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闷热,湿邪容易入侵人体造成各种不适甚至引发脾胃失和!那么夏季养生去湿气吃什么呢?日常饮食要注意些什么呢?养生茶如何选才对?大米怎么选购?
夏季去湿气4款食疗
进入夏季,环境温度升高,湿度变大,天气闷热。特别是梅雨季节,湿热熏蒸,更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
湿邪侵犯人体,容易导致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混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出现白带过多、秽浊不清、湿疹等症状。因此,在夏季除了防暑之外,及时清除湿邪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
下面介绍几个夏季除湿的方子:
香薷饮:
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香薷味辛微温,可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紫苏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行气和中化湿,又解鱼蟹之毒;白茅根清热利尿。本方特别适用于夏季贪凉而致的感冒,身困重,怕冷而心烦,头痛而无汗,或见腹痛吐泻者。
竹叶茶:
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竹叶甘淡而寒,功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荷叶味苦微咸,性辛凉,能够清暑利湿,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适用于夏季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冬瓜海带汤:
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本方消暑除湿功效很好,多数人都可以食用。
三色豆汤:
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白扁豆性微温味甘,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绿豆甘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滋肤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热去湿,健脾止泻。此汤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常食有助于解除疲劳。
除了上述食疗方外,其它防湿除湿措施也很重要。简单的如通过空调的除湿功能,及时清除室内的湿气。另外,可以佩戴栀子花、茉莉花,利用芳香化浊除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合理而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赖床等。如果发现上述湿邪入侵的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应该及时到中医科,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治。
“新开门六件事”之大米
“开门七件事”是我国古代平民百姓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即从“开门”——开始家庭一天正常运作之时或持家,维持生计,就离不开七件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分别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社会的进步,开门七件事也随之而进步:现代中国大多地区,柴已被石油气、天然气和煤气等所取代;米、油、盐、酱、醋则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更是成为独当一面的茶文化而闻名于世。但就是这样看似平常、每天都接触的生活必需品,你是否真的了解它们呢?在此,我将以家庭主夫的身份向各位介绍植根传统又发新芽的“新开门六件事”,今天首先向大家介绍“米”。
大米分类满头雾水
“大米”即“稻米”几乎成为中国老百姓餐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主粮,虽然很熟悉,但是提起各种五花八门关于大米的名称,我想大多数人依然会满头雾水,比如粘米、糯米,香米、珍珠米,籼米、粳米,尤其“粳米”,连怎么读都有争议,有人说读“精米”,也有人说念“梗米”。
说“大米”得从它的母体——稻开始,水稻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水稻经长期进化和不同生态条件的再塑造发生了分化,我国学者丁颖根据对中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和有关古籍的研究认定,中国栽培稻可分成籼、粳两个亚种。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谷粒不易脱落,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所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后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采用粳稻品种。一般籼稻米粘性较差、粒型长而窄;粳稻米性粘、米粒短而圆。有的读者读到这里一定会问,我们又不是农业专家了解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啊?当然有用,水稻和大米的生物学特性直接决定了它作为食物的特性以及食用的方法。籼米粒细而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容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米饭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小,适宜做米饭,常见的有珍珠米、水晶米、东北大米等;粳米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大,适宜做粥,常见的有泰国香米、丝苗米、中国香米、猫牙米等。籼米与粳米蒸饭的粘度不同主要因为其淀粉组成不同,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之分,支链淀粉富于粘性,蒸煮后能完全糊化成粘稠的糊状,而直链淀粉只能形成粘度较低的糊状。籼米含有较多的直链淀粉,所以粘性小于粳米,糯米几乎含有100%的支链淀粉,粘度很大。
多吃米食健康有益
搞清楚了名称,接下来我们更深一层——了解一下大米的营养价值,虽然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但是对它未必了解,甚至有些人尤其爱美女士还对它存在误解。大米主要的营养成分:约含有75%的淀粉,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7%;脂肪2%,其他营养成分如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B群等均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按照营养配比均衡的角度,如果我们一天饮食中米饭占60%~70%,其余再配以蔬菜、肉类待其他食物,这样的比例就可以保证我们的营养均衡,达到饮食的健康的目的。100克白米可提供300~350大卡的热量,如果一天吃4~8碗饭,既可供应一天所需热量的50%,且米食的蛋白质较面食优良,因此多吃米食对健康有益。
现在正流行着一股排毒养颜的热潮,其实糙米在这方面也有非常突出的功效,因为在糙米没有去除的糠中,含有很优良的膳食纤维和油脂,多吃糙米可以很明显珠增加体内废物的排出量。除此之外,糙米所含的脂肪中包含了40%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脂肪酸的良好来源,高血脂、脂肪肝的患者多多吃米饭对血脂的代谢是相当有好处的。
中医认为“稻米,性甘、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米食不仅具有保健的作用,甚至可以发挥饮食治疗的作用。例如,在抑制肝脏脂肪堆积方面米食都有不错的效果。尤其在预防脂肪肝方面,米泻粉很好的功效。即使是我们平时所吃的精白米,也有不错的效果。当然糙米从各方面来讲还是要好一些。
选购大米主要有三
选大米主要有三步:辨色、捻摸和嗅味。
辨色,就是通过颜色来判断米的质量。正常的米色泽洁白、晶莹,而陈米或劣质米颜色泛黄且有黑斑。
捻摸,就是用手摸搓大米表面。正常抛光的米,摸起来有玻璃珠般圆滑的感觉。但陈米摸在手上很糙,油米则又腻又油。有些不法商贩还会用石蜡处理劣质米,这样的米摸起来有黏手感。
嗅味,就是闻大米的味道。正常大米有股清香,而劣质米一般都有异味,如陈化米有发霉的味道。有时,加工处理后的米气味较难辨别,但用塑料袋包半小时后,就可闻到明显陈味。
大米在夏季储存容易生虫,为了防虫,可以先用花椒煮开一锅水,等水凉后,将装大米用的布袋放进水中浸泡,再晾干。另外再用纱布包三包花椒,分别放在米袋的上、中、下部,然后把口袋扎紧。最后把米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如果用的是米桶,可以直接多包几包花椒,放在米桶的不同部位,再把米桶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怎样吃米五颜六色
1、让米更“粗放”
成熟的、未加工的稻谷由内到外分别是稻壳、糠层、胚芽层和胚乳。按稻米加工的精细程度可分为糙米、胚芽米和精白米。糙米:即仅去除稻壳的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他命等,尤其以维生素B群含量极为丰富。胚芽米:糙米去掉米糠,保留胚芽和胚乳就是胚芽米。胚芽米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他命等,但维生素B群含量已大量流失,其他用养成分也相应减少了。精白米:是我们最常吃的,就是去掉米糠和胚芽的米,只剩下胚乳,这样的米看起来洁白透明,做出来的饭也很漂亮,但实际上它所含的营养只是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微量的营养成分,所以营养价值较低。三种米中营养成分最高的是糙米,常吃糙社和胚芽米,能够得到比较全面而充足的营养。
另外,常吃精白米饭会引起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2、让米“二”
在烹调米饭米粥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米,多做一些“二”米粥或者“二”米饭——米、粗粮、豆子、坚果等一起上。比如说,红豆大米饭,花生燕麦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适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蛋白质营养互补的作用,能够在减少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
更重要的,这样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应,控制血脂上升。其中豆类与米的配合最为理想,因为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的淀粉消化速度非常慢,还含有一些延缓淀粉变成葡萄糖的成分,如单宁和植酸等,对于预防慢性病最为有效。
3、尽量让米“色”
白米饭固然晶莹可爱,但也意味着不含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营养价值。比如说,煮饭时加入绿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萝卜、黄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非常美观,又提供了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成分,特别有利于预防眼睛的衰老;又比如说,选择紫米、黑米、红米与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类抗氧化成分,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茶越名贵对健康越有利吗?
茶是我们的国粹,其与咖啡、可可一起,列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从对人体保健功能来说,茶则是上上品,在三者之中首屈一指。目前已探明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分,其中有机成分主要是茶多酚、茶多糖、茶单宁、咖啡碱等。茶中还含少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维生素、硒、锰、锌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使茶叶具有诱人的芳香气味,特殊的滋味和颜色,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和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黄酮类、儿茶酚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茶多酚是茶叶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清除自由基等有益作用。因为茶多酚有强抗氧化、降低血纤维蛋白元浓度的作用,因而茶也就有了降低血浆粘度等功能,有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血栓性疾病。此外,茶单宁,有提高血管韧性的功效。茶叶中含氟量较高,常饮茶或用茶水嗽口有固齿作用。当然茶水可将牙齿染色,这仅是在饮茶或漱口后再用清水漱漱口就能解决的一个小问题而已。
“粗茶”茶多酚含量反而高
茶有这么多好处,有人就以为“茶越名贵对健康越有利”,仅从保健的角度看这是欠妥的。俗话说,“粗茶淡饭益寿延年”,所谓“粗茶”大多是“夏茶”,茶树在炎热的夏季芽梢长速快、易老化,较老的叶子经较为粗略的加工制成。因其氨基酸、类脂、维生素含量较低,冲泡出的茶水口味苦涩、香气平平,被列为“下品”。但“粗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丹宁、咖啡碱的含量通常却高于各种名贵“细茶”。我们普通人饮用的“粗茶”可称得上是物美价廉性能价格比最佳的饮品。正如一首说大碗茶的歌唱道:“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它那醇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不会喝茶反伤身
有些人说:“既然是粗茶喝起来就不必那么多讲究!”此言差矣!要想益寿延年,“粗茶淡饭”也得讲究。其一,咖啡碱和茶多酚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特别是空腹饮浓茶时,具有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的咖啡碱、茶碱被迅速吸收,过度的刺激兴奋作用可引发“醉茶”现象。其特征为面色苍白、欲吐、心悸、头晕、失眠、烦躁、乏力、腹痛(红茶尤甚),以及短期厌食等。“茶醉”除咖啡碱、茶碱的作用外,还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单宁,它对蛋白质有凝固作用。因此,暴饮浓茶会妨碍胃液的正常分泌,影响食物的消化,于是就会出现醉茶现象。其二,隔夜茶和冲泡时间过久的茶不能喝。因为茶水宜温饮,而搁置过久的凉茶较易被霉菌污染,霉变的茶水对人体当然有害。此外,这种茶中的茶多酚、芳香类物质会自然氧化,使茶汤营养尽失,饮之索然无味。其三,茶虽好也不应过量饮用,每天饮用4至6克为适量,即1斤茶喝上约100天为宜。因为茶丹宁(鞣酸)与食物中的铁结合后严重影响铁的吸收,不少患缺铁性贫血的人就是由于过量喝浓茶造成的。民谚说得好,“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饮茶脾胃伤,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温饮保安康。”其四,应及时清洗茶锈。茶锈中含多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一旦落入茶中就会对机体产生危害。民谚“饮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浓茶能去油腻吗?
许多人认为“饭后喝杯浓茶可以去油腻有利于消化”,这种“传统观念”貌似有理实则错误。“饭后一杯茶”和“饭后一支烟”,均对人体健康有害。“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是不少吸烟者的切身体会,饭后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血液循环加速使机体成倍地吸收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过瘾”和“毒害”成正相关!“饭后喝浓茶”茶中所含的茶丹宁、茶多酚等与食物中的铁质和蛋白质结合会导致人体对铁质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障碍,餐后一两小时再淡茶温饮是较为适宜的。
茶不能解酒,还会使中毒加重
常常见有人在酒后立刻喝浓茶,他们以为“喝茶能解酒”,这其实没有道理。醉酒是乙醇、乙醛对人体的毒害所致,解酒是靠肝脏的两套酶系统将乙醇、乙醛代谢掉,而茶与之毫不相干。而醉酒后立刻喝浓茶更是有害无益的。茶中的咖啡碱、茶碱可刺激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促进乙醇吸收,加重中毒症状。
茶能调节心理问题
茶对躯体的保健功能是毋庸置疑的,而它对人们心理的保健作用也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古往今来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和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在茶上找到了契合点。这绝非偶然。各阶层的人在心理压力超负荷时不约而同地想到茶,正所谓:“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几盏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饮茶可以令人暂且忘却忧愁精神得以放松,不失为一种调节心理问题的上乘手段。一幅茶亭对联写得好:“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我们在人生路上,有好山好水相伴,自然应该有好心情。
茶可以说是最具文化含量的文明健康的天然饮料。人们可以独自品茗,又常以茶待客。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是一杯清茶在手,心里顿觉温暖、亲切、踏实、满足。当我们生活富裕到一定程度时,喝一些较名贵的“细茶”当然对心身健康更有益处。讲究品茗的人都以春茶为上品。春茶通常没有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因此也就没有污染。而且,春茶的芽梢嫩叶肥厚,质地柔软,色泽绿翠,类脂、氨基酸、维生素含量较高,品饮起来香气馥郁、滋味鲜爽。例如,碧螺春、大红袍、明前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君山银针等,用大约80摄氏度的水冲泡出鲜、清、明、净的茶汤,我们可在观色、闻香、品味中获得极大的心身愉悦,体会到茶是中华传统文化由口入心的流淌。从饮茶进入品茶的意境,从口鼻生香、咽喉生津到周身通泰、情思爽朗,从得“味”到得“趣”乃至到得“道”,我们可从中领略到生活的真趣和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的内涵。
夏季去湿气4款食疗
进入夏季,环境温度升高,湿度变大,天气闷热。特别是梅雨季节,湿热熏蒸,更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
湿邪侵犯人体,容易导致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混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出现白带过多、秽浊不清、湿疹等症状。因此,在夏季除了防暑之外,及时清除湿邪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
下面介绍几个夏季除湿的方子:
香薷饮:
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香薷味辛微温,可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紫苏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行气和中化湿,又解鱼蟹之毒;白茅根清热利尿。本方特别适用于夏季贪凉而致的感冒,身困重,怕冷而心烦,头痛而无汗,或见腹痛吐泻者。
竹叶茶:
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竹叶甘淡而寒,功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荷叶味苦微咸,性辛凉,能够清暑利湿,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适用于夏季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冬瓜海带汤:
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本方消暑除湿功效很好,多数人都可以食用。
三色豆汤:
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白扁豆性微温味甘,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绿豆甘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滋肤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热去湿,健脾止泻。此汤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常食有助于解除疲劳。
除了上述食疗方外,其它防湿除湿措施也很重要。简单的如通过空调的除湿功能,及时清除室内的湿气。另外,可以佩戴栀子花、茉莉花,利用芳香化浊除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合理而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赖床等。如果发现上述湿邪入侵的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应该及时到中医科,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治。
“新开门六件事”之大米
“开门七件事”是我国古代平民百姓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即从“开门”——开始家庭一天正常运作之时或持家,维持生计,就离不开七件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分别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社会的进步,开门七件事也随之而进步:现代中国大多地区,柴已被石油气、天然气和煤气等所取代;米、油、盐、酱、醋则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更是成为独当一面的茶文化而闻名于世。但就是这样看似平常、每天都接触的生活必需品,你是否真的了解它们呢?在此,我将以家庭主夫的身份向各位介绍植根传统又发新芽的“新开门六件事”,今天首先向大家介绍“米”。
大米分类满头雾水
“大米”即“稻米”几乎成为中国老百姓餐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主粮,虽然很熟悉,但是提起各种五花八门关于大米的名称,我想大多数人依然会满头雾水,比如粘米、糯米,香米、珍珠米,籼米、粳米,尤其“粳米”,连怎么读都有争议,有人说读“精米”,也有人说念“梗米”。
说“大米”得从它的母体——稻开始,水稻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水稻经长期进化和不同生态条件的再塑造发生了分化,我国学者丁颖根据对中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和有关古籍的研究认定,中国栽培稻可分成籼、粳两个亚种。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谷粒不易脱落,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所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后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采用粳稻品种。一般籼稻米粘性较差、粒型长而窄;粳稻米性粘、米粒短而圆。有的读者读到这里一定会问,我们又不是农业专家了解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啊?当然有用,水稻和大米的生物学特性直接决定了它作为食物的特性以及食用的方法。籼米粒细而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容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米饭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小,适宜做米饭,常见的有珍珠米、水晶米、东北大米等;粳米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大,适宜做粥,常见的有泰国香米、丝苗米、中国香米、猫牙米等。籼米与粳米蒸饭的粘度不同主要因为其淀粉组成不同,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之分,支链淀粉富于粘性,蒸煮后能完全糊化成粘稠的糊状,而直链淀粉只能形成粘度较低的糊状。籼米含有较多的直链淀粉,所以粘性小于粳米,糯米几乎含有100%的支链淀粉,粘度很大。
多吃米食健康有益
搞清楚了名称,接下来我们更深一层——了解一下大米的营养价值,虽然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但是对它未必了解,甚至有些人尤其爱美女士还对它存在误解。大米主要的营养成分:约含有75%的淀粉,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7%;脂肪2%,其他营养成分如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B群等均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按照营养配比均衡的角度,如果我们一天饮食中米饭占60%~70%,其余再配以蔬菜、肉类待其他食物,这样的比例就可以保证我们的营养均衡,达到饮食的健康的目的。100克白米可提供300~350大卡的热量,如果一天吃4~8碗饭,既可供应一天所需热量的50%,且米食的蛋白质较面食优良,因此多吃米食对健康有益。
现在正流行着一股排毒养颜的热潮,其实糙米在这方面也有非常突出的功效,因为在糙米没有去除的糠中,含有很优良的膳食纤维和油脂,多吃糙米可以很明显珠增加体内废物的排出量。除此之外,糙米所含的脂肪中包含了40%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脂肪酸的良好来源,高血脂、脂肪肝的患者多多吃米饭对血脂的代谢是相当有好处的。
中医认为“稻米,性甘、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米食不仅具有保健的作用,甚至可以发挥饮食治疗的作用。例如,在抑制肝脏脂肪堆积方面米食都有不错的效果。尤其在预防脂肪肝方面,米泻粉很好的功效。即使是我们平时所吃的精白米,也有不错的效果。当然糙米从各方面来讲还是要好一些。
选购大米主要有三
选大米主要有三步:辨色、捻摸和嗅味。
辨色,就是通过颜色来判断米的质量。正常的米色泽洁白、晶莹,而陈米或劣质米颜色泛黄且有黑斑。
捻摸,就是用手摸搓大米表面。正常抛光的米,摸起来有玻璃珠般圆滑的感觉。但陈米摸在手上很糙,油米则又腻又油。有些不法商贩还会用石蜡处理劣质米,这样的米摸起来有黏手感。
嗅味,就是闻大米的味道。正常大米有股清香,而劣质米一般都有异味,如陈化米有发霉的味道。有时,加工处理后的米气味较难辨别,但用塑料袋包半小时后,就可闻到明显陈味。
大米在夏季储存容易生虫,为了防虫,可以先用花椒煮开一锅水,等水凉后,将装大米用的布袋放进水中浸泡,再晾干。另外再用纱布包三包花椒,分别放在米袋的上、中、下部,然后把口袋扎紧。最后把米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如果用的是米桶,可以直接多包几包花椒,放在米桶的不同部位,再把米桶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怎样吃米五颜六色
1、让米更“粗放”
成熟的、未加工的稻谷由内到外分别是稻壳、糠层、胚芽层和胚乳。按稻米加工的精细程度可分为糙米、胚芽米和精白米。糙米:即仅去除稻壳的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他命等,尤其以维生素B群含量极为丰富。胚芽米:糙米去掉米糠,保留胚芽和胚乳就是胚芽米。胚芽米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他命等,但维生素B群含量已大量流失,其他用养成分也相应减少了。精白米:是我们最常吃的,就是去掉米糠和胚芽的米,只剩下胚乳,这样的米看起来洁白透明,做出来的饭也很漂亮,但实际上它所含的营养只是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微量的营养成分,所以营养价值较低。三种米中营养成分最高的是糙米,常吃糙社和胚芽米,能够得到比较全面而充足的营养。
另外,常吃精白米饭会引起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2、让米“二”
在烹调米饭米粥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米,多做一些“二”米粥或者“二”米饭——米、粗粮、豆子、坚果等一起上。比如说,红豆大米饭,花生燕麦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适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蛋白质营养互补的作用,能够在减少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
更重要的,这样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应,控制血脂上升。其中豆类与米的配合最为理想,因为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的淀粉消化速度非常慢,还含有一些延缓淀粉变成葡萄糖的成分,如单宁和植酸等,对于预防慢性病最为有效。
3、尽量让米“色”
白米饭固然晶莹可爱,但也意味着不含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营养价值。比如说,煮饭时加入绿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萝卜、黄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非常美观,又提供了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成分,特别有利于预防眼睛的衰老;又比如说,选择紫米、黑米、红米与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类抗氧化成分,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茶越名贵对健康越有利吗?
茶是我们的国粹,其与咖啡、可可一起,列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从对人体保健功能来说,茶则是上上品,在三者之中首屈一指。目前已探明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分,其中有机成分主要是茶多酚、茶多糖、茶单宁、咖啡碱等。茶中还含少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维生素、硒、锰、锌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使茶叶具有诱人的芳香气味,特殊的滋味和颜色,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和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黄酮类、儿茶酚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茶多酚是茶叶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清除自由基等有益作用。因为茶多酚有强抗氧化、降低血纤维蛋白元浓度的作用,因而茶也就有了降低血浆粘度等功能,有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血栓性疾病。此外,茶单宁,有提高血管韧性的功效。茶叶中含氟量较高,常饮茶或用茶水嗽口有固齿作用。当然茶水可将牙齿染色,这仅是在饮茶或漱口后再用清水漱漱口就能解决的一个小问题而已。
“粗茶”茶多酚含量反而高
茶有这么多好处,有人就以为“茶越名贵对健康越有利”,仅从保健的角度看这是欠妥的。俗话说,“粗茶淡饭益寿延年”,所谓“粗茶”大多是“夏茶”,茶树在炎热的夏季芽梢长速快、易老化,较老的叶子经较为粗略的加工制成。因其氨基酸、类脂、维生素含量较低,冲泡出的茶水口味苦涩、香气平平,被列为“下品”。但“粗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丹宁、咖啡碱的含量通常却高于各种名贵“细茶”。我们普通人饮用的“粗茶”可称得上是物美价廉性能价格比最佳的饮品。正如一首说大碗茶的歌唱道:“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它那醇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不会喝茶反伤身
有些人说:“既然是粗茶喝起来就不必那么多讲究!”此言差矣!要想益寿延年,“粗茶淡饭”也得讲究。其一,咖啡碱和茶多酚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特别是空腹饮浓茶时,具有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的咖啡碱、茶碱被迅速吸收,过度的刺激兴奋作用可引发“醉茶”现象。其特征为面色苍白、欲吐、心悸、头晕、失眠、烦躁、乏力、腹痛(红茶尤甚),以及短期厌食等。“茶醉”除咖啡碱、茶碱的作用外,还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单宁,它对蛋白质有凝固作用。因此,暴饮浓茶会妨碍胃液的正常分泌,影响食物的消化,于是就会出现醉茶现象。其二,隔夜茶和冲泡时间过久的茶不能喝。因为茶水宜温饮,而搁置过久的凉茶较易被霉菌污染,霉变的茶水对人体当然有害。此外,这种茶中的茶多酚、芳香类物质会自然氧化,使茶汤营养尽失,饮之索然无味。其三,茶虽好也不应过量饮用,每天饮用4至6克为适量,即1斤茶喝上约100天为宜。因为茶丹宁(鞣酸)与食物中的铁结合后严重影响铁的吸收,不少患缺铁性贫血的人就是由于过量喝浓茶造成的。民谚说得好,“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饮茶脾胃伤,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温饮保安康。”其四,应及时清洗茶锈。茶锈中含多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一旦落入茶中就会对机体产生危害。民谚“饮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浓茶能去油腻吗?
许多人认为“饭后喝杯浓茶可以去油腻有利于消化”,这种“传统观念”貌似有理实则错误。“饭后一杯茶”和“饭后一支烟”,均对人体健康有害。“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是不少吸烟者的切身体会,饭后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血液循环加速使机体成倍地吸收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过瘾”和“毒害”成正相关!“饭后喝浓茶”茶中所含的茶丹宁、茶多酚等与食物中的铁质和蛋白质结合会导致人体对铁质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障碍,餐后一两小时再淡茶温饮是较为适宜的。
茶不能解酒,还会使中毒加重
常常见有人在酒后立刻喝浓茶,他们以为“喝茶能解酒”,这其实没有道理。醉酒是乙醇、乙醛对人体的毒害所致,解酒是靠肝脏的两套酶系统将乙醇、乙醛代谢掉,而茶与之毫不相干。而醉酒后立刻喝浓茶更是有害无益的。茶中的咖啡碱、茶碱可刺激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促进乙醇吸收,加重中毒症状。
茶能调节心理问题
茶对躯体的保健功能是毋庸置疑的,而它对人们心理的保健作用也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古往今来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和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在茶上找到了契合点。这绝非偶然。各阶层的人在心理压力超负荷时不约而同地想到茶,正所谓:“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几盏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饮茶可以令人暂且忘却忧愁精神得以放松,不失为一种调节心理问题的上乘手段。一幅茶亭对联写得好:“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我们在人生路上,有好山好水相伴,自然应该有好心情。
茶可以说是最具文化含量的文明健康的天然饮料。人们可以独自品茗,又常以茶待客。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是一杯清茶在手,心里顿觉温暖、亲切、踏实、满足。当我们生活富裕到一定程度时,喝一些较名贵的“细茶”当然对心身健康更有益处。讲究品茗的人都以春茶为上品。春茶通常没有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因此也就没有污染。而且,春茶的芽梢嫩叶肥厚,质地柔软,色泽绿翠,类脂、氨基酸、维生素含量较高,品饮起来香气馥郁、滋味鲜爽。例如,碧螺春、大红袍、明前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君山银针等,用大约80摄氏度的水冲泡出鲜、清、明、净的茶汤,我们可在观色、闻香、品味中获得极大的心身愉悦,体会到茶是中华传统文化由口入心的流淌。从饮茶进入品茶的意境,从口鼻生香、咽喉生津到周身通泰、情思爽朗,从得“味”到得“趣”乃至到得“道”,我们可从中领略到生活的真趣和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