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健康
流产子宫能恢复吗?
2020年07月01日
流产虽然不是什么大手术,但是对女性朋友的子宫有着诸多不良影响,术后必须积极护理。专家表示,要想在最快的时间内恢复子宫功能一定要早做提肛运动、产褥期适当动一动,不要总是卧床、服用生化汤进行调理、不要憋尿、避免腹部劳累用力、给子宫部位做个按摩等,效果都不错。
方法1、早做提肛运动
所谓提肛,主要就是收缩肛门。自然分娩的妈妈,最好在当天就开始做提肛运动。每次提肛以后要憋住20~30秒,然后放松,每组3~5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每次提肛憋住的时间长短。提肛运动简单易操作,妈妈们只要坚持做,则有利于子宫恢复。
方法2、产褥期适当动一动
产后6~8个小时,新妈妈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应下床活动,以利于身体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切勿被陋习所束缚,整日躺在床上,这样更不利于恢复哟。
方法3、服用生化汤进行调理
生化汤有化瘀血、补血的作用,化掉的瘀血流出来之后,子宫自然会收缩。所以,生化汤比较适合在产褥期服用,对帮助子宫恢复有显著的效果,但每个人的体质不一,具体如何服用请遵医嘱。
方法4、不要憋尿
分娩结束后,新妈妈通常会出现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等症状,再加上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更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撑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因此,分娩后一定要及时排尿,有尿意的时候,尽快去洗手间,切莫偷懒憋尿。
方法5、避免腹部劳累用力
新妈妈要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蹲的动作,都应尽量避免。还要预防便秘,注意腹部的保暖。可以进行一些产后运动,例如进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或膝胸卧式运动,能使子宫和下腹有效收缩和复原。
方法6、给子宫部位做个按摩
为加速子宫收缩,医生一般会在产房内为新妈妈做子宫按摩,并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新妈妈回到家中,也可以在子宫的部位做个按摩。把手放在肚脐周围,做顺时针环形按摩,以此帮助、促进子宫收缩。
方法7、按摩乳房、刺激乳头
让宝宝吸吮母乳,也会刺激子宫收缩。依照子宫收缩的生理原理,刺激乳头,也会让人体产生子宫收缩素。所以,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用物理方式来促进子宫收缩的方法。
相关推荐
自然流产子宫多久恢复
焦雅静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想必每一位孕妇在孕期都不愿意面对自然流产的问题,自然流产不仅会给孕妇的身体带来巨大伤害,也会对孕妇心
流产子宫内膜多久恢复
黄亚玲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很多女性在出现意外怀孕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不能将孩子给留下的话,大部分的女性多会选择做流产手
自然流产子宫多久恢复
余筱琳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想必每一位孕妇在孕期都不愿意面对自然流产的问题,自然流产不仅会给孕妇的身体带来巨大伤害,也会对孕妇心
子宫肌瘤怀孕能流产吗
焦雅静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子宫肌瘤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换言之即得了子宫肌瘤之后,女性的生育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极有可能出现不孕
流产3个月子宫恢复了吗
黄亚玲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女性如果出现怀孕的情况,身体就会出现异常,这个时候就需要女性多加注意了,不仅要做好护理工作,同时还要
子宫下垂能自然恢复吗
余筱琳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子宫下垂会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疑惑,主要是产后恢复不当造成的,产后理应要避免过早提吊物,最好可以卧床休
到底子宫下垂能恢复吗
余筱琳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每一种疾病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治疗方法,这就是现代医学技术的先进性,子宫对于一个女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子宫脱垂能恢复吗
余筱琳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回答] 女性在产后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子宫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诸如子宫下垂,很多女性都会对这个问题很敏
子宫缩小能恢复正常吗?
焦雅静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众所周知,女性的身体内是存在子宫的,子宫除了与女性的身体健康有关之外,也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毕竟胎儿
子宫脱垂能自己恢复吗
王玉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三甲
[回答] 子宫脱垂如果为一度,注意休息后是可以自己恢复的,子宫脱垂主要考虑是因为分娩损伤,平时腹压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都会导致,子宫脱出阴道外。按具体的分度可以分为三度。 一度是指宫颈外口未达到处女膜缘,宫体仍在子宫内,注意休息就可以恢复。 二度是指子宫颈已经脱出阴道口外,子宫体或者是部分宫体仍在阴道内。 三度是指子宫体与子宫颈全部脱出阴道外,去专科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就可以确诊,治疗方法有子宫托治疗,和盆底肌锻炼,还有手术治疗。 需要根据具体的分度情况和年龄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平时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期的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疾病,锻炼身体均衡营养,定期体格检查。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