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19时31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天六个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之所以叫“雨水”,不外乎有两点含义:第一,表示是从今天开始,从天而降的是珍贵的雨水而不再是雪花,正所谓“春雨贵如油”;第二,表示雨水逐渐增多,是寒去热来的转折初期,有利于庄稼返青生长,也有利于人体升发阳气、养肝、养脾。“雨水”节气到底该如何养生?凤凰健康邀请了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养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与大家一起聊聊“雨水”养生的总原则。“雨水”节气以养阳、养肝、养脾作为养生保健的总原则。
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法则。从立春开始,天气渐暖且昼长夜短,是最利于养阳的季节,因此,养阳应贯穿整个春天。《黄帝内经》有“春主肝”之说,而在中医五行学说中,春天属木,对应人体五脏之肝,肝气主升发,因此该节气也是养肝的最佳时机。至于养脾,是因为春季肝脏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导致脾胃受损。所以,养脾也是该节气的养生原则。
但杨力教授提醒大家,“‘雨水’节气主要的气候特点表现为干燥、风大、寒凉。虽然初降雨水,但很少,因此在养生方面,不仅要防风燥,还要做些滋润,但切忌进补过猛。”
○养阳——多晒太阳、多运动、按摩养阳穴位
春天具备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因此,“雨水”节气养生自然也离不开春季养生发的特点。如何养护我们的阳气?杨力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三种方法:
第一,多晒太阳。
春季养阳多晒太阳正好顺应天时。晒太阳有哪些好处?又该如何晒?
大家都知道光照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日光承受力都不同,因此要把握好度,建议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为宜。
由于“雨水”节气温度还比较低,因此最好将晒太阳的时间选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比较适宜,这个时间段的紫外线中含有的有益射线比较多,是储备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除此之外,杨教授还提醒大家,晒太阳最重要的部位是后背。中医认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能除去脾胃寒气。
第二,多运动,“动则升阳”。
杨力教授特别提醒,“尤其是阳气虚的人更要养阳,其特点是会出现怕冷、无精打采、疲劳等症状。在饮食方面,可以进补养阳食物,如冬季多吃羊肉、春季应多吃鸡肉。”
有研究表明:14:00之后,人体机能开始上升,17:00-19:00达到最佳。因此,锻炼选择在此时最适宜。日常锻炼要循序渐进开展,切不可骤然锻炼,运动前要做好足充的热身准备活动,让肌肉、韧带得到充分的放松,避免在运动中造成不必要的牵拉损伤。我们一般推荐有氧运动。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提醒大家,雾大的春季,空气中的尘埃、病菌微粒多,运动时用鼻子呼吸、嘴巴吐气,这样可以避免气管和肺部受污染及病菌、尘埃的侵害,毕竟鼻毛有过滤空气杂质的功效。
第三,可以按摩保健穴位,如命门穴、肾腧穴、足三里穴等养阳穴位。
○养肝:保持心情舒畅、多吃鸡肉、喝鸡汤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人们容易肝火旺盛、燥热,此时的饮食应注意保持肝气顺畅。因此,杨力教授认为:“心情舒畅是养肝最重要的一点。在饮食上,宜多吃鸡肉、喝鸡汤。”
春天养肝是基础,尤其是肝虚的人。推荐饮食,除鸡肉、鸡汤外,还可补三春(春韭、春笋、春芽)助肝脏补升气;但若是肝阳上亢、有实火的人,建议多吃青色的水果、蔬菜,无需另补。另外,枸杞、草莓对养肝、补肝也有不错的效果。
○养脾:注重健脾利湿,多喝山药小米粥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其强弱决定人体身体健康与否。脾脏易受寒湿之邪,因此早春要注意养脾。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和顺,其次注意健脾利湿。《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湿气过盛,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杨力教授推荐山药小米粥、芡实莲子薏仁汤等。
以上三个总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养肝,而整个春季都要贯穿养阳。除此之外杨力教授还要特别提醒大家,该节气容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要注意防流感、防寒湿带来的关节疼痛及损伤,因此要格外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受凉。
最后,杨力教授推荐了几款适合“雨水”节气食用的饮食。鲫鱼汤、蒸鲫鱼;山药小米粥(小米一把、山药一根约60-100g);木须肉(鸡蛋、黑木耳、黄花菜、猪肉搭配些青菜,加些调味料即可)。如果有肝火且又想实现养肝、清肝功效的人群也可以喝些枸杞菊花茶。如果没有患糖尿病的人群可以在早上喝些蜂蜜水,效果也比较好。如果患高血压的人群,天冷一定不要忘记服降压药,否则就容易引发头痛、头晕等不良症状的出现。除此之外,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于劳累。
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法则。从立春开始,天气渐暖且昼长夜短,是最利于养阳的季节,因此,养阳应贯穿整个春天。《黄帝内经》有“春主肝”之说,而在中医五行学说中,春天属木,对应人体五脏之肝,肝气主升发,因此该节气也是养肝的最佳时机。至于养脾,是因为春季肝脏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导致脾胃受损。所以,养脾也是该节气的养生原则。
但杨力教授提醒大家,“‘雨水’节气主要的气候特点表现为干燥、风大、寒凉。虽然初降雨水,但很少,因此在养生方面,不仅要防风燥,还要做些滋润,但切忌进补过猛。”
○养阳——多晒太阳、多运动、按摩养阳穴位
春天具备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因此,“雨水”节气养生自然也离不开春季养生发的特点。如何养护我们的阳气?杨力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三种方法:
第一,多晒太阳。
春季养阳多晒太阳正好顺应天时。晒太阳有哪些好处?又该如何晒?
大家都知道光照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日光承受力都不同,因此要把握好度,建议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为宜。
由于“雨水”节气温度还比较低,因此最好将晒太阳的时间选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比较适宜,这个时间段的紫外线中含有的有益射线比较多,是储备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除此之外,杨教授还提醒大家,晒太阳最重要的部位是后背。中医认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能除去脾胃寒气。
第二,多运动,“动则升阳”。
杨力教授特别提醒,“尤其是阳气虚的人更要养阳,其特点是会出现怕冷、无精打采、疲劳等症状。在饮食方面,可以进补养阳食物,如冬季多吃羊肉、春季应多吃鸡肉。”
有研究表明:14:00之后,人体机能开始上升,17:00-19:00达到最佳。因此,锻炼选择在此时最适宜。日常锻炼要循序渐进开展,切不可骤然锻炼,运动前要做好足充的热身准备活动,让肌肉、韧带得到充分的放松,避免在运动中造成不必要的牵拉损伤。我们一般推荐有氧运动。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提醒大家,雾大的春季,空气中的尘埃、病菌微粒多,运动时用鼻子呼吸、嘴巴吐气,这样可以避免气管和肺部受污染及病菌、尘埃的侵害,毕竟鼻毛有过滤空气杂质的功效。
第三,可以按摩保健穴位,如命门穴、肾腧穴、足三里穴等养阳穴位。
○养肝:保持心情舒畅、多吃鸡肉、喝鸡汤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人们容易肝火旺盛、燥热,此时的饮食应注意保持肝气顺畅。因此,杨力教授认为:“心情舒畅是养肝最重要的一点。在饮食上,宜多吃鸡肉、喝鸡汤。”
春天养肝是基础,尤其是肝虚的人。推荐饮食,除鸡肉、鸡汤外,还可补三春(春韭、春笋、春芽)助肝脏补升气;但若是肝阳上亢、有实火的人,建议多吃青色的水果、蔬菜,无需另补。另外,枸杞、草莓对养肝、补肝也有不错的效果。
○养脾:注重健脾利湿,多喝山药小米粥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其强弱决定人体身体健康与否。脾脏易受寒湿之邪,因此早春要注意养脾。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和顺,其次注意健脾利湿。《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湿气过盛,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杨力教授推荐山药小米粥、芡实莲子薏仁汤等。
以上三个总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养肝,而整个春季都要贯穿养阳。除此之外杨力教授还要特别提醒大家,该节气容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要注意防流感、防寒湿带来的关节疼痛及损伤,因此要格外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受凉。
最后,杨力教授推荐了几款适合“雨水”节气食用的饮食。鲫鱼汤、蒸鲫鱼;山药小米粥(小米一把、山药一根约60-100g);木须肉(鸡蛋、黑木耳、黄花菜、猪肉搭配些青菜,加些调味料即可)。如果有肝火且又想实现养肝、清肝功效的人群也可以喝些枸杞菊花茶。如果没有患糖尿病的人群可以在早上喝些蜂蜜水,效果也比较好。如果患高血压的人群,天冷一定不要忘记服降压药,否则就容易引发头痛、头晕等不良症状的出现。除此之外,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于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