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对于诸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比如艾灸治疗皮肤瘙痒就极好。艾灸治疗皮肤瘙痒不是简单的涂抹,而是同时穴位来疏通,达到活血、调理皮肤的功效,皮肤瘙痒患者可以尝试一下。
艾灸治了瘙痒取穴:
曲池穴: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灸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
灸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养血润燥,去风止痒。
膈俞穴:位于第7胸椎两侧约比大拇指稍宽的地方,双手自然垂下,从肩胛下缘可以触摸到第七胸椎,其两旁约比大拇指稍宽的地方即是膈俞穴。
灸法:温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活血止痒。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2横指宽的地方,左右各一。
灸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镇静安神,通络活血,调理皮肤。
艾灸治了瘙痒取穴:
曲池穴: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灸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
灸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养血润燥,去风止痒。
膈俞穴:位于第7胸椎两侧约比大拇指稍宽的地方,双手自然垂下,从肩胛下缘可以触摸到第七胸椎,其两旁约比大拇指稍宽的地方即是膈俞穴。
灸法:温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活血止痒。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2横指宽的地方,左右各一。
灸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镇静安神,通络活血,调理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