皮、固有胃腺、黏膜固有层的胃黏膜各组成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呈“非异型性”增殖。增生为其基本表现,占胃息肉的85%-95%。炎症性黏膜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出现小凹上皮的过度性再生而形成,也称为再生性息肉或炎症性息肉。
组织学特征为小凹上皮性腺管的延长或分枝,固有腺的增殖或囊泡形成,黏膜固有层增加,细胞浸润,间质水肿,黏膜肌层呈喷水样突起,这些是息肉发生隆起的本质。有时可以伴有肠上皮化生,但无异型,腺管也是新生的成熟腺管。
一、分类
胃增生性息肉的亚型相当于中村的胃息肉4型分类中的I型Ⅱ型。I型占66.8%,单发,胃窦幽门前区好发,多为有蒂息肉,表面光滑。因其表现为腺管的不规则增生,黏膜肌层呈喷水样分枝状突起,故认为是增生性息肉。Ⅱ型占15.6%,分布于胃底腺区域幽门侧,为多发,并常沿胃体胃窦之间大致成行排列的无蒂息肉,多为半球状,表面伴有糜烂。在再生的过程中由于再生过度发生,为再生性息肉。
中村Ⅲ型、Ⅳ型息肉分别占22.7%、7.1%,现已归为胃腺瘤。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日本学者认为增生性息肉的形成经历了以下的过程:糜烂性的黏膜缺损引起上皮代偿性增生,形成疣状胃炎或萎缩过形成胃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形成有蒂状的隆起,即发展为息肉。
此病变的发生是黏膜破坏后的再生所致,发生于慢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恶性贫血、溃疡和糜烂边缘部位或位于胃肠吻合口处。
胃息肉随着年龄的增加,胃上部发生息肉的几率也增高,体现了胃黏膜萎缩或肠化是由胃窦像胃上部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息肉发生的部位通常是在胃黏膜萎缩性变化和肠化生所在的部位,且以低胃酸和高胃泌素血症为特征。
三、临床特征
胃增生性息肉是胃息肉最多的一类,占85%-95%。31%多发息肉,大小多在2cm以内,山田Ⅳ型可以有大于2cm的,19%的增生性息肉可以有增大的倾向。
男:女为0.6:1,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57岁。
肉眼分型中,山田I型为0,Ⅱ型14%,Ⅲ型39%,Ⅳ型47%。息肉的演变过程表现为:息肉的芽发展到山田Ⅱ型,并长期静止,为徐缓型;息肉的芽在短期内发展为山田Ⅳ型,为急速型。也可以自行缩小或消失。
胃增生性息肉一般不易癌变,日本报道癌变率为1.7%-4%。发生癌变的平均年龄为60.9岁。直径大于2cm的山田Ⅳ型息肉癌变率较高。增生性息肉的癌变过程通常先有小凹上皮的异型,并可以表现出无蒂→亚蒂→有蒂的形态学变化,随着息肉增大,呈良性肿瘤性异型的腺瘤性异型上皮呈灶性分布,经过数年以上发生癌变。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增生性胃窦息肉如何治疗的介绍了,也有很多人害怕增生性胃窦息肉会发生癌变,专家解释说,此病是不宜发生癌变的,但是如果长期不治疗,还是有可能癌变的,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平时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