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瘀又叫肝脾血瘀证,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种,第一种是生理性的气滞血郁,第二种是人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患者的气血会不畅通,脉络会受到阻碍,脾气会出现郁结,还会出现胃痛症状,总之,肝血瘀危害很大,症状有以下这些。
1.肝郁气滞型胃痛
(1)病因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而致胃痛。
(2)表现胃脘疼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善太息,不思饮食,寐差.舌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郁气滞型痞满
(1)病因情志失和,气机乖乱,忧思太过则伤脾,恼怒太过则伤肝,肝脾气机郁滞,影响胃脘和降,升降失常,引发痞满。
(2)表现脘腹痞塞胀闷不舒,连及两胁,嗳气则舒,心烦易怒,时作太息,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脾。
(4)主方柴胡疏肝散或半夏厚朴汤加减。
3.肝郁气滞型呃逆
(1)病因肝气郁结,失于调达,以致肝气乘逆于胃,胃气上冲动隔而成呃逆。
(2)表现呃逆连声,胸胁胀满,或肠鸣矢气,或呼吸不利,或恶心嗳气,脘闷食少,舌苔薄腻,弦而滑。
(3)治则理气化痰,降逆止呃。
(4)主方旋覆代赭汤加减。
4.肝郁气滞型腹痛
(1)病因抑郁恼怒,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气机不畅,气滞而痛;或忧思伤脾,或肝郁克脾,肝胃不和,气机不利,腹气失于通降而发腹痛,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于腹中,脉络不通而致腹痛。
(2)表现腹部疼痛,胀满不舒,痛无定处,攻撑走窜,常引发少腹,时聚时散,得嗳气则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1.肝郁气滞型胃痛
(1)病因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而致胃痛。
(2)表现胃脘疼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善太息,不思饮食,寐差.舌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郁气滞型痞满
(1)病因情志失和,气机乖乱,忧思太过则伤脾,恼怒太过则伤肝,肝脾气机郁滞,影响胃脘和降,升降失常,引发痞满。
(2)表现脘腹痞塞胀闷不舒,连及两胁,嗳气则舒,心烦易怒,时作太息,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脾。
(4)主方柴胡疏肝散或半夏厚朴汤加减。
3.肝郁气滞型呃逆
(1)病因肝气郁结,失于调达,以致肝气乘逆于胃,胃气上冲动隔而成呃逆。
(2)表现呃逆连声,胸胁胀满,或肠鸣矢气,或呼吸不利,或恶心嗳气,脘闷食少,舌苔薄腻,弦而滑。
(3)治则理气化痰,降逆止呃。
(4)主方旋覆代赭汤加减。
4.肝郁气滞型腹痛
(1)病因抑郁恼怒,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气机不畅,气滞而痛;或忧思伤脾,或肝郁克脾,肝胃不和,气机不利,腹气失于通降而发腹痛,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于腹中,脉络不通而致腹痛。
(2)表现腹部疼痛,胀满不舒,痛无定处,攻撑走窜,常引发少腹,时聚时散,得嗳气则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