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经常会咳嗽,在很多时候,咳嗽的时候还会伴随着痰,这时候,父母们要密切观察孩子咳嗽的症状,比如咳嗽的剧烈程度,是否伴随着发烧、流鼻涕等症状,要结合多种症状来找到原因,对症治疗才有效,下面推荐一些有效止咳化痰的偏方。
第一、中医推荐偏方:
紫苏粥: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葱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核桃生姜饮:核桃肉5枚捣烂,生姜汁适量送服。
生姜大蒜红糖汤:生姜5片,红糖12克,大蒜3片。加水煮10分钟,饮汤。
姜糖豆腐羹:豆腐200克,红糖50克,生姜3片。加少许水煮熟即可。
橘红生姜蜂蜜水: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第二、风热咳嗽
特点: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且舌苔是黄、红。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中医推荐偏方:梨+冰糖+川贝: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
二汁饮:鲜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萝卜冰糖汁: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次。
葱白梨汁:葱白连须7根,梨1个,冰糖适量,水煎服。
丝瓜花蜜饮: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牛蒡粥:鲜牛蒡根研碎滤取汁100毫升,粳米50克,共煮粥,趁热服。
醋饮:白醋适量。将醋烧沸,放凉后备用。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之,日咽数次。用治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痒的功效。
橄榄冰糖水: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枇杷叶粥:枇杷叶12克,粳米50克。枇杷叶用纱布包裹,加水烧煮,去渣留汁,加粳米煮成粥食用。可镇咳、化痰。
第三、小儿咳嗽痰多的原因
1、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的小儿,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2、小儿脾胃薄弱,因乳食不调,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3、小儿外感失治,或体弱小儿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第一、中医推荐偏方:
紫苏粥: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葱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核桃生姜饮:核桃肉5枚捣烂,生姜汁适量送服。
生姜大蒜红糖汤:生姜5片,红糖12克,大蒜3片。加水煮10分钟,饮汤。
姜糖豆腐羹:豆腐200克,红糖50克,生姜3片。加少许水煮熟即可。
橘红生姜蜂蜜水: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第二、风热咳嗽
特点: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且舌苔是黄、红。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中医推荐偏方:梨+冰糖+川贝: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
二汁饮:鲜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萝卜冰糖汁: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次。
葱白梨汁:葱白连须7根,梨1个,冰糖适量,水煎服。
丝瓜花蜜饮: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牛蒡粥:鲜牛蒡根研碎滤取汁100毫升,粳米50克,共煮粥,趁热服。
醋饮:白醋适量。将醋烧沸,放凉后备用。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之,日咽数次。用治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痒的功效。
橄榄冰糖水: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枇杷叶粥:枇杷叶12克,粳米50克。枇杷叶用纱布包裹,加水烧煮,去渣留汁,加粳米煮成粥食用。可镇咳、化痰。
第三、小儿咳嗽痰多的原因
1、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的小儿,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2、小儿脾胃薄弱,因乳食不调,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3、小儿外感失治,或体弱小儿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