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一些人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并且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容易并发为动脉粥样硬化,下面来介绍一下.
1.早期脑动脉硬化早期由于大脑的功能减低,可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出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大脑机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常主诉头痛(60%~90%)、头沉、头晕(55%~70%)、耳鸣、眼花、肢麻、震颤、失眠、遗忘,并有思维迟钝,理解、判断、分析、计算能力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情绪不稳,抑郁烦躁,易急易怒,哭笑无常。少数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多诉心悸,手足发凉,皮脂分泌多,记忆减退,失眠等。有些早期脑动脉硬化可以没有症状,但当出现应激时,脑耗氧量增加或血压变化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临床症状。
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血管性痴呆)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脑器质性精神症状和痴呆,通常被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系脑部小动脉硬化导致的多发性小灶性梗死的结果。这种痴呆占老年人痴呆的15%~20%。病理检查呈腔隙状态轻微的脑萎缩,临床表现行为或人格的改变:淡漠、漫不经心、稚气、不讲卫生、话多、重复语言、啰嗦或言语减少、嫉妒等。亦可出现幻觉、妄想、恐怖、躁狂、抑郁、虚幻症等精神症状。
3.假性球麻痹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病变累及双侧内囊区皮质延髓束及皮质脊髓束时,则可引起双侧中枢性延髓麻痹,为假性球麻痹。出现表情呆滞、构音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或不能伸舌,可有掌一颏反射及吸吮反射强阳性等体征。
1.早期脑动脉硬化早期由于大脑的功能减低,可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出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大脑机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常主诉头痛(60%~90%)、头沉、头晕(55%~70%)、耳鸣、眼花、肢麻、震颤、失眠、遗忘,并有思维迟钝,理解、判断、分析、计算能力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情绪不稳,抑郁烦躁,易急易怒,哭笑无常。少数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多诉心悸,手足发凉,皮脂分泌多,记忆减退,失眠等。有些早期脑动脉硬化可以没有症状,但当出现应激时,脑耗氧量增加或血压变化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临床症状。
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血管性痴呆)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脑器质性精神症状和痴呆,通常被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系脑部小动脉硬化导致的多发性小灶性梗死的结果。这种痴呆占老年人痴呆的15%~20%。病理检查呈腔隙状态轻微的脑萎缩,临床表现行为或人格的改变:淡漠、漫不经心、稚气、不讲卫生、话多、重复语言、啰嗦或言语减少、嫉妒等。亦可出现幻觉、妄想、恐怖、躁狂、抑郁、虚幻症等精神症状。
3.假性球麻痹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病变累及双侧内囊区皮质延髓束及皮质脊髓束时,则可引起双侧中枢性延髓麻痹,为假性球麻痹。出现表情呆滞、构音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或不能伸舌,可有掌一颏反射及吸吮反射强阳性等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