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健康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正常说明什么?
2020年07月01日
在检验报告单上,我们经常能见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这个项目,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数值出现偏差时,能反映出患者致病原因等信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变化主要是增多和偏低两种,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范围: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败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
减低: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可以细分为五种类型,这五类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1%~5%,嗜碱性粒细胞不超过1%
中性粒细胞计数就是仪器测出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比例就是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比例,偏低没什么影响不需要治疗。
致病原理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接触处周围的胞质形成隆起即伪足,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将异物包围,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吞噬泡。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导致细胞膜紊乱而引起呼吸爆发,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则可产生更多的过氧代谢阴离子,杀死胞外寄生虫。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时,细胞的颗粒内容物向细胞外释放。释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肾小球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以及血浆中的补体C5、C15和激肽原等。其分解产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还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抗体直接作用于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中性粒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Fc段结合,发挥ADCC作用,从而导致细胞毒型变态反应损害;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积于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局部。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和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并吞噬之。吞噬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
相关推荐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源于过度疲劳,病毒性感冒等,需要上医院进行检查才能知道病因,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男女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在怀孕之后孕妇就需要接受各种检查,而这些检查都是为了宝宝可以健康成长而准备。其中不少孕妇需要接受中性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怎么回事
孙岸弢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回答] 病毒感染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下降,检测的时候,就会偏低。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的正常值为50%-70%,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类型。病毒感染以后淋巴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会偏低,代表有病毒的感染。中性粒细胞降低,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可以试试用地榆升白片等药物治疗。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什么意思
孙岸弢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回答]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指的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血液中的白细胞除了中性粒细胞外,还包括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四种细胞,这五种细胞数量加起来就是白细胞总数。抽血查血常规就能查出白细胞总数,以及五种白细胞各自的数量和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参考范围是50%-70%,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叫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主要见于某些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类型的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等疾病。
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我们感冒发烧去医院检查都会检查一项指标那就是白细胞数量,其实白细胞数量多少直接反应的就是细菌的感染,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怎么回事
孙岸弢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回答]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一般为感染性疾病,多为细菌感染,普通感冒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急性疾病,如创伤,烧伤,急性心梗,应激等情况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急性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脓肿,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心包炎,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肤感染,败血症,菌血症,恶性肿瘤等均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回事
孙岸弢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回答]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这种情况,需要综合白细胞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如果白细胞也高,中性粒细胞也高,就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早期也可以出现这种情况。 有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细菌感染,就需要挑选敏感强效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病毒感染采取对症处理,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 单纯的病毒感染会出现一过性的白细胞或者是中性粒细胞偏高,接下来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怀孕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黄亚玲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回答] 构成人体血液的主要物质成分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而在白细胞中又有中性粒细胞。在女性怀孕之后都会定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的原因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生活当中很多的血液感染性疾病加上传染性疾病,都有可能会引发我们身体细胞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细胞的百分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该如何治疗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回答]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人们在血液检测中经常出现的状况,它严重的危害的人体的健康。因此如何治疗中性粒细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