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大多为5岁以下儿童,宝宝出现厌食、口痛、发低烧、手足口等部位出现小红疱疹时家长们就要注意了,手足口病病毒是肠道病毒,传染性很强,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大多数患儿会在7天左右自己痊愈,但是还有少数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脑膜炎等危险症状,所以要对手足口病进行对症治疗。
一、手足口病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二、手足口病中医治疗
1.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方剂:金银花,野菊花,蚤休,茯苓,甘草。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黄芩、白藓皮,双花,竹叶、薄荷,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一、手足口病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二、手足口病中医治疗
1.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方剂:金银花,野菊花,蚤休,茯苓,甘草。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黄芩、白藓皮,双花,竹叶、薄荷,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