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是一种感觉,在生活里面,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会有这种感觉的出现的。比如说当我们连续工作到很晚的时候,这种疲劳感就会侵袭而来;当我们在田地里长时间干活儿的时候,我们常常也会出现这种感觉的;而当我们运动不当或者运动过度的时候,这种感觉也是极有可能会出现的。而对于运动之中的疲劳,大部分人就认为是运动性疲劳,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要想判断是否是运动性疲劳,其实还是需要依靠一些方法的。那么,运动性疲劳判断方法有哪些呢?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方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二)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1.膝跳反射阈值
疲劳时阈值升高。
2.反应时
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3.血压体位反射
受试者坐位静息5分钟后,测安静时血压,随即仰卧3分钟,然后将受试者扶成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立即测血压,每30秒测一次,共测2分钟,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三)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1.皮肤空间阈
运动后皮肤空间阈(两点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2.闪光融合频率
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三次取平均值。疲劳时闪光融合频率减少。如轻度疲劳时约减少1.0-3.9Hz;中度疲劳时约减少4.0-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8Hz以上。
(四)用生物电评价疲劳
1.心电图
疲劳时S-T段下移,T波倒置。
2.肌电图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EMD)延长。积分肌电图(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均增加,中心频率(FC)和平均功率频率(MPF)降低。EMD是指从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这段时间,该指标延长表明神经肌肉功能下降。
3.脑电图
脑电图可作为判断疲劳的一项参考指标。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发展,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
有了这些方法,我们便可以对运动性疲劳做出最精准的判断了。而在生活之中,当我们被判断是运动性疲劳之后,就一定要及时采取方法进行改善、调理。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当然如果一般的方法不能够解决运动性疲劳的话,那么大家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吧。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方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二)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1.膝跳反射阈值
疲劳时阈值升高。
2.反应时
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3.血压体位反射
受试者坐位静息5分钟后,测安静时血压,随即仰卧3分钟,然后将受试者扶成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立即测血压,每30秒测一次,共测2分钟,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三)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1.皮肤空间阈
运动后皮肤空间阈(两点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2.闪光融合频率
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三次取平均值。疲劳时闪光融合频率减少。如轻度疲劳时约减少1.0-3.9Hz;中度疲劳时约减少4.0-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8Hz以上。
(四)用生物电评价疲劳
1.心电图
疲劳时S-T段下移,T波倒置。
2.肌电图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EMD)延长。积分肌电图(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均增加,中心频率(FC)和平均功率频率(MPF)降低。EMD是指从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这段时间,该指标延长表明神经肌肉功能下降。
3.脑电图
脑电图可作为判断疲劳的一项参考指标。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发展,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
有了这些方法,我们便可以对运动性疲劳做出最精准的判断了。而在生活之中,当我们被判断是运动性疲劳之后,就一定要及时采取方法进行改善、调理。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当然如果一般的方法不能够解决运动性疲劳的话,那么大家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