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癌”字有三个“口”,可见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有多密切。国际研究证实,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30多种癌症由此而来。值得警惕的是,以下七种癌和吃最相关,如果把好饮食关,就能有效地预防癌症。
吃菜少吃肉多———肠癌
肠癌和便秘有着密切关系,经常便秘的人由于肠内垃圾无法及时排出、长期堆积,就会迫使肠道反复吸收其中的有害物质,久而久之诱发肠癌。现代人之所以容易出现便秘和膳食不平衡有很大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吃肉太多,而吃菜太少。一方面,研究显示,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影响肠内代谢,增加肠癌发病率;另一方面,少了果蔬、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肠道活力便会下降,让废物堆积,无疑雪上加霜。因此,建议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间,并且每天吃50~100克杂粮。
烟酒不离口———口腔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而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此外,常嚼槟榔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因此,预防口腔癌,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吸烟、饮酒和嚼槟榔。在此基础上,还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食物受潮霉变———肝癌
说到肝癌,很多人都会想到嗜酒、肝炎等致癌因素,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和肝癌的关系却常被忽视。黄曲霉毒素比砒霜的毒性还大,常常存在于受潮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坚果等食物中,可诱发肝癌。因此,生活中需要学会合理储存食物,一旦食物变质,哪怕只有轻微的霉味也要坚决扔掉。如果吃到发苦霉变的坚果,应该赶紧吐掉,马上漱口。
高温烹调———肺癌
国人喜爱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一旦没控制好油温,就会产生大量夹杂致癌物质的油烟,再加上很多厨房通风不佳,人体吸入后便增加患肺癌风险。另外,经高温烹调出来的食物,本身也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有害物质。因此,建议人们多采取蒸、煮、炖、汆等低温烹调。“加盖水炒”就是一种健康的烹饪方式:先在锅底放点水;水沸腾后放菜,并迅速盖上锅盖焖制;待水蒸气上来后,等待20秒左右,拿开锅盖滴上几滴油,再放点盐,翻炒几下出锅即可。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乳腺癌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研究表明,除了和熬夜、压力大、爱生气等生活习惯有关外,乳腺癌也和吃关系密切。喜欢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更高。与此呼应的是,此前,一项国外研究发现,膳食中控制热量摄入是预防乳腺癌发生的有效途径。建议女性朋友们每天吃肉的量不要超过二两,并保证吃够1斤蔬菜、半斤水果,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
爱吃腌制食品———胃癌
某些腌制食品,特别是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亚硝酸盐过高,这一物质不仅本身具有毒性,还可能和蛋白质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性较强的亚硝胺,增加胃癌风险。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较咸,而摄入过量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发生胃炎或溃疡,如不重视,久而久之可能癌变。想要护胃最好少吃腌制食品,腌制时间不足1个月的蔬菜建议别吃。
喜欢趁热吃———食道癌
“快趁热吃!”这是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殊不知,喜欢吃烫食的人容易患上食道癌。有关数据显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到90%以上。致癌原因在于,高温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严重时导致食道起泡、溃烂、出血,反复如此便会诱发癌症。吃饭时,食物温度保持在60℃以下为最佳。
最有效的5种预防癌症方法
开窗半小时
家居装修,经常会产生甲醛、氡等致癌气体,它们一般藏在花岗岩、水泥、瓷砖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吸取过量就会诱发肺癌。所以,建议每天开窗半个小时,这些有毒气体的浓度就会降至与室外相同。燃烧天然气也会产生氡,所以在厨房工作最好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晒15分钟太阳
许多女生最害怕被太阳晒黑,但其实晒太阳也是不错的防癌方法。通过阳光,人体可以合成维生素D,如果这类元素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可以防癌,但不适宜在烈日下暴晒,时间也不要太长,一般15分钟就足够了。
保证睡眠
睡眠不足也会致癌,调查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如果不足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高47%。这是因为睡眠期间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能缓解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另外,要尽量避免晚睡,最好晚上10点半前开始洗漱,保证11点前能入睡。如果中午能打个小盹,也能起到防癌的功效。
走路一小时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7万人进行了长期调查发现,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而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4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其主要依据是因为胰腺癌和身体热量过高有关,走路可以消耗热量,可预防胰腺癌的发生。运动出汗也能使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外。
干毛巾擦背
摩擦生热会激活背部皮下肌肉组织里的一种细胞,能吞蚀并破坏癌细胞。对于中老年人,不管是搓、擦、挠背部,还是用干毛巾反复摩擦整个背部10分钟,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都是很好的保健方法。
吃菜少吃肉多———肠癌
肠癌和便秘有着密切关系,经常便秘的人由于肠内垃圾无法及时排出、长期堆积,就会迫使肠道反复吸收其中的有害物质,久而久之诱发肠癌。现代人之所以容易出现便秘和膳食不平衡有很大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吃肉太多,而吃菜太少。一方面,研究显示,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影响肠内代谢,增加肠癌发病率;另一方面,少了果蔬、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肠道活力便会下降,让废物堆积,无疑雪上加霜。因此,建议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间,并且每天吃50~100克杂粮。
烟酒不离口———口腔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而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此外,常嚼槟榔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因此,预防口腔癌,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吸烟、饮酒和嚼槟榔。在此基础上,还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食物受潮霉变———肝癌
说到肝癌,很多人都会想到嗜酒、肝炎等致癌因素,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和肝癌的关系却常被忽视。黄曲霉毒素比砒霜的毒性还大,常常存在于受潮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坚果等食物中,可诱发肝癌。因此,生活中需要学会合理储存食物,一旦食物变质,哪怕只有轻微的霉味也要坚决扔掉。如果吃到发苦霉变的坚果,应该赶紧吐掉,马上漱口。
高温烹调———肺癌
国人喜爱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一旦没控制好油温,就会产生大量夹杂致癌物质的油烟,再加上很多厨房通风不佳,人体吸入后便增加患肺癌风险。另外,经高温烹调出来的食物,本身也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有害物质。因此,建议人们多采取蒸、煮、炖、汆等低温烹调。“加盖水炒”就是一种健康的烹饪方式:先在锅底放点水;水沸腾后放菜,并迅速盖上锅盖焖制;待水蒸气上来后,等待20秒左右,拿开锅盖滴上几滴油,再放点盐,翻炒几下出锅即可。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乳腺癌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研究表明,除了和熬夜、压力大、爱生气等生活习惯有关外,乳腺癌也和吃关系密切。喜欢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更高。与此呼应的是,此前,一项国外研究发现,膳食中控制热量摄入是预防乳腺癌发生的有效途径。建议女性朋友们每天吃肉的量不要超过二两,并保证吃够1斤蔬菜、半斤水果,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
爱吃腌制食品———胃癌
某些腌制食品,特别是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亚硝酸盐过高,这一物质不仅本身具有毒性,还可能和蛋白质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性较强的亚硝胺,增加胃癌风险。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较咸,而摄入过量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发生胃炎或溃疡,如不重视,久而久之可能癌变。想要护胃最好少吃腌制食品,腌制时间不足1个月的蔬菜建议别吃。
喜欢趁热吃———食道癌
“快趁热吃!”这是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殊不知,喜欢吃烫食的人容易患上食道癌。有关数据显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到90%以上。致癌原因在于,高温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严重时导致食道起泡、溃烂、出血,反复如此便会诱发癌症。吃饭时,食物温度保持在60℃以下为最佳。
最有效的5种预防癌症方法
开窗半小时
家居装修,经常会产生甲醛、氡等致癌气体,它们一般藏在花岗岩、水泥、瓷砖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吸取过量就会诱发肺癌。所以,建议每天开窗半个小时,这些有毒气体的浓度就会降至与室外相同。燃烧天然气也会产生氡,所以在厨房工作最好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晒15分钟太阳
许多女生最害怕被太阳晒黑,但其实晒太阳也是不错的防癌方法。通过阳光,人体可以合成维生素D,如果这类元素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可以防癌,但不适宜在烈日下暴晒,时间也不要太长,一般15分钟就足够了。
保证睡眠
睡眠不足也会致癌,调查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如果不足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高47%。这是因为睡眠期间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能缓解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另外,要尽量避免晚睡,最好晚上10点半前开始洗漱,保证11点前能入睡。如果中午能打个小盹,也能起到防癌的功效。
走路一小时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7万人进行了长期调查发现,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而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4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其主要依据是因为胰腺癌和身体热量过高有关,走路可以消耗热量,可预防胰腺癌的发生。运动出汗也能使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外。
干毛巾擦背
摩擦生热会激活背部皮下肌肉组织里的一种细胞,能吞蚀并破坏癌细胞。对于中老年人,不管是搓、擦、挠背部,还是用干毛巾反复摩擦整个背部10分钟,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都是很好的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