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劳指因先后天亏损,血液生化不足,或因失血、溶血等耗伤血液,以致营血亏少,脏器失其濡养。以面白舌淡,眩晕心悸,血红细胞少,血红蛋白量低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贫血,如缺铁性、失血性贫血,或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1、补益中药
在刚生产后,不宜服用太过补益作用的中药,如人参。人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作用于中枢神经及心脏血管的“人参辛甙”,降低血糖的“人参宁”以及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配糖体等。这些成分能对人体产生兴奋作用。如果新妈妈服用了人参,人参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就可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刚刚经历分娩的新妈妈,体力消耗很大,非常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所以新妈妈急于用人参补身子是有害无益的。
2、活血中药
在分娩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服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有可能影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同时太过补益作用的药物,就如人参,服用过多易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的流动,不利于新妈妈身体恢复。因此,在生完孩子的1个星期之内,最好不要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可用一些柔和的活血药,利于子宫收缩,帮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当归、益母草都是很好的柔和的补血活血药。
3、温热中药
一些温性药物,可以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很适宜新妈妈服用。但太过热性的药物,则会伤害新妈妈的身体。因为辛辣温燥药物可助内热,而使新妈妈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等症状。而且母体内热可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使婴儿内热加重。同时太过温热的药物容易使新妈妈出汗增加,耗损新妈妈的身体。
4、寒凉泻下药
过于寒凉泻下的药物不利于身体虚弱的新妈妈,所以产后一定要慎用此类中药。
5、滋腻中药
太过滋腻的药物会影响新妈妈的脾胃功能,因此为了保障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新妈妈应避开滋腻的中药。
补血的8大圣品
1、玫瑰酒——能活血
为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而苦恼的女性,多为肝郁气滞者,常伴有胸胀痛、月经不调、胸闷、气滞、抑郁等症状。可尝试玫瑰酒,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疏肝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2、龙眼肉——含铁质
龙眼肉即桂圆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鲜的龙眼上市。龙眼含有维生素A、B,葡萄糖和蔗糖等,具丰富的铁质。龙眼汤、龙眼酒等食物,推荐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食物。
3、桑葚干——天然铁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是水果中的补血果。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
4、黑枣与蜜枣干——补铁养血
干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每100克含铁量在3.7—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
小贴士:但干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汤、煮粥食用。
5、紫葡萄干——补血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葡萄皮,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
小贴士: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6、南瓜——补血
钴是构成维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帮助红血球正常运作;锌会直接影响成熟红血球的功能;铁质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全都是补血的优良营养素。
小贴士:被誉为补血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必需氨基酸、钙、锌、铁,钴、磷。
7、萝卜干——铁质高
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8、胡萝卜——补血
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同时又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用药治疗
1、脾虚血亏证
证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脾养血。
主方:归芍六君子汤(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制半夏)。
加减:可选加黄芪、紫河车、阿胶;腹胀、便溏,加厚朴、山药、薏苡仁。
2、气血两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瞳动,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舌淡,苔少,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主方: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川芎)。
加减:可加黄芪、紫河车、阿胶;兼出血,加棕榈炭。
3、心肝血虚证
证候: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肢体麻木,或有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脉弱。
治法:补益心肝气血。
主方: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或归脾汤(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神桂圆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远志生姜大枣)。
加减:可加木瓜、桑椹子、阿胶。
4、肝肾阴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或痿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弱而数。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一贯煎(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川楝子)。
加减:神疲、气短,加党参、黄芪;头晕、肢麻,加紫河车、阿胶;五心烦热,加丹皮、知母、鳖甲。
由于长期慢性失血,或因邪毒刺激等而致溶血;中焦脾胃不健,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虚而不能正常受纳水谷,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营气不足,生血乏源;蛔虫、钩虫寄生,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气血日亏;先天禀赋不足,或劳神思虑太过,精血亏损,阴血暗耗,皆可形成血劳。
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贫血,如缺铁性、失血性贫血,或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1、补益中药
在刚生产后,不宜服用太过补益作用的中药,如人参。人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作用于中枢神经及心脏血管的“人参辛甙”,降低血糖的“人参宁”以及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配糖体等。这些成分能对人体产生兴奋作用。如果新妈妈服用了人参,人参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就可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刚刚经历分娩的新妈妈,体力消耗很大,非常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所以新妈妈急于用人参补身子是有害无益的。
2、活血中药
在分娩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服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有可能影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同时太过补益作用的药物,就如人参,服用过多易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的流动,不利于新妈妈身体恢复。因此,在生完孩子的1个星期之内,最好不要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可用一些柔和的活血药,利于子宫收缩,帮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当归、益母草都是很好的柔和的补血活血药。
3、温热中药
一些温性药物,可以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很适宜新妈妈服用。但太过热性的药物,则会伤害新妈妈的身体。因为辛辣温燥药物可助内热,而使新妈妈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等症状。而且母体内热可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使婴儿内热加重。同时太过温热的药物容易使新妈妈出汗增加,耗损新妈妈的身体。
4、寒凉泻下药
过于寒凉泻下的药物不利于身体虚弱的新妈妈,所以产后一定要慎用此类中药。
5、滋腻中药
太过滋腻的药物会影响新妈妈的脾胃功能,因此为了保障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新妈妈应避开滋腻的中药。
补血的8大圣品
1、玫瑰酒——能活血
为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而苦恼的女性,多为肝郁气滞者,常伴有胸胀痛、月经不调、胸闷、气滞、抑郁等症状。可尝试玫瑰酒,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疏肝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2、龙眼肉——含铁质
龙眼肉即桂圆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鲜的龙眼上市。龙眼含有维生素A、B,葡萄糖和蔗糖等,具丰富的铁质。龙眼汤、龙眼酒等食物,推荐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食物。
3、桑葚干——天然铁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是水果中的补血果。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
4、黑枣与蜜枣干——补铁养血
干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每100克含铁量在3.7—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
小贴士:但干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汤、煮粥食用。
5、紫葡萄干——补血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葡萄皮,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
小贴士: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6、南瓜——补血
钴是构成维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帮助红血球正常运作;锌会直接影响成熟红血球的功能;铁质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全都是补血的优良营养素。
小贴士:被誉为补血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必需氨基酸、钙、锌、铁,钴、磷。
7、萝卜干——铁质高
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8、胡萝卜——补血
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同时又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用药治疗
1、脾虚血亏证
证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脾养血。
主方:归芍六君子汤(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制半夏)。
加减:可选加黄芪、紫河车、阿胶;腹胀、便溏,加厚朴、山药、薏苡仁。
2、气血两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瞳动,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舌淡,苔少,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主方: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川芎)。
加减:可加黄芪、紫河车、阿胶;兼出血,加棕榈炭。
3、心肝血虚证
证候: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肢体麻木,或有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脉弱。
治法:补益心肝气血。
主方: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或归脾汤(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神桂圆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远志生姜大枣)。
加减:可加木瓜、桑椹子、阿胶。
4、肝肾阴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或痿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弱而数。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一贯煎(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川楝子)。
加减:神疲、气短,加党参、黄芪;头晕、肢麻,加紫河车、阿胶;五心烦热,加丹皮、知母、鳖甲。
由于长期慢性失血,或因邪毒刺激等而致溶血;中焦脾胃不健,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虚而不能正常受纳水谷,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营气不足,生血乏源;蛔虫、钩虫寄生,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气血日亏;先天禀赋不足,或劳神思虑太过,精血亏损,阴血暗耗,皆可形成血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