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这一问题大多数家长们并不是很清楚,其实小儿麻痹的症状是分5个阶段的,每个阶段的临床表现都是不同的。小儿麻痹症的早期也就是前驱期的症状主要为发热、食欲不振等。
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
人类感染后,潜伏期为5~14天,绝大多数(95%)表现为不显性感染,部分表现为顿挫型或无瘫痪型,仅少数发生瘫痪。
1.前驱期
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
前驱期热退后1~6天,体温再度升高,形成双峰热型。头痛、恶心、呕吐加剧,全身肌肉疼痛,以颈背及四肢肌痛为甚,感觉过敏,不愿他人抚抱。勉强使其坐起时,则以双手向后支撑,呈“三脚架征(tripodsign)”此期脑脊液大多有改变。若病程止于此期,为无瘫痪型。
3.瘫痪期
自瘫痪前期的3~4天开始,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逐渐加重,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可分以下几型:
(1)脊髓型:肢体出现迟缓性瘫痪,分布不对称,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腱反射消失,感觉存在。尚可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出现竖头困难和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累及腹肌、膀胱肌,则出现尿潴留、便秘和大小便失禁。
(2)延髓型:又称脑干型或球型。病变累及脑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及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占瘫痪型的5%~10%,呼吸中枢受累时可出现呼吸不规则、节律不整和异常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受累时可有血压和脉率的变化。脑神经受损时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和体征。
(3)脑型:较少见,表现为高热、躁动、惊厥或嗜睡、昏迷和肢体强直性瘫痪。
(4)混合型:以上几型同时存在,以脊髓型和延髓型并存多见,常有肢体瘫痪和呼吸受累。
4.恢复期
瘫痪后1~2周,病肌开始恢复,自肢体远端开始。一般病例8个月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8个月甚至更长。
5.后遗症期
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因不明。
合并症:
由于外周型或中枢型呼吸麻痹可继发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化脓性支气管炎和呼吸衰竭引起严重出血;长期卧床可致褥疮及氮、钙负平衡,表现为骨质疏松、尿路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
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
人类感染后,潜伏期为5~14天,绝大多数(95%)表现为不显性感染,部分表现为顿挫型或无瘫痪型,仅少数发生瘫痪。
1.前驱期
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
前驱期热退后1~6天,体温再度升高,形成双峰热型。头痛、恶心、呕吐加剧,全身肌肉疼痛,以颈背及四肢肌痛为甚,感觉过敏,不愿他人抚抱。勉强使其坐起时,则以双手向后支撑,呈“三脚架征(tripodsign)”此期脑脊液大多有改变。若病程止于此期,为无瘫痪型。
3.瘫痪期
自瘫痪前期的3~4天开始,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逐渐加重,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可分以下几型:
(1)脊髓型:肢体出现迟缓性瘫痪,分布不对称,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腱反射消失,感觉存在。尚可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出现竖头困难和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累及腹肌、膀胱肌,则出现尿潴留、便秘和大小便失禁。
(2)延髓型:又称脑干型或球型。病变累及脑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及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占瘫痪型的5%~10%,呼吸中枢受累时可出现呼吸不规则、节律不整和异常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受累时可有血压和脉率的变化。脑神经受损时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和体征。
(3)脑型:较少见,表现为高热、躁动、惊厥或嗜睡、昏迷和肢体强直性瘫痪。
(4)混合型:以上几型同时存在,以脊髓型和延髓型并存多见,常有肢体瘫痪和呼吸受累。
4.恢复期
瘫痪后1~2周,病肌开始恢复,自肢体远端开始。一般病例8个月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8个月甚至更长。
5.后遗症期
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因不明。
合并症:
由于外周型或中枢型呼吸麻痹可继发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化脓性支气管炎和呼吸衰竭引起严重出血;长期卧床可致褥疮及氮、钙负平衡,表现为骨质疏松、尿路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