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多出现在年迈体弱的群体,或者是情绪长期抑郁,大病初愈的人群,常会导致气血阴虚的症状,常会引起多梦易醒,会导致头晕目眩等症状。这时候可以采取一些中药来进行辨证施治,可以根据病情轻重,在方剂当中药材选择适当的加减,平时生活当中也要注重调养。
(1)症状: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或兼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缓弱。此种不寐临床上比较多见。
(2)病机:由于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生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少华而萎黄;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脾气虚则饮食无味,脾不健运则食后腹胀,胃气虚弱则不思饮食,或饮食减少。
(3)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4)选方:归脾汤。
(5)用药:党参30g,黄芪18g,当归12g,龙眼肉12g,白术9g,木香6g,陈皮6g,茯神15g,酸枣仁18g,远志15g。
(6)方解:方中党参、黄芪补心脾之气,当归、龙眼肉养心脾之血,白术、木香、陈皮健脾畅中,茯神、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共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
(7)加减:如心血不足者,可加白芍10g,熟地、阿胶珠各12g,以养心血;如不寐较重者,酌加五味子12g,柏子仁15g,有助于养心安神,或加合欢皮12g,夜交藤、龙骨、牡蛎各30g,以镇静安神;如兼见脘闷纳呆,苔滑腻者,加半夏、厚朴各10g,陈皮12g,茯苓15g,以健脾理气化痰。脾虚便溏者,宜温脾安神。
(1)症状: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或兼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缓弱。此种不寐临床上比较多见。
(2)病机:由于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生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少华而萎黄;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脾气虚则饮食无味,脾不健运则食后腹胀,胃气虚弱则不思饮食,或饮食减少。
(3)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4)选方:归脾汤。
(5)用药:党参30g,黄芪18g,当归12g,龙眼肉12g,白术9g,木香6g,陈皮6g,茯神15g,酸枣仁18g,远志15g。
(6)方解:方中党参、黄芪补心脾之气,当归、龙眼肉养心脾之血,白术、木香、陈皮健脾畅中,茯神、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共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
(7)加减:如心血不足者,可加白芍10g,熟地、阿胶珠各12g,以养心血;如不寐较重者,酌加五味子12g,柏子仁15g,有助于养心安神,或加合欢皮12g,夜交藤、龙骨、牡蛎各30g,以镇静安神;如兼见脘闷纳呆,苔滑腻者,加半夏、厚朴各10g,陈皮12g,茯苓15g,以健脾理气化痰。脾虚便溏者,宜温脾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