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组织遍布全身,自然淋巴肿瘤也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并不是只有脖子、锁骨等部位摸到肿块才要排查淋巴瘤。其实,淋巴肿瘤是有全身表现的,在我国淋巴肿瘤每年新发患者在上升,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那么,对于这类型的疾病我们应该了解清楚,以做好防御措施。
医生们将其称为B症状,主要有发热、消瘦、盗汗等。
只是这些B症状,在淋巴瘤患者身上又有不同表现。比如,淋巴瘤患者的发热通常在38度左右,经常在每日的午后或是下午发烧,不像普通的发烧会一直烧下去,可能喝点热水患者的体温就能自动恢复正常了。
对于消瘦,主要是指体重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一般是六个月内下降原来体重的10%;有的患者还会出皮肤瘙痒,局灶痛痒多发于病变的淋巴结引流的区域,全身性痛痒大多发生于纵隔或腹部有病变的病例,这些症状都没有特异性。
在此要强调的是脖子上的肿块,如果是无痛的,并且持续增加,不活动,尤其是经B超检查发现肿块是等大的,比如2.8*2.8厘米、3.0*3.0厘米这样的肿大淋巴结相对高危。
相反,触摸到的肿块是椭圆性,一碰是活动的而且有疼痛感,则可能是良性增生或慢性炎症的肿大淋巴结。
发病,年轻人越来越多
过去,张会来医生的门诊中以60岁的老年人为主;而现在,20~30岁的患者在张医生病房中则很常见。
年轻患者增多的具体原因不明,但化学物质频繁接触与淋巴瘤发病风险增高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有机化合物,如有机磷农药、除草剂、杀虫剂、涂漆、化学溶剂等。
同时,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如果处于精神和躯体的疲劳、重压状态下,免疫机能会大大削减。
同时过度劳累还会导致身体透支,由于某种代偿机制,淋巴系统需要自动调节补充,导致淋巴组织无限增生,加大癌变风险。
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卫体系,能够制造白细胞和抗体,一般会在夜晚人体睡眠时进行恢复,因此年轻人不要长期熬夜,应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且工作时间不应过度紧张。
手术切除赶不走“肿瘤君”?
“不久前热映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里,年轻的主人公熊顿得知自己得了肿瘤后舒了一口气说:‘肿瘤嘛,切掉咯。’。我看后深感惋惜。”欧晋平说,“事实上,淋巴瘤一般不做手术切除,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
他介绍,淋巴系统像血液系统一样遍布全身,可以说,有血液流动的地方就有淋巴,有淋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淋巴瘤。所以,淋巴瘤很难切干净,肿物看似被切除掉,但其实很可能已在体内转移。
此外,根治手术还可能会严重损害身体的器官功能,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疾病,影响下一步化疗的耐受性。比如,对胃淋巴瘤进行胃切除后,患者需要恢复数月才能进食,化疗一再推迟,肿瘤的复发在所难免。
“这样的教训促使专家在发现肿瘤需要手术前更加慎重,一定要等到病理的结果,排除淋巴瘤后才上手术台。”欧晋平说。
“肿瘤君”不难打败晚期仍有可能治愈
“肿瘤君”虽有可能转移到全身,却并不难被打败。“像胃癌、肺癌等肿瘤,一般到了晚期治愈几率就很小了,因此部分晚期淋巴瘤患者会想要放弃治疗。其实,淋巴瘤到了晚期仍有较大的治愈希望。”何小慧说。
她介绍,总体来说,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较好,治愈率接近80%,根据病情分期的早晚其具体的治愈率有所区别。
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病理类型、分期早晚、临床预后评分指数等因素其预后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要好于T细胞淋巴瘤,例如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总体治愈率可达到50%-60%。
淋巴瘤能够治愈,并不代表可对其掉以轻心。何小慧提醒,大部分前来就诊的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发现。
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者淋巴结肿大,并发生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部位,这些部位虽易于发现,却也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炎症,按照抗炎方式治疗,延误了病情;另一种是发生于深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没有疼痛感,容易被忽略。
治疗,首诊决定后期疗效
淋巴瘤的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措施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以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例,早期患者的治愈率已经达到50%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次治疗很关键,在病理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首次足剂量、足疗程的规范治疗,可以达到一击毙命的效果。一般来说,第一次治疗的疗程要坚持完成6-8个周期,中途停止治疗很可能导致肿瘤耐药,后期再医治的效果并不好。
另外,长在不同部位的淋巴瘤,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也截然不同。通常发生在淋巴结内的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最佳,治愈的希望也最大。由于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因此目前没有特别的预防淋巴瘤的方法。但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感染等危险因素,定期体检等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淋巴瘤有一定的帮助。
医生们将其称为B症状,主要有发热、消瘦、盗汗等。
只是这些B症状,在淋巴瘤患者身上又有不同表现。比如,淋巴瘤患者的发热通常在38度左右,经常在每日的午后或是下午发烧,不像普通的发烧会一直烧下去,可能喝点热水患者的体温就能自动恢复正常了。
对于消瘦,主要是指体重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一般是六个月内下降原来体重的10%;有的患者还会出皮肤瘙痒,局灶痛痒多发于病变的淋巴结引流的区域,全身性痛痒大多发生于纵隔或腹部有病变的病例,这些症状都没有特异性。
在此要强调的是脖子上的肿块,如果是无痛的,并且持续增加,不活动,尤其是经B超检查发现肿块是等大的,比如2.8*2.8厘米、3.0*3.0厘米这样的肿大淋巴结相对高危。
相反,触摸到的肿块是椭圆性,一碰是活动的而且有疼痛感,则可能是良性增生或慢性炎症的肿大淋巴结。
发病,年轻人越来越多
过去,张会来医生的门诊中以60岁的老年人为主;而现在,20~30岁的患者在张医生病房中则很常见。
年轻患者增多的具体原因不明,但化学物质频繁接触与淋巴瘤发病风险增高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有机化合物,如有机磷农药、除草剂、杀虫剂、涂漆、化学溶剂等。
同时,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如果处于精神和躯体的疲劳、重压状态下,免疫机能会大大削减。
同时过度劳累还会导致身体透支,由于某种代偿机制,淋巴系统需要自动调节补充,导致淋巴组织无限增生,加大癌变风险。
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卫体系,能够制造白细胞和抗体,一般会在夜晚人体睡眠时进行恢复,因此年轻人不要长期熬夜,应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且工作时间不应过度紧张。
手术切除赶不走“肿瘤君”?
“不久前热映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里,年轻的主人公熊顿得知自己得了肿瘤后舒了一口气说:‘肿瘤嘛,切掉咯。’。我看后深感惋惜。”欧晋平说,“事实上,淋巴瘤一般不做手术切除,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
他介绍,淋巴系统像血液系统一样遍布全身,可以说,有血液流动的地方就有淋巴,有淋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淋巴瘤。所以,淋巴瘤很难切干净,肿物看似被切除掉,但其实很可能已在体内转移。
此外,根治手术还可能会严重损害身体的器官功能,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疾病,影响下一步化疗的耐受性。比如,对胃淋巴瘤进行胃切除后,患者需要恢复数月才能进食,化疗一再推迟,肿瘤的复发在所难免。
“这样的教训促使专家在发现肿瘤需要手术前更加慎重,一定要等到病理的结果,排除淋巴瘤后才上手术台。”欧晋平说。
“肿瘤君”不难打败晚期仍有可能治愈
“肿瘤君”虽有可能转移到全身,却并不难被打败。“像胃癌、肺癌等肿瘤,一般到了晚期治愈几率就很小了,因此部分晚期淋巴瘤患者会想要放弃治疗。其实,淋巴瘤到了晚期仍有较大的治愈希望。”何小慧说。
她介绍,总体来说,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较好,治愈率接近80%,根据病情分期的早晚其具体的治愈率有所区别。
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病理类型、分期早晚、临床预后评分指数等因素其预后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要好于T细胞淋巴瘤,例如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总体治愈率可达到50%-60%。
淋巴瘤能够治愈,并不代表可对其掉以轻心。何小慧提醒,大部分前来就诊的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发现。
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者淋巴结肿大,并发生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部位,这些部位虽易于发现,却也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炎症,按照抗炎方式治疗,延误了病情;另一种是发生于深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没有疼痛感,容易被忽略。
治疗,首诊决定后期疗效
淋巴瘤的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措施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以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例,早期患者的治愈率已经达到50%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次治疗很关键,在病理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首次足剂量、足疗程的规范治疗,可以达到一击毙命的效果。一般来说,第一次治疗的疗程要坚持完成6-8个周期,中途停止治疗很可能导致肿瘤耐药,后期再医治的效果并不好。
另外,长在不同部位的淋巴瘤,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也截然不同。通常发生在淋巴结内的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最佳,治愈的希望也最大。由于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因此目前没有特别的预防淋巴瘤的方法。但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感染等危险因素,定期体检等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淋巴瘤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