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听说歪脖子这种疾病,这在医学上称为先天性肌性斜颈,也就是有些父母看到的小儿斜颈,具体的表现就是宝宝的头是歪的,宝宝的颈部会下一边倾斜,这是宝宝颈部畸形的一种表现,不过倾斜的程度也有不同,有些只是轻微的倾斜,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小儿斜颈,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引起更大的危害,针对小儿斜颈这一问题,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情况严重的可能要做手术治疗,手术之后一定要做好术后护理措施。
第一、什么是小儿斜颈?
小儿斜颈,也就是俗称的歪脖子。是由于身体一侧的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缩短,从而颈部向一侧偏斜,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左右脸不对称。
对于新生儿来说,斜颈是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发病率很高,大约有6/1000,但最初的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略。如果早期发现采取正确的干预治疗,大部分宝宝都可以治愈。
第二、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斜颈?
只要细心观察,判断斜颈一点也不难。下面的几点宝宝若是有,妈妈就该注意啦!
1)斜颈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宝宝的头总是朝向一边,活动受限,即使帮他复位也很容易再转过去。在平躺时,小宝宝倾向睡同一侧;在坐姿时,头固定转向一边,并且转动起来有困难。
2)在宝宝头偏向的一侧颈部可以触摸到大约2~3cm的硬块,硬块的质地就像是筋疙瘩,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比较硬。
3)斜颈容易导致宝宝面部肌肉发育障碍,如果发现宝宝两边脸大小不对称,这时候就可以基本判断宝宝是患了斜颈。
这些症状可能一出生就有,也可能在后来才慢慢出现,有些症状也可能不经治疗而自己消失。
第三、1岁以内的宝宝主要采取保守治疗
如果宝宝颈部较短的一侧没有摸到形似橄榄的小包块,只要经常纠正宝宝的睡眠姿势,尽可能保持宝宝头部处于中位就可以了。此外,还可配合体位训练,当宝宝卧床时,可以用玩具或声音吸引宝宝,让宝宝尽量把头偏向另一边,以促使这侧的胸锁乳突肌被牵拉伸长。
如果宝宝颈部出现小包块,家长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给孩子进行颈部按摩和伸张练习,主要包括局部的热敷、按摩、手法扳正等,这些方法可以使肿块慢慢吸收消散,防止肌肉纤维发生挛缩。
如果孩子出生2~3个月后,颈部肌肉张力和长度仍然不一致,医生就会请物理治疗师介入。一般经过2~3个月的治疗,斜颈就能得到纠正。
第四、超过1岁的宝宝应进行手术治疗
极少数经过物理治疗仍没有好转的宝宝,和超过1岁的宝宝则考虑通过外科手术来将颈部较短一侧的、紧绷的胸锁乳突肌适当切开,以达到肌肉伸张的目的。
如果能在2岁以前纠正斜颈,还不至于发生明显的面部偏斜畸形,面部五官偏斜可随着发育逐步纠正。年龄较大的斜颈宝宝,即使做了手术,但面部偏斜畸形也难以矫正。
总的说来,新手爸妈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有异常及早就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第一、什么是小儿斜颈?
小儿斜颈,也就是俗称的歪脖子。是由于身体一侧的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缩短,从而颈部向一侧偏斜,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左右脸不对称。
对于新生儿来说,斜颈是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发病率很高,大约有6/1000,但最初的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略。如果早期发现采取正确的干预治疗,大部分宝宝都可以治愈。
第二、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斜颈?
只要细心观察,判断斜颈一点也不难。下面的几点宝宝若是有,妈妈就该注意啦!
1)斜颈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宝宝的头总是朝向一边,活动受限,即使帮他复位也很容易再转过去。在平躺时,小宝宝倾向睡同一侧;在坐姿时,头固定转向一边,并且转动起来有困难。
2)在宝宝头偏向的一侧颈部可以触摸到大约2~3cm的硬块,硬块的质地就像是筋疙瘩,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比较硬。
3)斜颈容易导致宝宝面部肌肉发育障碍,如果发现宝宝两边脸大小不对称,这时候就可以基本判断宝宝是患了斜颈。
这些症状可能一出生就有,也可能在后来才慢慢出现,有些症状也可能不经治疗而自己消失。
第三、1岁以内的宝宝主要采取保守治疗
如果宝宝颈部较短的一侧没有摸到形似橄榄的小包块,只要经常纠正宝宝的睡眠姿势,尽可能保持宝宝头部处于中位就可以了。此外,还可配合体位训练,当宝宝卧床时,可以用玩具或声音吸引宝宝,让宝宝尽量把头偏向另一边,以促使这侧的胸锁乳突肌被牵拉伸长。
如果宝宝颈部出现小包块,家长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给孩子进行颈部按摩和伸张练习,主要包括局部的热敷、按摩、手法扳正等,这些方法可以使肿块慢慢吸收消散,防止肌肉纤维发生挛缩。
如果孩子出生2~3个月后,颈部肌肉张力和长度仍然不一致,医生就会请物理治疗师介入。一般经过2~3个月的治疗,斜颈就能得到纠正。
第四、超过1岁的宝宝应进行手术治疗
极少数经过物理治疗仍没有好转的宝宝,和超过1岁的宝宝则考虑通过外科手术来将颈部较短一侧的、紧绷的胸锁乳突肌适当切开,以达到肌肉伸张的目的。
如果能在2岁以前纠正斜颈,还不至于发生明显的面部偏斜畸形,面部五官偏斜可随着发育逐步纠正。年龄较大的斜颈宝宝,即使做了手术,但面部偏斜畸形也难以矫正。
总的说来,新手爸妈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有异常及早就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