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生于气,这是中医常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养生这么重要,又如何通过调气来进行身体养生呢,来看看中医有哪些好方法吧。讲解:气的养生作用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人体之气是和天地自然之气息息相通的。所以爱气之道又须行迎气、食气、服气等吐纳调气之术,以保气和充沛,有强身延年之效。
气有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即"升、降、出、入"。由三部分组成: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和肺之清气。先天之气,即元气,是由肾中精气化生而成,是受之于父母的,藏于肾中,并需要后天之气不断资助,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遗传物质--基因。后天之气,是脾胃运化饮食而得的水谷精气,不但资助元气,还濡养全身各器官。最后,再加上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气"就形成了。
气还有防御的作用,这个作用又被称为"卫气",顾名思义,保卫人体不受外来邪气侵犯的一种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并且还有控制汗毛孔开合的作用,卫气虚的人就会多汗,容易感冒。气还能温煦人体,保持体温的恒定,能促进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转化。
日常生活中的调气养生方法
1、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等强烈的情绪变化;适当放慢生活节奏,饮食清淡,保持充足的睡眠,此外,每天可午睡半小时;气温变化剧烈时注意添减衣物,避免受热受寒。
2、深呼吸,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要均匀;细,就是不能粗猛。
3、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具体操作方法:可在夜晚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孙思邈的调气养生方法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调气养生法,包括调身、调息、调心三大要领。
首先,调身的奥妙在于使身体完全放松,消除肌肉的紧张状态,所以床要舒适柔软,枕高与身相平,仰面正卧,两手半握拳,平放于身两侧,距身四五寸,两腿伸直,两足相距四五寸。采取这种姿势的目的是为了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为调息做准备。
其次,调息就是调整呼吸,“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即口呼鼻吸,要求细长缓匀,以鹅毛置于鼻前而不动为准。吸气用鼻,缓缓吸气入于腹中,至不能吸为止;然后闭气停止呼吸,至感觉气闷时再从口细细将气呼出,呼尽更吸,周而复始,呼吸时务令细缓轻匀。
最后,调心之法在于心静,“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先所思”,即定心闭目存思,想象观看到太空中元和之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犹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地,至腹中自觉汩汩有声,便是效验,继而元气达于气海,下至涌泉,自觉身体振动,两足蜷曲,这便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以上是气的养生作用和调气养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不妨一试。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人体之气是和天地自然之气息息相通的。所以爱气之道又须行迎气、食气、服气等吐纳调气之术,以保气和充沛,有强身延年之效。
气有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即"升、降、出、入"。由三部分组成: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和肺之清气。先天之气,即元气,是由肾中精气化生而成,是受之于父母的,藏于肾中,并需要后天之气不断资助,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遗传物质--基因。后天之气,是脾胃运化饮食而得的水谷精气,不但资助元气,还濡养全身各器官。最后,再加上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气"就形成了。
气还有防御的作用,这个作用又被称为"卫气",顾名思义,保卫人体不受外来邪气侵犯的一种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并且还有控制汗毛孔开合的作用,卫气虚的人就会多汗,容易感冒。气还能温煦人体,保持体温的恒定,能促进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转化。
日常生活中的调气养生方法
1、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等强烈的情绪变化;适当放慢生活节奏,饮食清淡,保持充足的睡眠,此外,每天可午睡半小时;气温变化剧烈时注意添减衣物,避免受热受寒。
2、深呼吸,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要均匀;细,就是不能粗猛。
3、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具体操作方法:可在夜晚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孙思邈的调气养生方法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调气养生法,包括调身、调息、调心三大要领。
首先,调身的奥妙在于使身体完全放松,消除肌肉的紧张状态,所以床要舒适柔软,枕高与身相平,仰面正卧,两手半握拳,平放于身两侧,距身四五寸,两腿伸直,两足相距四五寸。采取这种姿势的目的是为了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为调息做准备。
其次,调息就是调整呼吸,“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即口呼鼻吸,要求细长缓匀,以鹅毛置于鼻前而不动为准。吸气用鼻,缓缓吸气入于腹中,至不能吸为止;然后闭气停止呼吸,至感觉气闷时再从口细细将气呼出,呼尽更吸,周而复始,呼吸时务令细缓轻匀。
最后,调心之法在于心静,“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先所思”,即定心闭目存思,想象观看到太空中元和之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犹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地,至腹中自觉汩汩有声,便是效验,继而元气达于气海,下至涌泉,自觉身体振动,两足蜷曲,这便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以上是气的养生作用和调气养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