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心脑供血不足的话,患者经常会出现头晕的症状,总是感觉头比较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平时经常心烦意乱,非常容易发怒,晚上经常会失眠,除此之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会大大下降,记忆力也会大大减退,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危害会更大,那么有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心脑血管供血缺少——胸阳不振
由于心阳缺少,气机阻滞,行血不畅而致。症见胸痛心悸,面无人色,身寒肢冷,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自汗便溏,脉象沉细无力,舌质胖淡苔薄白。
治法:温阳行气,养心安神。
方药:生脉通络汤加减:太子参、麦冬、瓜蒌各15克,五味子、薤白、桂枝、郁金、元胡、茯神、生龙骨各10克,三七、甘草各6克,水煎服。
第二、心脑血管供血缺少——肝风内动
由于脾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盲动而致。症见昏厥头痛,肢体麻木,口干耳鸣,少寐多梦,粪便干结,重则半身不遂,脉象弦细而数,舌质红苔黄燥。
治法:滋补肾阴,清肝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各12克,桑寄生、石决明、杭菊花15克,川牛膝、龙胆草、山栀、生白芍各10克,僵蚕、甘草各6克,水煎服。
第三、心脑血管供血缺少——痰瘀阻络
由于脾失运化,化生痰浊,脉络瘀滞而致。症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厌烦痰多,纳食减少,脉象弦细而涩,舌质紫暗苔白腻。
治法健脾化痰,活血祛瘀。
方药二陈化瘀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枳壳各12克,丹参、川芎、白术各15克,红景天、石菖蒲、胆南星、远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第四、心脑血管供血缺少——气虚血瘀
由于脾胃虚弱,命运无力,血脉瘀滞而致。症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厌烦乏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象缓细无力,舌质淡红苔白。
治法:补阳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克,丹参、伸筋草、豨莶草各15克,桃仁、红花、地龙、牛膝、路路通各10克,水蛭、桂枝、甘草各6克,水煎服。
第一、心脑血管供血缺少——胸阳不振
由于心阳缺少,气机阻滞,行血不畅而致。症见胸痛心悸,面无人色,身寒肢冷,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自汗便溏,脉象沉细无力,舌质胖淡苔薄白。
治法:温阳行气,养心安神。
方药:生脉通络汤加减:太子参、麦冬、瓜蒌各15克,五味子、薤白、桂枝、郁金、元胡、茯神、生龙骨各10克,三七、甘草各6克,水煎服。
第二、心脑血管供血缺少——肝风内动
由于脾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盲动而致。症见昏厥头痛,肢体麻木,口干耳鸣,少寐多梦,粪便干结,重则半身不遂,脉象弦细而数,舌质红苔黄燥。
治法:滋补肾阴,清肝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各12克,桑寄生、石决明、杭菊花15克,川牛膝、龙胆草、山栀、生白芍各10克,僵蚕、甘草各6克,水煎服。
第三、心脑血管供血缺少——痰瘀阻络
由于脾失运化,化生痰浊,脉络瘀滞而致。症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厌烦痰多,纳食减少,脉象弦细而涩,舌质紫暗苔白腻。
治法健脾化痰,活血祛瘀。
方药二陈化瘀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枳壳各12克,丹参、川芎、白术各15克,红景天、石菖蒲、胆南星、远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第四、心脑血管供血缺少——气虚血瘀
由于脾胃虚弱,命运无力,血脉瘀滞而致。症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厌烦乏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象缓细无力,舌质淡红苔白。
治法:补阳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克,丹参、伸筋草、豨莶草各15克,桃仁、红花、地龙、牛膝、路路通各10克,水蛭、桂枝、甘草各6克,水煎服。