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甲状腺类疾病之一,很多人对甲亢的认知比较多一些,对甲减比较陌生。其实甲减也是很常见的,对人体危害性是很大的。甲减也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发的一系列的症状,在早期时症状不显很容易被人忽视,一旦病情发展,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
多见于中年20-50岁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6倍,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甲减主要表现
甲减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很多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以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为主。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因此甲减时全身各系统均有改变。
甲减典型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甲亢期、过渡期、甲减期和恢复期。
甲亢期在发病的第2-6周,是发病的早期,显著的特点是甲状腺部位逐渐或骤然疼痛,转头吞咽加重,可有颈后、耳后、甚至同侧手臂的放射痛,甲状腺出现明显肿大,质硬、压痛,开始时仅为一侧或一侧的某部分,不久就会累及两侧,可有结节。伴有发热、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时体温可达39度以上。可出现一过性怕热、心悸、多汗、易激惹等甲亢症状,一般50%高峰出现在1周内,持续时间2-4周。
检查可有白细胞轻中度增高,ESR明显增高,一般40mm/h以上,甲功五项T3、T4增高,TSH降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出现分离现象。超声显示甲状腺增大,内部低回声区域,局部压痛,边界模糊,低回声内血流稀少,周边血供丰富。
同位素扫描可见图像残缺或显影不均,有时一叶残缺。甲状腺穿刺活检有特征性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样改变。在过渡期和甲减期(中期)上述异常逐渐减弱,自限性,大多持续数周-数月可缓解,部分不出现甲减,直接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晚期)时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甲状腺肿和结节消失,不遗留后遗症。极少数成为永久甲减。整个病程一般持续2-4月,有的持续半年以上,年复发率2%。个别患者一侧发生病变接近恢复时期,另外一侧又出现病变,造成临床表现和病变起伏,病程延长。
多见于中年20-50岁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6倍,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甲减主要表现
甲减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很多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以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为主。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因此甲减时全身各系统均有改变。
甲减典型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甲亢期、过渡期、甲减期和恢复期。
甲亢期在发病的第2-6周,是发病的早期,显著的特点是甲状腺部位逐渐或骤然疼痛,转头吞咽加重,可有颈后、耳后、甚至同侧手臂的放射痛,甲状腺出现明显肿大,质硬、压痛,开始时仅为一侧或一侧的某部分,不久就会累及两侧,可有结节。伴有发热、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时体温可达39度以上。可出现一过性怕热、心悸、多汗、易激惹等甲亢症状,一般50%高峰出现在1周内,持续时间2-4周。
检查可有白细胞轻中度增高,ESR明显增高,一般40mm/h以上,甲功五项T3、T4增高,TSH降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出现分离现象。超声显示甲状腺增大,内部低回声区域,局部压痛,边界模糊,低回声内血流稀少,周边血供丰富。
同位素扫描可见图像残缺或显影不均,有时一叶残缺。甲状腺穿刺活检有特征性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样改变。在过渡期和甲减期(中期)上述异常逐渐减弱,自限性,大多持续数周-数月可缓解,部分不出现甲减,直接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晚期)时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甲状腺肿和结节消失,不遗留后遗症。极少数成为永久甲减。整个病程一般持续2-4月,有的持续半年以上,年复发率2%。个别患者一侧发生病变接近恢复时期,另外一侧又出现病变,造成临床表现和病变起伏,病程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