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膝和怀牛膝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都是属于牛膝,但是怀牛膝是偏向于补肝肾强筋骨的,而川牛膝主要是活血祛瘀。两者的长相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区别:
1.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偏于活血祛瘀怀牛膝又叫淮牛膝、对节草。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其根为细长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直径在0.4--1cm之间。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略扭曲,表面可见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后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以根长、肉肥、皮细、色黄白的质量为优。川牛膝以主产于四川而得名,川牛膝又有天全川牛、甜牛膝、肉牛膝等名字,其中“天全牛膝”是因为川牛膝药材一般认为以四川天全县所产的质量最好而得名,“甜牛膝”是因为其具有显著的甜味而得名。
2.干燥的川牛膝药材因有的扭曲度大形如拐杖,所以又被称为拐牛膝,商品以“特拐”、“赛拐”、“拐膝”之名分为一二三等规格。在商品药材中的川牛膝一般多为上粗下略细的长圆柱形,直径约0.5--3cm。其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可见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较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黄棕色,其上有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点状维管束。气微味甜。
二、川牛膝介绍
中文名:川牛膝。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用法用量:5~l0g。
禁忌:孕妇慎用。
炮制方法:川牛膝,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三、怀牛膝介绍
说完了川牛膝,我们在了解下怀牛膝。
【中文名】怀牛膝。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苋科植物。
【药用部位】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粗毛牛膝等的根和根茎。
【性味】苦酸,平,味微苦酸,性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大肠三经。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功效主治】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鲜者50~100克)。外用:捣敷,捣汁滴耳或研末吹喉。
【用药忌宜】孕妇忌用。
【用药配伍】配桂枝,温中散寒;配车前子,通利小便,清热祛湿;配钩藤,补益肝肾。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一、区别:
1.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偏于活血祛瘀怀牛膝又叫淮牛膝、对节草。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其根为细长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直径在0.4--1cm之间。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略扭曲,表面可见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后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以根长、肉肥、皮细、色黄白的质量为优。川牛膝以主产于四川而得名,川牛膝又有天全川牛、甜牛膝、肉牛膝等名字,其中“天全牛膝”是因为川牛膝药材一般认为以四川天全县所产的质量最好而得名,“甜牛膝”是因为其具有显著的甜味而得名。
2.干燥的川牛膝药材因有的扭曲度大形如拐杖,所以又被称为拐牛膝,商品以“特拐”、“赛拐”、“拐膝”之名分为一二三等规格。在商品药材中的川牛膝一般多为上粗下略细的长圆柱形,直径约0.5--3cm。其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可见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较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黄棕色,其上有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点状维管束。气微味甜。
二、川牛膝介绍
中文名:川牛膝。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用法用量:5~l0g。
禁忌:孕妇慎用。
炮制方法:川牛膝,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三、怀牛膝介绍
说完了川牛膝,我们在了解下怀牛膝。
【中文名】怀牛膝。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苋科植物。
【药用部位】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粗毛牛膝等的根和根茎。
【性味】苦酸,平,味微苦酸,性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大肠三经。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功效主治】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鲜者50~100克)。外用:捣敷,捣汁滴耳或研末吹喉。
【用药忌宜】孕妇忌用。
【用药配伍】配桂枝,温中散寒;配车前子,通利小便,清热祛湿;配钩藤,补益肝肾。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